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全力追殺夾擊,無所不用其極要吞掉婦聯會,堪稱民進黨執政近兩年來令人歎為觀止的代表作。就在攻方步步進逼,守方節節後退之際,目前人在美國、久未公開露面的婦聯會前主委辜嚴倬雲,隔海發出聲明,呼籲現任主委雷倩及所有會員,應將全數資產轉歸國庫所有,不該轉入任何黨派、基金會或單位。
辜嚴倬雲的呼籲,不僅使全案的風波爭議出現新的轉折,也點出了婦聯會案激盪至今一個最關鍵、也是最令外界質疑關切的重點,那就是民進黨政府如此拚了命地要控制、吃下婦聯會的資產,究竟目的何在?是為了伸張公義、從事公益?還是名為充公、實為私利?以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的習性與種種作為來看,前述憂慮絕非無的放矢;因此,經由公開且能受到監督的方式,讓婦聯會的資產真正回歸國庫,以作公平適切的運用,當然必須嚴正落實。
從去年初至今,婦聯會案可以化約成「兩個機關唱雙簧、三種法律夾擊、四個階段追殺」,通力合作促成這一齣讓人傻眼咋舌的「綠色禿鷹撲殺婦聯會」政治奇幻劇!所謂的兩個機關,就是擔綱主演的黨產會與內政部,《人民團體法》、《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法,則是這兩個機關分進合擊、拿在手上恐嚇耍狠的武器;至於四個階段則是這一年多來雙方攻防呈現的不同結果。
黨產會以轉型正義為名,四下搜尋獵物,只要沾上可能有國民黨黨產「之虞」的機關或組織,絕對是寧可錯殺一萬,絕不放走一個;像婦聯會這樣具有高度象徵意義、擁有數百億資產的肥羊,當然不能輕縱。首先是黨產會召開聽證會、撰寫調查報告,內政部則配合發函要求婦聯會提供數十年前的勞軍捐資料以「自清」。接著,由於婦聯會拒簽放棄財產的行政契約,內政部長葉俊榮便下重手,以《人民團體法》宣布撤換婦聯會主委辜嚴倬雲。
再來,內政部又恐嚇婦聯會若不簽署自行捐出9成資產的行政契約,黨產會就會認定婦聯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並凍結其名下全數385億元資產。最後,婦聯會認為即使「投降」認捐9成資產,事實上也不能保證之後不再被徹底追殺,而且本案可能因「認罪協商」而形成破口,被黨產會引為範本「殲滅」今後所有攸關轉型正義的案子。果然,黨產會說到做到,隔天就宣布婦聯會是國民黨附隨組織。
整個過程,赤裸裸地顯現出綠色禿鷹集團掠奪資源的醜惡嘴臉,而這一切只為了滿足其永續執政的慾望。事實上,民進黨上台短短不到兩年時間,錢、權、位子一把抓,可以透過行政機關指派人員的,就把自己人塞好塞滿;選不過人家的,就厚著臉皮再選,再選不上就透過行政機關蠻橫介入,甚至直接改為官派,以後連選都不必選。最近從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出線之後,綠嘴、綠媒再加綠委和綠官,前仆後繼、鋪天蓋地抹黑、攻擊,最終目的就是想拉下管中閔,換上綠營屬意的人選。
婦聯會的龐大資產、台大校長的學術領導地位,這只是外界印象較為鮮明的兩個案例,被民進黨盯上,不計代價更不畏清議而掠奪的目標,還包括《國語日報》、華視、全台水利會等等,從媒體到產業、NGO到基層組織、再從政黨資產到民間私產,民進黨政府什麼都要、什麼都搶!只要是民進黨看上的資產或位子,就非得手不可;如此全面性的粗暴貪婪,較之民進黨一再批判的威權時期,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正因如此,婦聯會既要還諸公道、以昭公信,龐大資產就應該真正捐給國家與全民,不容流入或轉換成政黨的私房錢。
按照原先內政部與雷倩談妥的行政契約,婦聯會同意捐贈新台幣343億元給國庫,其餘財產在扣除解散時所需的員工離退費用與行政費用後,捐贈給婦聯社福基金會。婦聯社福基金會、聽障文教基金會、華夏婦女文教基金會、復興育幼院等應改選董事會,各董事會中1/3成員由政府指派,民進黨企圖接管婦聯會龐大資產的禿鷹意圖再明顯不過。這些資產應公開拍賣,光明正大歸入國庫,受到國會制度監督,才是正道。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