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李志德:便當、麵包、路邊攤,這是他們的年夜飯 (32688)
2016年2月7日,台南,消防員在路邊休息,吃着簡單的年夜飯。攝:徐翌全/端傳媒2月7日,大年除夕,下午兩點半,台南市長賴清德在倒塌的維冠大樓南側的前進指揮所舉行一場臨時記者會。圍在現場的除了記者,更多是焦急着、等待着親友救援情況的民眾,他們一臉疲倦。賴清德從意外發生到此刻的35個小時之間,據報導只睡了1小時,這些家屬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賴清德的記者會沒有給出太多好消息,他公布了截至周日下午1點,維...
View Article【端傳媒】蔣金:維冠大樓倒在我家──鄰居大哥、居酒屋老闆和玉皇大帝,年節都在救災 (21090)
2016年2月7日,台南,在地震後倒塌的維冠大樓仍有不少住戶被埋,救援人員持續搜救。攝:徐翌全/端傳媒林家受災...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精選轉載:過年的由來是「年獸」?正港台灣版過年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2913)
文字: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你有多久沒辦法講出一則古老的臺灣故事了?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臺灣人因為特別喜愛「祭拜」,什麼神、什麼鬼都會祭祀,尤其每逢秋冬,都有一連串酬謝神明的「謝冬尾」祭典。然而,忙於祭祀的臺灣人,卻始終忽略在供桌上為神靈舉蠟燭燈臺的:「燈猴」,忘記特別祭祀酬謝祂的辛勞,因此令燈猴特別不悅。有一次冬至時節,燈猴特別上奏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狀說臺灣人浪費食物,將湯圓拿來遊戲...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合和拾間 小當家:你的捐款到哪去了?我們第一時間最不該做的就是「捐錢」 (14001)
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我原本想參與志工或物資捐贈,所以開始搜尋網路資訊,了解災區的狀況以及欠缺的人力和物資為何,沒想到一投入,才驚訝的發現...台灣災難發生時,各種資訊處理的狀況是如此的混亂,相關中大型「災難資訊整合平台」就約有80個,於是就一頭栽入了救災資訊的整理。整整花了幾個星期,才稍微理出頭緒,將各類的資訊,彙整成莫拉克計畫...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讀者投書:台灣媒體如何推動國民的「弱智化」:關心強震有必要塞滿重複和無急迫性的報導嗎? (18731)
文:貝理詩(表演藝術工作者,台北)自由放任之後,真的往真相靠近了嗎?在地震襲台的這天,一醒來就看到手機一條條的未讀訊息,好友家人們紛紛傳訊來確認我的生命跡象,尤其是外國友人,口氣之嚴肅令人發笑。原本還以為是老外對於台灣司空見慣的地震現象大驚小怪,打開電視一看,唉呦不得了,想起十七年前921時,親眼見到奪走近九十條人命,倒塌在離家不遠處的松山東星大樓,那樣規模的震驚驟然憶起,才發現我餘悸猶存至今。然而...
View Article【商業周刊】陳亮恭, 楊惠君:每天10點上床!從20歲做到84歲~張忠謀的養生5秘訣 (3160)
攝影:張家毓總市值逾4兆元、2014年稅後淨利2,638億元,創造出這個台灣最賺錢企業的「半導體教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除了節奏徐緩的說話速度和滿頭銀白髮絲,稍顯露「年長」的氣息,炯炯的目光、犀利的思考,正如他所領導的企業一樣,仍壯盛勃發。眾人皆把焦點著墨在他經營領導的謀略、縱觀國際的視野;但健康益壽,可能是張忠謀長久以來得以維持敏銳決策、讓台積電持續在穩健中茁壯最強大的「優勢」。他把健康當成事...
