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商業周刊】謝宇程:台灣師生被「正確答案」掐死,長大之後「理盲濫情」一點 都不奇怪 (15160)

$
0
0
圖片來源:CollegeDegrees360@ Flickr , CC BY 2.0

「非選擇題就可以培養思考、避免死記嗎?我的經驗可不是這樣,非選擇題如果出得不好,死記和背誦更多。」

在上個星期的文章裡,我訪問了去英國讀中學的 Doug。其中有討論到:英國的考題大量是非選擇題,而這是他們試題能訓練學生靈活思考的重要原因。一開始,其實我並不認同。

在我當中學生的時候,有些老師考國文註釋,當課本上某個詞意解釋的正確答案是「OOXX的意思」,沒有寫「的意思」竟要算為錯誤。我聽現在已經當父母的朋友說,他的孩子還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非常驚訝,希望是例外中的例外。不過,非選擇題就必然靈活、深入、鍛練思考?這我可不信。

於是我透過越洋電話,苦苦糾纏,仔細盤問,只差沒有逼供銬打,Doug用盡各種方式和例子和我說明,被我煩得幾乎要掛電話,終於我懂了。

原來關鍵在於,英國大考不但非常重視論證題,而且不以「標準答案」為依歸。什麼意思?請聽我細細道來。

沒有「正確答案」只有「批改原則」的論證題

在英國中學畢業大考「中學普測」之中,大部分的科目都有好幾題論證題。每科目滿分是60到80多分不等,每題論證題可能佔6到8分,無疑是考試成績的主戰場,也是學生預備考試、演練答題的重點。而且這類論證題,一概沒有「正確答案」,只有「評分原則 」(Mark Scheme)。

「什麼意思?『評分原則』怎麼運作?」我問Doug。

Doug很慷慨地借出他的地理科模擬考考卷,和他的答案卷––是的,他們也有模疑考 (Mock Exam)。更鮮的是,Doug日前和他的地理老師說,請他給一些答題技巧的建議,因為當時正在假期中,老師竟然錄了一支十四分鐘影片逐題解說––Doug也將影片傳給我。

把那支影片點開,我仔細聽這位英國的地理老師講解,一面對照題目與 Doug的答案,愈聽愈覺得驚奇:原來英國教推理論證,是這樣子溶在每一個科目的考試之中!

經過Doug許可,以下舉出兩題,加上Doug的答案和老師的講評,都翻成中文。

這樣寫也對,那樣寫也對,只要寫得深刻合理!

例題一:請舉出一個歐盟國家當例子,說明該國是如何對應人口老化。

Doug的回答:
(簡寫版,原文大約是兩倍長度,有比較多細節,下題相同)

法國立法保證婦女有三年產假與育嬰假,休完假之後仍然可以回原單位任職。當女性不擔憂生養小孩會讓她失業,她就比較願意懷孕生育。另一方面,法國公民扶養孩子、為孩子付學費,都可以抵免稅賦。法國幫家庭減少生養孩子的財務負擔,可以提高生育率。而提高生育率,可以達到平衡高齡人口的政策目標。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