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 00:00內文更新)
世大運再傳捷報,女子90公斤級舉重、滑輪溜冰速度過樁男子和女子組、羽球混合團體皆有獎牌進帳。舉重由羅楹湲奪得銅牌,男子滑輪溜冰速樁由陳昱錡、吳東諺分別包辦銀牌、銅牌,女子滑輪溜冰速樁則是梁宣旼、王佳葳「金包銀」。
羽球混合團體在戴資穎的率領下,直落三擊敗日本,替台灣打下世大運史上第一面羽球金牌。
本屆賽事台灣在溜冰項目大豐收,截至26日晚間00:00,在溜冰取得9金10銀2銅佳績。總計以15金19銀13銅、總獎牌47面,居獎牌榜第三位,僅次於南韓與日本。
羽球混合團體戰,3:0「橫掃」日本
世大運羽球團體賽決賽,賽制採「5點3勝」,對戰組合與順序:第1點男雙李洋、李哲輝VS.玉手勝輝、三橋健也,第2點女單戴資穎VS.下田菜都美,第3點男單王子維VS.西本拳太,第4點女雙許雅晴、吳玓蓉VS.加藤美幸、柏原美紀,第5點混雙王齊麟、李佳馨VS.三橋健也、宮浦玲奈。
雖有5點比賽,但只要能率先取得3勝即可勝出取得金牌。
(中央社)首點男雙,台灣展現優勢,迅速以21:5、21:15拔得頭籌。李洋表示,很少團體賽連續五場都打,而且還是一天打兩場,所以其實有點累,不過還是一球一球打,穩穩地拿下勝利。對於接下來的個人賽,李洋笑著說,因為他參加了男雙與混雙,有可能一天要打好幾場比賽,所以要靠搭檔李哲輝撐一下。
第2點女單由球后戴資穎上場,迎戰日本下田菜都美,戴資穎多次運用手法吊動對手,下田雖然打出拚勁,頻頻撲在地上救球,但仍擋不住戴資穎的攻擊,終場戴資穎就以21:8、21:13拿下第2點。
戴資穎指出,由於第1點男雙打得太快,她和對手都有一點熱身不足,不過比賽常有意外,所以是自行調整,整場比賽打得還算可以,雖然還是有些不必要的失誤,但整體還行。戴資穎表示,昨天坐了一天沒出賽,莫名其妙就晉級,所以今天換自己辛苦一點,連續出賽兩場,也很高興能為中華隊拿下勝利。
王子維在第3點男單出戰,首局在17:15領先的情況下遭逆轉,以19:21丟掉,但隨後以21:17 、21:10連拿兩局,也為台灣贏得金牌。
溜冰再度進帳1金2銀1銅
自由報導,滑輪溜冰選手在速度過樁項目,必須以單腳方式進樁並繞樁,比賽中不能換腳,過程中若碰到樁或漏樁的話,將視為罰樁,每誤樁一次將會被罰加0.2 秒,累積四次判定失格,選手將跑兩輪,取最佳成績排名。選手晉級決賽後,採取一對一對決、3戰2勝,若選手誤樁,同樣加罰0.2秒。
台灣隊男子選手陳昱錡擊敗義大利選手,晉級決賽,但金牌戰最後不敵中國選手潘宇爍,獲得銀牌;吳東諺在四強賽敗在潘宇爍手上,但在銅牌戰擊敗義大利選手。男子選手在速度過樁獲得1銀1銅。
王佳葳、梁宣旼各自在四強賽擊敗俄羅斯對手,在決賽形成「台灣內戰」。梁宣旼在三戰兩勝的對決中拿下兩勝,獲得金牌。
女子舉重再添一銅、男子奪銀牌
蘋果報導,羅楹湲今在世大運女子舉重90公斤級上場,最終以抓舉105公斤、挺舉130公斤,總和235公斤,奪下銅牌。烏克蘭女將迪卡(Iryna Dekha)則以抓舉111公斤、挺舉135公斤,總和246公斤,三破大會紀錄得金牌。
當得知自己奪下銅牌時,羅楹湲居然有種「失而復得」的驚喜,原來她應太過於專注自己的表現,根本不知道已經至少銅牌,還以為挺舉138公斤失敗,自己將無緣獎牌,她說:「比完後,我發現自己拿下銅牌,當下真的有點愣住,因為我真的以為自己沒拿到牌。」
蘋果報導,今天台北世大運舉重場重頭戲男子105公斤以上級登場,「台灣舉最重男人」陳士杰代表出賽,陳士杰最終以抓舉190公斤、挺舉225公斤,總和415公斤,奪下銀牌,去年里約奧運銀牌得主米納塞安(Gor Minasyan)則奪下金牌。
桌球男女團、田徑跳高,再替台灣添三面銅牌
(中央社)世大運桌球女團準決賽,中華隊對上南韓隊,鄭怡靜替中華隊拿下第1點後,陳思羽、鄭先知皆連吞敗,南韓連拿2點聽牌。關鍵第四點,鄭怡靜與對手激戰到第5局,氣力放盡,中華隊以1:3輸球,拿下銅牌。