View Article【民報】郭寶勝:「華獨」是國民黨的救命稻草 (1112)
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但作者認為,如果能認真反思檢討,也肯定會有東山再起的未來轉機,但就目前國民黨的狀況而言,卻似乎毫無悔改、改弦更張的意思。圖為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中)於1月18日扛下敗選責任宣布辭去主席。資料畫面:中央社1月16日臺灣大選的結果,民進黨大獲全勝,國民黨大敗。但國民黨慘敗的程度遠超預期: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大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308萬票;立法院中,國民黨的議席從64席減少到35席,...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Esor Huang:Google新年加送2GB空間!完成帳號安全檢查「立即生效且永久有效」 (5242)
為了宣傳每年的網路安全日,在去年(2015年)的這一天, Google舉辦了完成帳號安全檢查,就免費送我們2GB雲端硬碟空間的活動,而且這2GB空間永久有效。有人發現,今年(2016年)Google似乎也準備舉辦同樣的活動!雖然現在Google還沒正式宣布,但如果現在就「再一次完成自己的Google帳號安全檢查」,那麼Google...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精選書摘:窮人的京都:能夠阻止「便宜就好」這種想法的,恐怕不是經濟的力量,而是文化的力量吧 (6368)
文:堀部篤史(前惠文社一乘寺店店長)「寺院跟舞妓可以說是京都的兩大象徵。讓舞妓站在寺院前,便成了一幅典型的京都風情畫。只是這兩種人都不事生產。」距今超過五十年前,民族學家梅棹忠夫在《民族學家的京都導覽:從地理、歷史、居民性格到語言》(遠足文化)一書中如此描述。這句話中作為大眾印象的「寺廟和舞妓的京都」,如今依然健在。重點在於「兩種人都不事生產」,在外人眼中的京都,是一個低生產性的都市。京都市轄下數家...
View Article【自由時報】范綱皓:我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看完《大尾鱸鰻2》 (8572)
范綱皓我是一個對賀歲片相當捧場,也相當寬容的人。我是被香港與台灣賀歲片養大的小孩,不管是周星馳、劉德華、吳孟達,還是豬哥亮、林美秀、王彩樺,演出多麽爛的梗,我都能會心一笑,一掃過去一年的陰霾,在歡笑中開始新的一年。今年我上網隨意看了觀前影評,《大尾鱸鰻2》幾乎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於是,我再次給了國片機會,帶著爸媽買了票,走進戲院,希望讓自己放鬆,好好捧腹大笑一番。沒想到這部片,它不是搞笑片,而是一部成...
View Article【中國時報】羅智強:別複製綠營惡質手法 (9515)
南台灣發生大地震,當我看到臉書上有些不認同民進黨的朋友,把之前台灣的異常降雪,到這次震災,歸因於蔡英文帶衰。我有感而發,在臉書上回應網友。我說,在台灣,不分藍綠,都是一家人,面對天災,我們都應以感同身受的心情去祝福、祈福。我不認為,這和誰當選總統有關,因為所謂帶衰帶賽的說法,其實和拿「死亡之握」消費馬總統的邏輯一樣荒謬,我也無法認同,用這樣的悲劇與迷信,去對不認同的政治人物進行攻擊。大部分的網友都認...
View Article【蘋果日報】【更新】百年照片首次曝光:從北門進出城的祖宗們 (5181)
(更新文內字句:拍照的人從碉堡式的北門(承恩門)城外拍攝當時的交通樣貌。)台北市一級古蹟「北門」,終於在忠孝橋引道(「北門高架橋」)拆除後,重現風采,吸引市民駐足打卡,還可順遊清代、日治時期古蹟最多的城中區。眾所皆知,北門其實是一座城門,既然是城門,有門怎麼會沒有城牆?臉書社團「秋惠文庫」今發表一張110多年前的北門,當時城牆還未被拆除,北門不是孤身矗立,路上走著的是剛從北門進出城的祖宗們。「秋惠文...
View Article【蘋果日報】劉育志:救命英雄吃罰單 (3270)
麻醉科醫師是醫院裡的幕後英雄,大多數患者都不曉得他們的名字,即使曉得,在見面的時候可能也認不出來,因為整天待在手術房裡的麻醉科醫師幾乎都戴著口罩。會將麻醉科醫師稱為「英雄」是有道理的。為了讓手術順利進行,全身麻醉時常使用肌肉鬆弛劑讓患者的肌肉放鬆。肌肉完全放鬆之後,呼吸當然會停止,於是需要插入氣管內管藉著呼吸器協助患者呼吸。經歷無數次插管的麻醉科醫師,個個都是插管高手,每當病房出現緊急事件,便會趕緊...
