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Abby Huang:「真噁心,她該去剃腳毛」瑞典模特兒拍照沒剃毛,卻受強暴威脅 (2045)

$
0
0

女性除毛,該是一種禮儀嗎?瑞典有位模特兒,在Instagram上放上自己沒有剃腿毛的照片,但她卻聲稱,自己因此收到強暴威脅。

26歲的艾維達‧畢斯托姆(Arvida Byström),在自己的Instagram上,放上沒刮腿毛的廣告照片。她在照片旁說明:「像我這樣健康、白皮膚、順性別(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一致)的人,身體唯一不合格的地方就是有點腿毛。」

艾維達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刻意展示自己沒有除毛的身體,也有網友表示,她的天然、自信和女人味,是種楷模。網友anacestevess甚至說,「一些男性應該嚇壞了——他們總算發現,原來女性也是有毛髮的啊。妳太棒了!」

瑞典_2
Photo Credit: arvidabystrom Instagram
瑞典_3
Photo Credit: arvidabystrom Instagram

不過,也有人對艾維達的作為嗤之以鼻。

法國網站 Madmoi Zelle就指出,艾維達收到像是「去剃腳毛」「真討厭,噁心」「如果她有除腳毛,我就會吻她」「那麼現在,我肯定不會穿Adidas」「骯髒的女權主義者,真是醜陋」等侮辱性的評論。

艾維達甚至也因此收到強暴威脅。她在自己沒有除腿毛的照片旁寫道:「我確實收到了強暴威脅的私訊。我根本無法想像,那些不像我一樣具有身體優勢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如何生存的」。她最後寫說「要記得,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人生經歷」。

除毛風興盛?原來和剃刀產品有關

《香港01》報導,除毛最早的原因,是和衛生有關。居住在洞穴的人類,生活環境容易孳生細菌,所以他們會除去身上的體毛,以減少寄生蟲孳長。到了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發明除毛技術,能以青銅刀片、蜂蠟除毛,也從而發展出獨特的審美觀,認為最理想的身體,無論男女,都不應有任何毛髮。希臘羅馬時代,男性也不喜歡女性身體上留有毛髮,特別是陰毛,上層社會女性都流行去除體毛。

然而剃毛的關鍵,卻是在於約100年前的美國。報導指出,1915年,美國刮鬍刀公司吉列(Gillette) 首度推出女性專用刮毛刀,同年,美國雜誌《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將除毛用品登上廣告,在當時更是一項驚世駭俗之舉, 登出後,美國更多人相信,女士腋毛應該除掉。

哈潑時尚
Photo Credit: Outskirts of the Twenties網站

在大西洋對岸的英國,剃刀公司威爾金森(Wilkinson Sword)也推出大量廣告,強調女性腋毛不優雅、太過男性化,必須剃除。廣告收效,他們的剃刀銷量多了一倍,不少女性都跟隨潮流,脫去腋毛。

剃刀公司建構的文化,透過廣告成為社會主流審美眼光,色情電影的製作人甚至認為,演員修剪陰毛之後,在畫面上較有美感,而且可以突出性器官。如此推波助瀾,在歐美社會形塑了一種「不除毛就不是女性」的印象。

不過,英國《每日電訊報》5月報導指出,市場調查研究公司明特爾(Mintel)指出,在千禧年,女性去除腋下與腿上的毛髮比例,持續下滑。在2013年,16至24歲的女性,有95%表示她們會除腋毛,但到了2016年,這樣的比例卻下降到77%。而除毛產品的銷售量,也在2015年和2016年間,下跌了5%。

明特爾公司的副執行長Roshida Khanom表示,這或許是受到崇尚健康風潮的影響,女性開始關注除毛泡沫對皮膚造成的敏感和傷害,她也指出,這也和「對於社會期待女性該有的樣子」的反動有關。

艾維達在為運動品牌愛迪達拍攝形象廣告中表示:「我認為女人味(女性特質),通常是我們自身的文化所創造的。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做女性化的事,也可以很女性化。我感覺現在的社會,我們卻很害怕這件事。」

影片中,她身穿粉紅色的洋裝和襪子,配上運動球鞋,卻刻意,但驕傲的露出自己未除毛的雙腿。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