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莊立瑜:世大運美麗看點:「筋開腰軟會旋轉」的台灣韻律體操隊 (2837)

$
0
0
畢業於美國Fones School of Dental Hygiene,從小熱愛寫作,從口腔衛生領域跨
足到文字工作者,相信拿筆的人擁有的是整個宇宙的力量)

世大運轟轟烈烈開幕,賽前各界關注賽事搶票熱況,一項具有「全球時尚Model等級」的國際賽事,可說是最吸睛的項目之一,目前所有場次已售罄,尤其是台灣已經悄悄培養出了一支秘密新星隊伍。

這個秘密隊伍是「韻律體操隊」。韻律體操可說是全球時尚產業的模特兒儲備軍,烏克蘭籍明星瑞莎在來台灣發展之前,在青少年時期即是烏克蘭國家代表隊成員之一;前俄羅斯國家代表隊明星、奪下2000年雅典奧運全能冠軍的名將阿林娜・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甚至一度傳出是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情婦,現在更成為了俄羅斯國家杜馬下議院議員;連大家熟悉的少女明星歐陽妮妮,也曾經苦練過韻律體操。

台灣的韻律體操隊今年是第一次在世界大學運動會出賽,這支「筋開腰軟會旋轉」的美女隊伍裡,真的有已經通過凱渥、伊林公司的模特兒複試,卻選擇放棄,接受國家徵召的準Model隊員。

台灣的韻律體操新軍

韻律體操賽事的傳統強隊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亞洲國家在這項運動中表現相對困難。歐洲人一伸出腳去,腳弓就是一個完美弧形,不像亞洲選手天生帶著較寬版的腳弓,尤其台灣對體育重視不足,普遍上基本功還無法與國際水準接軌。

儘管具有各種劣勢,台灣隊卻在今年「德國大獎賽」意外闖進決賽,得到全能第七名(全能意即兩個單項的總和評比,是像總錦標的概念去看整個團體的整體各方面素質);而今年七月,台灣代表隊是第一次在亞洲錦標賽闖進八強,拿下全能第五名。今年多次高分出賽表現,使台灣隊開始受到國際體壇矚目,這意味著台灣隊在韻律體操項目裡,「是個咖了」。

神奇的事情是,這支台灣新軍其實是由日本教練訓練出來。2006年來到台灣的中田真美出身日本神戶,本身就是2000年雅典奧運日本國家隊團體的核心成員,奧運結束後進入東京女子體育大學就讀,東京女子體育大學是日本韻律體操最強的大學,曾經締造全日本65連霸紀錄,大學時期亦是擔任東京女子體育大學韻律體操隊團體隊長,參與了日本全大運韻律體操團體51、52以及53屆的冠軍。

中田真美來到台灣是個「緊急的意外」,因為杜哈亞運需要外籍師資,所以她臨時來到台灣,沒想到一來就來了11年,把台灣的韻律體操隊帶上一個新台階。其間母校東京女子體大曾經提供教職,讓她回東京教書,然而她記掛著自己從杜哈亞運訓練起來的隊伍,小選手們已經有默契,養得像支隊伍了,她不捨得一個自己培養出來的團隊。

「台灣的孩子很好內。」11年了還是帶著些微的日本腔,從ㄅㄆㄇㄈ開始學國語的中田真美說,賽場是很現實的,身體條件不行,出場美感就扣分;相比日本孩子,台灣孩子的身體素質要好很多,日本孩子先天有腿部較短、腿型和身材比例相對欠佳的狀況,反而在台灣是比較容易見到有潛力的體操選手,身材高佻、比例較好、心靈聰慧。

看準了台灣孩子的素質條件,中田從基本功開始調理。體操的基本功是賽場上拿身體難度分數的關鍵,在亞洲鄰國中,日本、中國是基本功最紮實的兩支隊伍;日本隊因為發展歷史較為悠久,加上國家以及企業重視,並且長期送選手到歐洲受訓,使得日本在亞洲可以說是韻律體操的第一把交椅。

中國隊從龐大的人口基數中選才,本來就容易挑出好選手,而能入選國家隊的,基本功都非常紮實。至於其他的國家,北韓由於特殊的國家體制,體育選手視體操為生命,日夜苦練,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和一致性見長;中亞國家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則是曾經接受蘇聯統治,而有了傳統淵源。這是台灣隊很難與之相比的天然障礙。

AP_17141582002973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進攻「藝術分」

受困於基本功的落後,中田真美提出的辦法,是增強台灣隊的藝術性,在整個體操表演時的美感層次下功夫,為表演加分。例如在這次單項「三繩二球」的規定比賽項目,選手必須同時耍弄具有線條感的繩,以及活潑彈跳的球,用三條繩子組織的線條與兩個球體產生的跳躍感,表現出體操的韻律,「這個成套是我為這個團體特別量身打造的,不管是音樂還是舞蹈的編排,都是根據我對我的團員所了解的屬性和表現力去呈現的。」

