【關鍵評論】精選轉載:如果台灣有能耐向中國開放,那為何不出去跟更寬廣的歐美世界開放? (2133)
文:詹雅仁從日本學完開發經濟學回來台灣以後,跟台灣人們聊天,內心都滿多問號的?例如:台灣就是政治鬥爭、政治不安定,所以外資都不敢進來。台灣勞動環境就無法改善。可以請大家去找,放諸五大洲,除了已開發那些G8國家,哪些地方不戰亂?哪些地方不是多黨政治?有多少國家比台灣政治安定、市場經濟也相對發達?北韓一黨獨大超安定,外資有進去?李登輝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台灣絕對是國際評比裡面政治經濟安定的地方。...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精選轉載:【插畫】貴公司竟然符合勞基法! (2508)
Photo Credit: Pony's studio#我們公司(用各種手段)符合勞基法#網友表示:找不到可以下跪的公司#本公司待遇優於勞基法,薪資:21100元 在台灣工作的你,羨慕法國的工作環境嗎?看看國外是如何擬定基本工資彈性工時鬆綁:物流、瓦斯將納入,美髮百貨解套有望本圖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發表於Pony's studio責任編輯:黃郁齡核稿編輯:翁世航原文連結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eoiss:中國如果對台開戰,是必勝還是必敗? (1938)
當然是必敗啦,那還用問。這種起手式很聳動,但沒實際意義,因為會這樣說,通常是代表他已經預設某一種立場,無法說明什麼。反過來說,攻台必勝的說法,同樣也是讓對戰略有一點點粗涉了解的人笑翻肚皮。請讀者不要看到作者的頭銜就嚇到,念過戰研所的不代表真的懂,旅居歐洲的女生不見得講錯。以下將對所謂的攻台必勝或是必敗等說法,提出比較有普遍性的解釋,讓讀者對每一篇類似文章做判讀。請別忘了,本小格最初的目的,就是類似科...
View Article【風傳媒】主筆室:風評:羅智強成了映照蔡英文的魔鏡 (5939)
2017年國軍漢光33號演習實兵操演,蔡英文總統校閱(AP)權力,像是塊模板,不論內餡是什麼,進了權力的模板,長出來就一個模樣。六二暴雨一天成災,積水退了,朝野口水還退不了。馬時代的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臉書貼文譏評蔡英文總統「神龍首尾都不見」,引來民進黨六位發言人齊聲臉書反擊。自政黨三輪替後,羅智強一介「平民」,連黨職都沒有,以下肆對上肆,每天臉書發文卻成了最厲害的地對空「肩射式飛彈」,看來確實踩到了...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李修慧:不再讓年資、學歷綁架薪水,科技部廢止「助理工作薪資參考表」 (2001)
(中央社)為改變「按學歷給薪水」的風氣,科技部長陳良基今天宣布,修正《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助理人員約用注意事項》和廢止《專任助理人員工作酬金參考表》,薪資給付應比照專業能力,可影響近萬人。科技部上午召開「科技部廢止專任助理人員工作酬金參考表,回歸專業能力取才敘薪」記者會,認為每年有許多新血投入科技研究領域,但多數研究助理類的起薪,主要都是以學歷、年資為薪水標準,卻並未反映工作性質、所需專業和求職者的能力...
View Article【端傳媒】呂苡榕:我家孩子 ADHD:缺失的教育資源,漏接的特殊學生 (1704)
在醫院診斷出孩童有 ADHD 後,校內輔導系統應同步啟動。班導師的理解與否,將直接影響小孩的求學欲望。圖:Tseng Lee /...
View Article【風傳媒】孔傑榮:孔傑榮專文:北京錯估逮捕李明哲的後果 (2478)
20170518-李明哲太太李凈瑜與李明哲國際救援小組拜會美國國務院。(取自「尋找李明哲」臉書)日前不幸消息傳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了臺灣人權活動人士李明哲。這亟需我們進行反思和進一步評論。...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Yang:竹中校長的公開信:考上台清交才算「開出紅盤」? (2376)
(中央社)一名新竹高中高三學生在「靠北竹中」貼文,指校長李明昭發給高三同學的一封信,內容讓他感覺在校方眼中,今年有多少學生考取醫科、台大,似乎比有多少同學進入自己的理想校系更加重要。校方似乎不在意,一個「人」將在未來學習自己熱衷的知識,而在意「學生們」能帶來的宣傳效力。竹中校長李明昭在公開信中提到竹中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相較去年台大正取人數,少了8人。他在信中列舉去年竹中考上台大以及醫科人數,強調竹...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精選轉載:高院判決助長「防衛性醫療」抬頭——醫護、患者、社會的三輸 (2449)
文:葉人豪醫師今天有件醫療糾紛的最高法院判決出爐:高等法院刑事庭前庭長陳貽男的妻子,因撞傷頭部,併發顱內出血變植物人,於台大醫院治療10個月後過世。家屬認定院方有疏失而控告,二審法官判定院方勝訴,但是到了最高法院後情況卻峰迴路轉,判台大醫院敗訴,須發回更審。最高法院的說法是,判斷醫師在醫療糾紛中有無故意或過失,須考量是否已盡「醫療水準之注意義務」,且因醫療專業之不對等,若因果關係糾結難解時,舉證責任...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精選轉載:《花甲男孩轉大人》蔡振南與盧廣仲氣口十足,但難免有些新世代說台語常犯的錯誤 (2511)
文:活水來冊房先看《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片段,看完之後,再重播一次影片,搭配以下講解。這段影片,精采絕倫。一鏡到底,走位流暢,針鋒相對,氣口十足。不管看過幾次,一點開來,就不知不覺會看到底。台語影視需要更多這樣水準的劇本和演員,才有可能減緩台語滅亡的速度。蔡振南的演技自然不用講,盧廣仲的演技和口條才是這段戲最驚喜的亮點。要不是影片就先說了是蔡振南與盧廣仲的對手戲,否則我光看影片認不出那是當年咧嘴傻笑唱...