桌球男子團體準決賽,中華隊與日本隊碰頭,中華隊廖振珽、陳建安、江宏傑接連上場,擋不住日本攻勢,以0:3輸球、無緣晉級,男團最終僅獲銅牌。
田徑項目也傳出好消息,跳高選手向俊賢以2.26公尺拿下銅牌,也是台灣在田徑場的第二面獎牌。向俊賢今年23歲,來自台灣體大,今天在台北田徑場數千名主場觀眾面前,三度挑戰自己保持的2.29公尺全國紀錄,可惜沒能成功越過橫桿,繼上屆光州世大運,連兩屆銅牌。
總數:15金19銀13銅(更新至2017.8.26 00:00)
8/25
- 羽球-混合團體:李洋、李哲輝、戴資穎、王子維、許雅晴、吳玓蓉、王齊麟、李佳馨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梁宣旼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王佳葳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陳昱錡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吳東諺 銅牌
- 舉重-女子90公斤級:羅楹湲 銅牌
- 舉重-男子105公斤級:陳士杰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銅牌
- 桌球-男子團體:廖振珽、陳建安、江宏傑 銅牌
- 田徑-男子跳高:向俊賢 銅牌
8/24
- 田徑-男子100公尺:楊俊瀚 金牌
- 舉重-女子75公斤級:姚季伶 銅牌
- 跆拳道-男子74公斤級:楊宗燁 銅牌
- 射箭-女子個人反曲弓:譚雅婷 銀牌
- 射箭-女子團體反曲弓:譚雅婷、雷千瑩、彭家楙 銀牌
- 射箭-男子團體反曲弓:魏均珩、彭士誠、鄧宇成 銀牌
8/23
- 跆拳道-女子67公斤級:莊佳佳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楊合貞、陳映竹、李孟竹、蔡品宣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3千公尺接力賽:宋青陽、陳彥成、高茂傑、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金牌
- 舉重-女子69公斤級:洪萬庭 金牌
- 競技體操-鞍馬:李智凱 金牌
- 射箭-複合弓女子個人:陳怡愃 銀牌
- 射箭-複合弓混雙:陳享宣、陳怡瑄 銅牌
- 跆拳道-男子80公斤級:劉威廷 銅牌
8/22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5千公尺:柯福軒 銀牌
- 舉重-女子63公斤:江念欣 銅牌
8/21
- 跆拳道品勢-女子個人品勢:林侃諭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個人品勢:陳建銓 銅牌
- 舉重-男子62公斤:高展宏 銅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陳彥成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00公尺:陳映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300公尺:高茂傑 銀牌
- 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品勢:陳湘婷、陳以瑄、李映萱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品勢:張惟傑、謝明揚、黃佳蓉 銀牌
- 跆拳道品勢-混合雙人品勢:李晟綱、蘇佳恩 金牌
- 舉重-女子58公斤級:郭婞淳 金牌
核稿編輯:羊正鈺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