View Article【民報】李禎祥:不可思議地震之謎:台南大地震 大約在冬季 (2093)
1946年12月5日,台南發生規模6.1的新化大地震。當時《民報》(社長林茂生)對災情做了大幅報導。這次台南大地震,造成116人死亡、550人受傷,是台灣自1999年集集大地震以來最大的震災。它不僅震出台灣建築界的黑心內幕,也震出台南地震史的千古之謎,那就是:台南的地震是有「季節性」的,而且好發於冬季!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確認一點,這次發生在小年夜的大地震,震央不只在高雄美濃,也在台南。根據馬國鳳...
View Article【關鍵評論】島國連線INA:肌肉男排外俱樂部:在挑戰「恐同」的道路上,男同志成為自己人的「壓迫者」 (4365)
文:Dennis Peng校編:Oddis Tsai近期,一個只有受到邀請才能夠使用的男同志約會軟體出現,但這種模式很可能將不具有肌肉發達等男子氣概刻板形象的男同志拒之於門外,形成「排外俱樂部」。上週五,《衛報》澳洲版(The Guardian Australia)於社論專欄刊登了一篇澳洲自由作家Simon...
View Article【商業周刊】黃捷纓:流傳千年的口腔排毒法:用油漱口!每天一匙,把細菌、毒素清光光 (1173)
來源:dreamstime清晨生飲苦茶油,滿足身體對維生素的需求台灣民間素喜用苦茶油作為治療治療胃疾的偏方,尤其是有胃潰瘍問題和腸胃不好的人,早起空腹飲用苦茶油,連續飲用一段時間,應可以明顯感覺到症狀有所改善。 來源:原水出版社口腔排毒法~油漱口據說,「油漱口」(Oil...
View Article【聯合報】黃益中:看看台北、想想新竹:悼一個文化城市之死 (6398)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北門古蹟重現光明!台北市政府在春節期間趕工拆除了忠孝橋高架引道,總算還給這個被遮蔽了39年的國家一級古蹟應有的公道。當初會蓋這個高架引道是因為要避開平面鐵路的交通雍塞,但我要問的是,台北市鐵路地下化竣工至少也將近十年(最後一班在台北市地面行駛的鐵路列車:2008年9月20日的1074次太魯閣號),怎麼過去的政府都沒有想到要拆掉這個引道?一個城市之所以可貴,絕對不會是因為它住了多少...
View Article【商業周刊】Mr.6:讀冷門科系、表現普通...卻當到高科技公司副總!他的成功祕訣:不努力成為「最優秀」 (1677)
有一個朋友小志,以前學生時代,成績普普通通,雖不在最後,但也絕對不是在前面。後來,小志為了進某一間學校,跑去念了一個非常艱澀冷門的科系。小志常常對我們這樣說:「哎,不像你們這些考前段的,我一直無法『自己選擇』,只能挑你們『揀剩』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多年後,某一次同學會,再次看到小志。他變了。靦腆的他,拿出一張名片,把我們全都嚇壞了!小志是「XX科」的「技術副總」當時我們全部頂多做到主任,他...
View Article【風傳媒】陳信安:觀點投書:該是人民關注綠委爭議言行的時候了 (2803)
立法委員陳亭妃、黃偉哲於立院黨團召開「0206震災土壤液化問題」記者會。(顏麟宇攝)今年2月1日,立院政黨輪替。雖說國民黨曾在第五屆第六屆立委失去第一大黨地位,但那六年間泛藍陣營仍舊過半。與當下的情況大不同,民進黨一黨就已取得過半的68席,再加上策略合作的時代力量黨獲5席,桃園市策略合作的無黨籍立委趙正宇1席,等於泛綠勢力佔據了立院六成五的席次。選前民進黨喊出的口號是「立院不過半...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