View Article【蘋果日報】朱宥勳專欄:是誰拆了建中的彩虹布條 (1994)
朱宥勳/作家、《秘密讀者》編輯委員上個月,大法官釋字748號出爐,明確指出現行《民法》違憲,須在兩年內完成修法,是婚姻平權的里程碑。這場難得的勝利——在台灣,正確的事情被推行,都是難得的勝利——鼓舞了許多人,但也有不少人指出,婚姻平權在法律上過關後,下一個戰場就是性別平等教育。因為即便法律能提供制度上的平等,生活中的歧視仍然不會瞬間消弭,而在影響最鉅的教育體系更是如此。此一體系本身的保守性質、資深從...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張于忻:禁用果凍筆爭議:齊頭式的假平等,暗地裡將會種下炫富和仇富的種子 (2551)
1976年生,台中市人,語言教學、教育管理雙博士,現任教於台北市立大學。曾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泰國曼谷觀光局顧問、菲律賓馬尼拉教育局顧問等榮譽職。教學、研究、行政均有傑出表現)...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李修慧:挖出清代古城牆石材,台北捷運萬大線暫停施工 (1966)
(中央社)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許淑華今天指出,施工中的捷運萬大線側溝工程疑似挖到古城牆且遭破壞。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回應,已暫停施工,並請捷運局提供施工計畫、送文資會討論。許淑華在臉書上表示,近期接獲民眾陳情,指捷運萬大線中正紀念堂站,靠近南昌路、南海路口的人行道側溝工程,疑發現古城牆遺址,且已被破壞。許淑華指出,為了解古城牆遺跡現況,已會同文化局、文資委員前往會勘,結果發現應是清代時期古城牆,與三...
View Article【蘋果日報】上:王丹專欄:給台灣的十個建議 (2506)
王丹/六四民運領袖、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七月份,我將離開台灣,返回美國開啟新的事業。在台灣生活了八年,對這塊土地當然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離開,也當然會有很多的不捨和牽掛。八年來,台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對我友好,愛護和支持,讓我在流亡生涯中感受到溫暖,這是我非常感恩的。在離開之前,我一直想,我要用什麼方式做一個小小的回報?...
View Article【風傳媒】羅智強:羅智強觀點:王丹嘴砲,心態可議的「實話」 (2378)
中國民運人士王丹參加六四紀念晚會。(周怡孜攝)在台八年的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七月即將離台赴美,離台前將在北中南舉辦三場講座,首場於六四舉行,他對台灣提出十項建言,談到「台獨認同」時表示,獨立不是喊出來的,如果不願意流血的話,就不要再去講獨立了,因為那就是「嘴砲」。講座引起爭議,政大教授徐世榮表示「難過」,王丹則於臉書貼文表示,他主要是提醒主張台灣獨立但是又希望避免戰爭的朋友:要不懼戰才能避免戰爭,至於...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Objection - 蕭奕辰:父母說「我都是為你好」,其實是用控制欲摧毀子女的獨立性 (2447)
「一鞠躬!」最近到了要畢業的季節了,所以我們要唱首歌,但不是驪歌,是牽亡歌。因為即將有很多有機會擁有大好前程的年輕人將會因為「回家」而被葬送掉原本有辦法實現的夢想。所以,大家燈籠和竹子準備好,冥紙開始灑,我們今天就來招魂兼過橋。「再鞠躬!」朋友一我有一位朋友,他家「就外觀上」看起來是俗稱的模範家庭,和平、溫馨。高中畢業之前,他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叛逆」的事情。但是考大學時,他故意在分發的志願卡上面全部...
View Article【蘋果日報】醫師張勝南:法界的波瀾敲響了健保的喪鐘 (2542)
張勝南/心臟科醫師就在不久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了全球從1990年到2015年的健康評比,台灣在195個國家裡排名第45名。 雖然這篇文章一出來就震驚了許多專家,他們驚訝台灣的醫療品質怎麼只排到全球第45名?就他們的認知裡,台灣的醫療不是排在世界前幾名嗎 ?但是如果根據這篇文章的研究結果,像是根據社會人口指標(Socio-demographic...
View Article【蘋果日報】呂秋遠專欄:學校沒收果凍筆是好的教育嗎 (5633)
呂秋遠/律師這兩天在台北市的信義區國小,有一場所謂的沒收「果凍筆」的爭論。起因是有一名教師,因為擔心學生使用高價的果凍筆,引起其他同學的攀比,因此要求學生不得將果凍筆帶至學校使用,否則將會沒收至學期末才會發還。這樣的措施,引發了贊成與反對的論爭。贊成者認為,這是教育者對於學生的責任,畢竟一枝筆的耗費竟然是200元,對於字體的優劣也沒影響,為何要使用如此價格的筆?況且如果不禁止,可能會導致其他同學因為...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