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5/05/055e9c9c53f458c1f8459544f5cb33e8.jpg)
連日農藥茶風波,你一定知道台灣的手搖茶、瓶裝茶,多數是使用來自越南的茶葉,你可能也知道越南與中國的茶葉農藥問題嚴重。但你可能不知道,許多從越南、或泰國等地進入的茶葉,是來自中國的茶葉偽裝的,這些原產於中國各地的綠茶原料,經過廣西橫縣一帶的薰花工廠進行再加工作業,就搖身一變成為台灣人所喜愛的茉莉花茶,然後經過三角貿易的巧門,便可以輕鬆規避台灣對於大陸茶葉進口的禁令,成為台灣手搖茶飲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你更可能不知道的是,在政府對茶葉抽驗率連年只有5%-10%的時候,許多茶進口商根本把被政府抽驗銷毀的貨當作成本看待。最重要的是,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在「茶進口業者」主導下,在今年的會員大會上竟做出要求政府「全面開放中國茶葉進口」的決議!(註1)
這些早年作為推動台灣茶葉外銷的菁英份子,竟然在台灣茶已經全面走向精緻化農產,成為歐美各大茶公司競相追捧的高級茶生產區域的現在,竟然希望能依循過去台灣茶大量便宜產製的老路,要求政府大開方便之門,讓大陸原料能開大門走大路的進到台灣來,實在讓人難以想像。
1、看他國現況》
如何知道中國茶農藥殘留問題嚴重?歐盟提高中國茶檢測標準
中國茶葉的農藥問題由來已久。由於中國是歐盟最大的綠茶供應來源,早從2001年開始,銷往歐盟的茶葉都會碰到農藥殘留超標,導致歐盟格外注意中國茶葉的農藥問題。儘管歐洲地區對於茶葉有相當大的需求,然而歐盟各國並不因為商業上的需求,而願意在茶葉產品的安全品質上作出讓步,歐盟對於茶葉所訂定的農藥殘留標準,幾乎已經達到最嚴格,這樣的標準對於不生產茶葉的歐洲而言,並不完全是一種貿易的手段,而是表現出對茶葉品質的高度重視。
在2012年的時候,「綠色和平組織東亞分部」針對北京、成都和海口,隨機購買價格不等共18種茶葉,包含9個品牌,品種涵蓋綠茶、烏龍茶和茉莉花茶等,再送到獨立實驗室驗測殘餘農藥。
結果,當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部18個茶葉樣本都含有至少3種殘餘農藥,有一款鐵觀音還被驗出殘留17種農藥。其中三分之二更含有至少1種禁用農藥,例如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劇毒農藥的「滅多威」。當中12份茶葉樣本檢出「滅多威」、「硫丹」及「氰戊菊酯」等違禁農藥,此外,有14份含有多菌靈和苯菌靈、腈菌唑和氟矽唑等影響生育能力、胎兒發育或可能損害遺傳基因的農藥。
這個結果震驚中國各界,中國政府也不得不出面滅火,人民日報還報導「中國茶葉是安全的,農藥大多不溶於水」,還跟中國民眾說「農藥殘留不等於農藥超標,大部分符合我國標準和日本標準」。中國官方還想引導成是「歐盟標準跟中國標準打架、歐盟是貿易保護才故意這樣設嚴格標準」。
但進入微博時代的中國網民毫不領情,不但高度關注、且狂批人民日報:
「農藥不溶於水,是不是泡的茶水裡面就沒農藥了?喝了就很安全了? 」
「既然農藥不溶於水,那把農藥倒在水中,專家你敢喝嗎? 」
「寧肯相信世上有鬼!也別相信專家那張破嘴!!」
「這個神奇的國家,任何人間糗事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釋。」
「不說假話立馬會死的……」
「只知道茶葉能排毒,沒想到喝茶已經變成了喝毒。」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