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ReNews/20171003/640_71e5dc3deab65b41efa9c28a67eb9ff3.jpg)
廖浩翔/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審議大會委員《蘋果日報》昨(2)日報導,高金素梅委員於立法院質詢教育部長時,公開表示「有課審委員向她透露,課審會的學生代表都在滑手機、發言前後沒邏輯,推測是『在等指示』,跟他們開會是種折磨。」這真是天大的指控與污辱!您的質詢充滿對學生委員的輕視。我實在不明白,何以對文言文比率調降之決議結果感到不滿,就牽拖到在場具學生身分的課審委員?甚至,還以此質疑我們是被「動員」的,為我們冠上莫須有的罪名?您在質詢時,表示這是從某位課審委員「聽說」而來。但,您查證了嗎?在上質詢台前,您有閱覽課審會的「資訊公開平台」中所公佈的資料嗎?還是盡信這一切,躲在言論免責權的遮羞布下,說著抹黑之言?難道這就是立委關心教育政策所應有的態度?或許您在說出這番話時,認為學生是懵懂幼稚的。因此,教育政策怎麼制定,完全不需詢問學生,遑論顧慮他們的感受。然而,此傲慢的態度,其實正背離了12年國教課綱所一再宣稱的「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此屆學生委員是依《高級中等教育法》之程序所產生的,一切於法有據。尤其,審議大會之學生委員經由「遴選委員會」遴選後,更要接受立院推舉社會公正人士所組成的「課審會委員審查會」的審查,方能正式成為大會委員。若您質疑我們可為他人所操弄,那請上網查詢相關會議資料與直播,再行評論,而非無的放矢。藉此,我想重申,課審會的相關資料都已在「資訊公開平台」供大眾檢視,學生的發言是否真如您所言,是不連貫的、毫無邏輯的,我想大眾自有公評。在對年輕學生充滿質疑的社會中,作為具學生身分的課審委員,尊嚴本來就是打對折的。身為學生的我,可能難以說服大眾,在審議課綱的能力上,具學生身分的課審委員其實不遜於其他委員。任何質疑、瑕疵,最終可能都會被歸咎在學生身上。畢竟,怪罪學生是最能說服大眾的。不論我們耗費再多力氣去證明自己的能力,到頭來被掌握權力的人栽贓,恐怕只能淪為枉然。這種無奈感,不知您是否能感同身受?最後,我相信一位立法委員與一位具學生身分的課審委員,他們之間能力上的差異或是說話的公信力,絕非是以「年齡」作為判准,而是所說出的話,是否為基於事實的理性陳述,且經得起社會公評。【即時論壇徵稿】你對新聞是否有想法不吐不快?本報特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