中田因此找到了她過去在東京女子體育大學長期合作的音樂剪接師,為參賽選手量身剪輯一套音樂〈La gorda〉,這是一首富有西班牙熱情風味的曲子,在動作設計上特別突出躍動,選手一溜煙地從繩穿出滑過球身,像頑童般活潑跳躍的繩在不同的形狀下擺盪、劃過每顆跳躍的球,配合了五個團員乾淨俐落的鞭轉,球和繩以五花八門的形式穿插、拋接,像回到孩童時期盪鞦韆時那般的愉悅。這套動作的設計,就是為了突出團員們享受在成套舞蹈裡的歡樂感受,很能引起觀眾共鳴。

這次為了在世大運上奪得好成績,在另一個單項「五環」(環:韻律體操手具之一,形狀如細扁的呼拉圈,但比呼拉圈更具有彈性,在韻律體操中稱之環),中田真美大膽採用了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出草」片段配樂,音樂一開頭便是單鼓聲迴盪,鼓點激昂加速,原住民嘆息呼喊,彷彿勇士們出征前起舞的腳步,忽然一種告別般夕陽的柔情旋律,緊接著磅礡的交響樂背後,隱藏的是未知的戰爭劇情,配合五環鏗鏘出的清脆聲響,漂亮的驚險高拋、翻滾再穩接,交錯了各種層次。

中田真美運用了台灣原住民的歷史作為編舞素材,她說:「要能夠在國際舞台上亮相,具有原創性非常重要。所以台灣隊選用的題材跟音樂,必須是只有我們有的,別人沒有的。」

世大運 韻律體操
Photo Credit: 莊立瑜
本文作者與教練中田真美(右)合照。

音樂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補足了台灣隊的體質弱勢,從小學六年級師從中田的龔芸,甚至帶有先天扁平足,這在韻律體操先天上對選手而言相當不利。韻律體操有大量的腳弓運用成分,以及各種高難度跳轉,如果長期用力不當,就會發生運動傷害。

龔芸曾經因為過份高強度的訓練,導致膝蓋疲勞性骨折,然而在中田帶領下,基本功的矯正與藝術性提升後,她一路締造台灣全國運動會全能五連霸,最後錄取東京女子體育大學,成為中田的學妹,甚至拿下了日本全中運全能冠軍,是台灣目前為止最受矚目的韻律體操選手之一。

賽場是現實的,韻律體操需要考量音樂美感、藝術性,以及身體條件,這都是表演時一翻兩瞪眼的事情。現為世大運韻律體操團體賽隊長的古妮臻,在先天身材條件上就比較尷尬,不特別高也不特別纖細,柔軟度也不理想,小學時期訓練時是被分在C組(非預備選手性質的育樂營班,並不被當作選手培養)。

然而在中田看來,古妮臻對音樂的領悟性很高,上場時懂得運用表演張力來布置空間,這是超越身體的優勢,中田明白,選手的靈性往往並不亞於身體條件,也因此在整個舞蹈編排跟難度的呈現,也就是所謂的成套中,是可以去加強發揮的。「我所做的,就是把她的優點在成套裡放大,去補足她不足的的地方。」從小不被看好的古妮臻,在2013年拿下了全運會大專組全能冠軍。

現為台灣體育大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2017年台北世大運韻律體操項目總經理的吳修廷老師回憶,當年中田來到台灣後大概兩三個月後,她再去看選手時,非常驚訝,因為當時已為訓練後期,選手不僅僅是進步了,還是有一個大幅度的成長,這讓她感覺到中田確實是會帶選手的。

世大運 韻律體操
Photo Credit: 莊立瑜
舞進未來

由於體育運動在台灣相對冷門,養成過程又很漫長,加上台灣目前的升學制度等因素,中田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家長和選手很容易選擇放棄。比起日本發展韻律體操已有50年的歷史,俱樂部的經營興盛,甚至有化妝品企業POLA長期贊助與俄羅斯合作;再加上固定國家隊的存在,日本的水準幾乎可以與韻律體操強勢的歐洲匹敵,甚至已放眼2020東京奧運的奪牌。

對中田而言,她必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有策略性的去經營利於體操隊的環境,從挑選手、練基本功開始,一點一滴養成團隊傳承。中田也在進步,從一個「臨時派來台灣的教練」,慢慢發展成為一個熟練國際賽事、瞭解台灣隊強項,並且能用強項去拿下分數,一步一步跳進國際排名賽的成熟教練了。這樣的一個成熟教練說,現在台灣最需要的是國家隊:「我們需要很穩定的國家隊,讓孩子可以有一個夢,為那個最高的殿堂去嚮往。我們跟上國際的水準不是不可能。」

有各國Model級的美女,有藝術性強的舞蹈,還有逐漸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隊。這麼好的比賽,不看嗎?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