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活水來冊房
先看《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片段,看完之後,再重播一次影片,搭配以下講解。這段影片,精采絕倫。一鏡到底,走位流暢,針鋒相對,氣口十足。不管看過幾次,一點開來,就不知不覺會看到底。
台語影視需要更多這樣水準的劇本和演員,才有可能減緩台語滅亡的速度。蔡振南的演技自然不用講,盧廣仲的演技和口條才是這段戲最驚喜的亮點。要不是影片就先說了是蔡振南與盧廣仲的對手戲,否則我光看影片認不出那是當年咧嘴傻笑唱著「對呀對呀」的盧廣仲。
當然,盧廣仲身為年輕一代,台語雖然輪轉,但不免犯下一些新世代台語常見的錯誤。不過也帶出了不少相當道地的台語詞。以下一一解說。
3:30處,可以聽到蔡呼喚盧「阿甲」,或許是編劇對同性戀的隱喻?網路常以「假」的台語「ké」來稱呼「gay」,但又由於注音打字不選字常打成「甲」,於是「甲甲」成為近年來網民用來稱呼男同性戀的暱稱。(網友補充:純粹是盧的角色叫鄭花甲,跟甲甲無關)
3:09處,蔡振南以國語講出「同性戀」,同性戀究竟有沒有台語可以稱呼?事實上是有的,畢竟這種行為古已有之。男同性戀台語稱為「坩仔仙」(khann-á-sian),「坩仔」原本指的是陶鍋,陶鍋覆蓋著看,鍋底圓潤豐滿,中央又有些許凹陷,有如人之臀部(我給這個想像力87分),因此也成為屁股的代稱。加個「仙」字,如同「燒酒仙」(酒鬼)的構詞,代表沉迷於屁股的人。
順帶一提,肛交在台語稱為「摃坩仔」(kòng-khann-á),不過這些話都帶有貶意。而女同性戀,台語稱為「磨鏡的」(buâ-kiànn--ê),這詞相當古老,在中國古典色情小說就常見到。因女同性戀兩人相對交叉,完全對稱如同照鏡一般,因而得名,說起來這名字既寫實又文雅呢。
那麼,台語有沒有包括男同、女同的同性戀泛稱詞呢?我是沒聽說過。因此,如果考慮到「坩仔仙」的貶意,以及沒有男女通用的泛稱詞,借華語之「同性戀」來用,還算適當。當然,也可以直接把「同性戀」三字用台語讀為「tông-sìng-luân/luān」。(網友補充:日治時代有語料稱同性戀為「同性愛」tông-sìng-ài,應是從日文借來的詞彙,是值得撿回來用的台語詞。)
2:29處,盧廣仲說「你坐監(tsē-kann)彼幾冬」,不是「予人關」(hőng-kuainn)這個初級程度台語,而是專業的「坐監」,令人激賞!
2:26處,盧廣仲說「人咧談戀愛的時陣」,猴~~~抓到了!!我重複看了好幾次他的嘴形,嘴唇沒有碰在一起!「談戀愛」的「談」是「tâm」,盧說成「tân」了。比較有爭議的是「戀愛」,他說的是「luān-ài」,也就是兩個音都是低音;但其實「戀」在台灣民間一般讀作「luân-ái」,第一個字讀音較高些。
就教育部的台灣閩南語字典而言,「luān」才是正音,「luân」是俗讀,但在台灣閩南語字典中,所有「戀」的詞彙,包括戀愛、熱戀、初戀,都是標音做俗讀的「luân」,成為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字典中,相當少見的以俗讀當正音的字。
2:18處,盧說「彼是『天生』的」,其實「天生」台語有個很常用的詞,叫「生成」(senn/sinn-sîng)。
2:04處,盧說「你敢有腳數(kioh-siàu)」。首先就是「kioh-siàu」這個「kioh」的音,路上抓一百人來問,一百個猜不到是「腳」字。但其實「腳」本來就是入聲字,念成「kioh」是合理的。至於我們常用來稱呼腳的「ㄎㄚ」,那是「跤」。「腳數」其實就是「角色」,以前的人會以「好腳數」來形容戲台上的「好角色」,或用以稱讚人為厲害角色。近年來由於電視媒體「叫小賀」(腳數好)的強力傳播下,「腳數」又被理解為「膽識」之意。
1:55處,「起跤(kha)動手」,這句漂亮!
1:43處,「你袂良心不安喔」,良心的「心」有合嘴唇(sim),光這點大概就贏過一半同年紀的演員了。但是,硬要挑剔的話,盧廣仲搞不好本來要講成「ㄒㄧㄣ」的,只是被下一個字「不」的「ㄅ」聲母開頭合起了嘴唇。我不確定他念這種m結尾的字標不標準,畢竟他剛剛「談」(tâm)就講成「ㄉㄢˇ」了。
1:21處,「你喔抾捔啦」,這個「抾捔」事實上「捔」要念成比較高音的「ka̍k」,但包括蔡振南在內都念成比較低音的「kak」,一方面是有些地方的腔調已經丟失了高音入聲的原因,一方面是現代人常開玩笑把「抾捔」用華語講成「撿角」,「角」的台語是低音的「kak」,未來知道「捔」要念成比較高音「ka̍k」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1:02處,「來比賽」,這算華語式台語,道地的台語應該是「來相輸(sio-su)」、「來拚輸贏」之類。
0:53處,「我看你頭殼悾闇啦!」在90年代,有一齣連續劇《愛》,裡頭有一個飾演腦性麻痺的角色「康安」,演得維妙維肖,當時不少觀眾以為是真的腦性麻痺患者飾演。這個角色走紅之後,也產生不少人以「康安」一詞取笑別人的行為。
然而「康安」效應,其實不只是由於角色刻劃似真,一部份是名字「康安」(Khong An)其實與台語說人愚笨的「悾闇」(khong-am)音近,因此講到「康安」這名字,自然就與「悾闇」聯想在一起,這個角色和名字才深植人心。盧廣仲在此講的是道地的「悾闇」而非「康安」。至於有些人以為是因為「康安」這角色的關係,因此台語以「康安」形容愚笨,那就倒果為因了。
0:41處,「你這馬是認真的嗎」,這種「嗎」字結尾問句是現代人常見語病,道地說法是「你這馬敢是認真的」。
0:17處,「忤逆」(ngóo-gi̍k),不是囉哩吧唆的「你毋聽我的話」之類,相當颯爽俐落的用詞。
整個來說,這個片段相當令人激賞,光是這三分鐘的片段就是最好的預告,會讓人不禁想追劇。我期待未來有越來越多高品質台語戲劇的創作,打開新的市場,這是除了本土語在教育體系中教學之外,保留本土語言最大的力量。
- 作者補充
你們要聽我發音,這不是來了嗎?
昨天講解《花甲男孩轉大人》片段的文章,獲得廣大的迴響,網路新聞也好幾家報導了。不過有許多網友,用看的還是看不懂到底「坩仔仙」、「坐監」、「戀愛」怎麼唸,所以今天就上傳語音檔,直接發音給大家聽。
也非常感謝藍勾勾盧廣仲本人親自留言,更感謝不少網友回報自己家裡使用的各種講法,我覺得其中相當有意思的是,有網友提出日文中也以鍋子來形容屁股,也用來形容男同性戀。因此我推測台語的「坩仔仙」語源來自日本。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