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ReNews/20170927/640_a1c6d15a91dc0da3cbb426d46b9ed98d.jpg)
王茝甯/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理事還在唸書的學生都知道,一個體育老師說:「對不起,一切都是我個人的疏失」,這種話是假的,他不過是被推出來扛責任罷了。台大事件,警察40分鐘到現場。警察局副局長一句不清不楚的「員警個人疏失」,就讓派出所長遭調離主管職、員警遭記過,這是在唬爛社會大眾嗎?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警工會)有以下四點提問,請新任警察局長陳嘉昌出面說明,不要只會推第一線員警扛責任!一、圓山民進黨全代會由警察局局長陳嘉昌與6位分局長帶領800名警力維安;台大活動計20名員警支援;各派出所值班員警只剩個位數,請問局長陳嘉昌調度人力,所依為何?孰輕孰重?2017年9月24日台北有兩大活動。一個是民進黨全代會,原本預計出動500名警力,臨時增至800名。警衛部署分成六個分區,分區指揮官是六個分局長,由新任台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全程坐鎮,上午9點起就在圓山飯店周遭進行人車管制。另一個是台灣大學學生抗議中國新歌聲的陳抗運動。依大安分局長楊鴻正表示,大安分局在活動前詢問台大校方「是否需要警力支援維持秩序」時,校方堅持校園自治,因此婉拒警方進入校園內。大安區調度20名警力至羅斯福路派出所支援。假日的首都經過此一番大調度後,原本就已經不足的警力,就更加吃緊了。甚至大安地區有派出所僅剩下個位數員警值班,幾名警察除了祈禱不要再發生案件,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值勤。我們警政高層從未向人民解釋過,這些警力配置的選擇及取捨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什麼我們市井小民的日常安危被放在執政黨之後?而又是為了什麼我們第一學府學生大動員陳抗僅需要全代會1/40的警力待命?出事了,只會是第一線員警值勤出錯。第一線員警能做的,也只有少吃點鳳梨了。二、第一線警察如何進入校園?學校高層、警方高層何時停止互踢皮球?2014年台大校務會議砲火四射,最終校長楊泮池決議「因應校園內集會遊行事件委請警察進入校園作業要點」草案撤案,他解釋軍警不應進入校園,發生事件時,校長應負起責任。
2017年7月12日內政部警政署也發函通知各警察局,警方入校園應先通知校園聯繫窗口。一般案件授權予單位主管(派出所所長),重大案件授權予地方主官(分局分局長)。制定規則時,長官們一肩扛起所有的決策。但當第一線員警真的接獲校園報案時,如何第一時間聯繫自己主管,如何第一時間聯繫校內聯絡窗口,沒有人替這些校內、警方的第一線想過。事後長官不會修改那些規則,只會一再叮嚀員警,進入校園要先聯絡校園聯繫窗口、不要惹事。警察局發言人不會告訴我們,基層員警被那些高層一肩扛起的決定層層綁架、動彈不得。有事永遠是基層員警的個人疏失。最終,受罰的永遠是在第一線死命衝刺的基層。第一線員警能做的,永遠只有祈禱。三、勤務指揮系統失能已久,不具篩選、過濾資訊的功能,局長您應該知道吧?現在110電話報案系統,統一由勤務指揮中心確認事由、案發地點、聯繫方式,勤務指揮中心再依地區分派給分局勤務指揮中心,再由分局勤務指揮中心分派給地區派出所。上述程序除了冗長,勤務指揮中心並沒有權限過濾、篩選民眾報案內容,為求小心謹慎,所有報案情報都會轉交給第一線員警,第一線員警常常接獲不可思議的勤務調派,例如發現飛碟、貓在樹上、心情不好,而這些都要員警一一到場處理,事後還要回報勤務指揮中心處理結果。如本次的台大事件,勤務指揮中心在接獲50通諸如「台大有人打人」、「台大有人被打」、「台大學校有人打人」,勤指中心會留下每一個報案人的聯絡方式,當地派出所第一線員警會獲得50個不清楚案由又無法確認地點,只有當事人電話可以再聯繫的勤務。勤務指揮系統創立的目的原本是為了減輕地區第一線員警的負擔,在勤務指揮中心確認過濾報案後,讓第一線員警只須處理真正的案件就好。但在權力不明的情況下,勤務指揮中心沒有權限篩檢報案內容,結果第一線員警非但無法與民眾直接確認消息,反而疲於奔命在這些流程。警政高層在檢討時,依然只會歸責於員警個人疏失,報案50通有4通被歸在非學校區域,為何沒有派遣警力?但不會檢討,為何一個案件會有那麼多報案電話,那麼多報案地點,只剩轉接功能的勤務指揮中心,還能算是「勤務指揮中心」嗎?警察沒有到場,都只會是第一線員警的疏失。第一線員警能做的,只能希望自己幸運點,第一個地點就是真的案發地點。四、依警察局副局長林順家9月25日記者會所言「員警在受理110報案部分確實有瑕疵與疏忽」,請局長陳嘉昌明確指出是什麼瑕疵與疏忽?依上述記者會新聞稿,「昨天派出所從下午3點10分起,共約接到50通110通報,有的是糾紛,有的是妨礙安寧,有的是打架,報案地點都不是很明確,有些講校園內,有些講校門口,當時有通報台大警衛隊做查證,比較明確的地點通報則是在5點26分,當時接到民眾報案是在新生南路與辛亥路口有發生打架事件,大安分局才派員處理,並於下午5點35分到場。值班同仁在受理報案時,因為基於早上的協調結果,認知上較不瞭解,所以一直透過學校聯繫,學校也一直沒有請求警方協助。」做為市井小民的我,從這樣的新聞稿內容,實在看不出被懲處的員警和所長有什麼重大疏忽。從勤務指揮中心、警方入校規則、警力調派,都能看到這麼多重大瑕疵,而警方調查了老半天,卻只能調查出無法向社會大眾說明的「員警處理報案瑕疵」。調查永遠不會調查長官、檢討永遠不會檢討流程。每次發生了事情,就由最基層扛責任、背黑鍋。學生都知道,基層只是替死鬼。請問台北市警察局局長陳嘉昌,你以為這樣的聲明能再蒙蔽社會大眾嗎?【即時論壇徵稿】你對新聞是否有想法不吐不快?本報特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