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一名新竹高中高三學生在「靠北竹中」貼文,指校長李明昭發給高三同學的一封信,內容讓他感覺在校方眼中,今年有多少學生考取醫科、台大,似乎比有多少同學進入自己的理想校系更加重要。校方似乎不在意,一個「人」將在未來學習自己熱衷的知識,而在意「學生們」能帶來的宣傳效力。
竹中校長李明昭在公開信中提到竹中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相較去年台大正取人數,少了8人。他在信中列舉去年竹中考上台大以及醫科人數,強調竹中在竹苗區傲視群雄,「可見我們竹中是有實力的」。他希望竹中同學愈挫愈勇,發揮「誠慧健毅」精神,在七月的指考開中紅盤,不負所託。
翻開民國89年的升學檔案,該年竹中算是「紅盤」,在台、清、交、成、政等領先群大學共錄取128位,佔上榜人數的17%,其中台大30人。去(105)年,已經進步到287人,佔上榜人數的38%,台大55人,醫學、牙醫、中醫共19人,在竹苗區傲視群雄,可見我們竹中是有實力的。
這封信引起許多竹中學生「靠北竹中」貼文熱議:
一名同學寫下「致校長」,直言這封信讓他不安、以及對未來竹中發展方向感到憂心。他表示能明白興趣很難量化,但多少人進入台清交成政卻成為校方的業績壓力。他期望這種追隨主流、僵化升學的精神,不要是校方以後的治校方針:
高三下學期的感動,是周遭同窗兩三年的同學,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拚。而其中,不乏著對未來懷抱理想,選擇不同道路的人。有放棄台大,選擇交大電子的好友;勇敢衝出父母架設的框架,投身法律的二類學生;因為熱愛,將出國念航空航天學院的同學;為了理想,選擇銘傳應用日語的同儕……我相信,這份名單還很長。
可惜的是,在校方眼中,今年有多少學生考取醫科、台大,似乎比有多少同學進入自己的理想校系更加重要。校方似乎不在意,一個「人」將在未來學習自己熱衷的知識,而在意「學生們」能帶來的宣傳效力。我能明白興趣很難量化,而多少人進入台清交成政卻是校方的業績壓力。然而,我期望這種追隨主流、僵化升學的精神,不要是校方以後的治校方針。
該名學生認為,新竹中學最輝煌的歷史,應當是率先在高中實施五育並進、全人教育、首開動員月會的風氣等。這是無數師長及學長們努力打拚,留給竹中最珍貴的傳統——敢與主流不同的精神。
但他卻看到這項精神隨著時間漸漸消逝,不論是座談會上「全台高中都……」的回答,又或是校長署名的這封信,都讓他疑惑,校方是否追隨主流,忘記了曾讓竹中驕傲的精神。
這則「致校長」的貼文也吸引許多網友留言,質疑竹中變了,也不滿校長把竹中校訓「誠慧健毅」,拿來這樣解釋。
「真是可悲,竟然寫這種信給學生,而且原來誠慧健毅他媽這樣用的」「身為校友,痛心疾首的建議學校將沒有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領先大學群的學生通通退學,以傲視全國的百分之百綠取率,證明竹中是非常有實力的。」
其中有竹中校友表示:「小弟62屆畢業。當初我就是因為太過在意升學榜單這種事情而忽略了自己興趣,分數有到就填了某個看起來還不錯我也以為我適合讀的校系然後...後來還不是讀不下去被二一,只好繞遠路跑來念一間『被認為很普通的學校』...還好我選擇的是我真的有興趣的歷史系,現在念的還不錯終於快畢業了。學弟們早早就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就去選擇它的話,絕對是好事啊!別像我在繞遠路的路上跌得滿身是傷...」
也有去念了電機系如今卻跑去開飛機的校友表示:「高中的環境有一點特色很可怕,當社會、家長都覺得明星學校和科系才是王道時,人會漸漸地改變價值觀而不自知。我想飛行,想要去讀有民航飛行學成(編按:學程)的淡江或逢甲,寫好的申請書卻在班導那邊被說服改掉了。你不知道為何中字輩電機系能夠打趴成大、淡江或逢甲的航太系,但就是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下,聽到私立學校科系的名字就感到排斥,總是覺得『國立』一定是人生的保障......」
但也有人留言挺校長:「如果校長不說這些話,他也沒資格當校長了。只能說他焦慮的是大學名校的升學率下降,直接影響竹中入學生的素質。罵他的話越粗鄙越表示他的擔憂是對的。想讀什麼學校科系是個人的選擇,校長在考前兩個月前表達他的憂慮是情有可原,連建中全國第一,校長都曾表示學生的社團影響了學生的升學。因此對於一個在乎學校名校升學率的校長無需太多的惡言相向,只需告訴他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的人生。」
自由報導,李明昭說,他在5月初發給高三19個班級的這封信,用意是鼓勵要參加指考的學生,能夠不放棄、繼續努力,也要做好時間的管理者,用意是鼓勵,雖然內容有些八股或制式,但目的是希望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全力以赴,希望激勵學生,讓學生在準備指考時不孤單。
不過,李明昭也坦承,這樣的內文可能學生有不同的解讀,他也尊重,但強調已與發文的學生聊過、溝通過,也在全校的朝會上表達想法,期待學生了解他的用意與初衷,強調新竹高中不是只注重升學率,他是帶著關心與祝福的語氣寫這封信。
新竹高中創立於1922年,戰後首任校長辛志平在任內30年期間,提倡通才和全人教育,塑造自由開放的校風,將新竹中學打造成培植人才的搖籃,曾被譽為傑出校友名單就像中華民國的名人錄,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先生1986年將原始諾貝爾獎牌贈送給母校)外,光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有黃鍔、吳建福、李遠川、宋瑞樓、林明璋、廖運範、劉國平、彭旭明、李歐梵等人;其他「大學校長級」的校友,還有馬哲儒(成功)、彭作奎(中興)、呂溪木(台灣師範)、黃文樞(東華)、彭宗平(元智)等。
前校長辛志平先生釋義,新竹高中校訓為「誠慧健毅」四字:
誠:誠實不欺,無論為學作事,對己對人均應誠實不欺,亦即古訓「不誠無物」,與西諺所謂:「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之意。古今中外,理無二致。
慧: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不盲從附和,勿妄自誇大,自我陶醉,凡事應三思而後行。
健:包括身體的健康與心理的健康,著重身心的平衡。
毅:「有恆」為成功之本,「行百里者半九十」吾人應經常自我反省,以抵於成。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