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yimg.com/bt/api/res/1.2/uNUDZoFiyYxDM5CydN0fAw--/YXBwaWQ9eW5ld3M7aD04MDt3PTYzMA--/http://media.zenfs.com/155/2011/05/04/society_102508.jpg)
群創光電的段行建「段總」,這幾天應該正在無奈的展開一段「中國大陸之旅」。
雖然十月底段總本人也才正式對外宣布,明年「群創」資本支出經過評估國際市場需求,將倍增300億以上,以因應面板廠擴產的規劃。但來自中國大陸幾個重要的「採購方」,十一月下旬卻都不約而同陸續打電話來說:「段總,咱們來談談吧」!
中國與韓國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之後,中國大陸各大家電品牌廠家,對韓國的面板採購,將可因此直接減少「5%」的關稅成本。幾家中國大陸品牌大廠的CEO,私下飯局中都明白表示:雖然他們也很忌諱採取「單一採購」,一旦讓韓國供應商勢力坐大深具風險;但這「5%」的關稅成本降低非同小可,很可能就等同現在「一整年辛辛苦苦銷售的獲利數字」了!
根據瞭解,眼下中國大陸對於台灣面板採購,影響的比例究竟多少「還沒有最後定論」;但採購數字「必定向下調整」,甚至一旦減少到「數十趴」,應該也是在所難免了!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競爭與影響,早先被經濟部提出幾千億的「恐嚇數字」搞成反作用的信用大破產,在台灣後來反倒沒人真正在意或重視這個協定。相較之下,日本非常重視!包括日本媒體與官方都進行分析追蹤,甚至日本外務省的官網都有特別網頁,介紹說明今後中日韓之間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與意義。
台灣所有批判或宣揚「中韓FTA」的說法中,幾乎共同忽略了一項關鍵因素:這並不該從台灣與韓國之間去競爭比較,而是不應「低估中國大陸的產業需求和市場實況」!
大陸內需市場的景氣表現,這兩年仍然是更為低迷的!儘管大陸官方預估,今年仍將達成「7.3%」的經濟成長率,但在產業領域及市場銷售的實際表現,其實非常緊張且嚴峻!包括大陸「家電業」在內絕大多數的中國各產業,幾乎都很難達到7.3%這個具體盈利成長的數字目標。
在此同時,由於歐元及日幣貶值,造成人民幣相對升值的區間,也直接影響了大陸家電出口的競爭力。於是兩相拉扯之下,中韓「FTA」的最大意義與價值,即刻體現在「關稅成本降低」所造成原料採購成本的落差,某方面幾乎可以等同各大廠家的「獲利保證」!
於是,只要是「國際價格相當,卻是能從韓國進口採購的各類原物料」,中國大陸各類產業從11月中旬開始,幾乎都快速展開多方的接觸與評估。例如動輒每年超過「50億美金」規模的大陸任何一家面板採購方,12月底前就必須立刻決定,是否要立即大幅度從日本、台灣「抽調轉單」,直接轉給韓國的供應商!
算算;50億的採購成本,關稅就直接省了「2.5億美金」!這是何等簡單又誘人的直接收益。於此,甚至就能直接「體現」在今年第四季的成本支出比例,幫助國家要求7.3%的經濟成長率,乃至影響明年2015前兩季度的綜合盈利表現上。
因此,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台灣的「第一槍」,基本上已經正式「對空擊發」了!影響所及對於包括「群創、友達」在內的台灣面板大廠,以及其他「台、韓」對大陸市場競爭重疊的產業領域,究竟「中槍」的深度與廣度如何?或許,只有等群創的段行建「段總」回來之後,再請他好好細說分明!
在台灣,當然絕大多數人仍然不會在意「中韓FTA」,也不會覺得這和他們的今後生活或台灣產業未來有任何關係。當然,人們不在意,也完全「沒有關係」!不過在此之前,針對於面板或者相關「中韓重疊競爭的產業」,相關的股票投資,我自己可是毫不遲疑要趕緊「行李包袱款款勒」,瞬間先跑個精光再說。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