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ReNews/20170728/640_c4a947bd3e5cadb235ef3447f27ed317.jpg)
王基全/「推動宗教自由與信仰自由協會」發起人政府可能要在空污政策上重新調整金香議題的空污防治方式,而不是一味去減量、減爐地宣導,調整行政方式協同跨部門一起從「守護香火」的角度切入,而不是過去的「心誠則靈」、「減香減量」、「以米代金」等施行方式,過去這樣的方式,其實是破壞社會和諧的方式,輔導或是輔助廟宇及社區在金爐硬體設備的改善,也應該輔導業者及協助業者提升品質,提升金香的品質。我相信很多金香業者都很願意做好香做好金,重點是政府單位過去的做法,使得這些金香業者不知該如何去面對,希望政府能從輔導的方式來協助金香業者及廟宇。回顧之前馬雲在3月7日針對兩會代表委員寫了一篇文章,他的想法是:你說我淘寶賣假貨,但是我去年提4千多件假貨案件上去,你們也才辦理幾件而已,政府處理假貨的法規要改,政府應該要用酒駕的處罰方式來罰假貨!說白一點就是:賣假貨這問題不應該是淘寶單方面承擔及處理,這是政府要負責的,不是單方向來要求淘寶不能賣,畢竟淘寶只是提供一個平台。馬雲的思維很好!馬雲的說法是「政治正確」!從這個思維來看禁金禁香,你會怎麼看?逆向思考!當宗教信仰必須透過自由廣場及凱道展現守護香火的核心價值時,那就代表人民對於守護香火的決心到了一個臨界點了。從法國新總統馬克洪的思維來看被貼上標籤的金、香及鞭炮──左派及右派間的拉扯,只認標籤不問內容的遊戲規則,這些標籤有什麼意義?他反對透過撤銷國籍方式來排除恐攻,他認為難道不能透過排除撤銷國籍方式來解決問題。我們回到國內之前減香減金減爐等現象,就是政府及民間團體把金、香及鞭炮先貼上標籤後,然後以各種方式來讓金香被迫去改變其呈現方式。這是正確的做法嗎?若把宗教信仰硬是冠上左派及右派,現在的國內就是如此,就是環保教及民間信仰兩大宗教的拉扯,極右派正在用這個方式來強迫社會去接受極右派的價值。社會的紛擾就這樣展開了,社會的和諧就這樣逐漸消失,這是好事嗎?然而,左派並不代表其沒問題,左派中也會存在著只顧既得利益的人,而這些就會阻礙到面臨的危機處理,他需要的是達成共識及改革。不同時空背景下,右跟左就是有不同的定義,以台灣來看,堅持守護傳統的是左派,強調改革的是右派。而強調排除的是極右派,相同的強調不能改變傳統的是極左派。我們應該要強調我們文化的正確性及正當性!而且,「廟宇」只是提供信眾與神明接觸的「平台」,為何要讓廟擔上這個重責呢?今天廟宇的香跟金紙,又不是廟宇生產製造的,為何要廟宇承擔!廟宇也配合政府的宣導,花了錢設置了環保金爐,金紙及香也都採用「環保」字樣開頭的金香了,怎麼現在又來要求廟宇禁金禁香,廟宇只是提供一個「拜拜」的平台而已,廟宇根本無須配合政府禁金禁香!政府應該自己去找源頭來解決,要輔導及協助金香業者,而不是找廟宇來承擔這個問題。廟宇應該要把問題丟回給政府,不是自己來承擔!這是政府要去想辦法改善,而不是要一個提供「拜拜」的平台來承擔,這樣會影響了已經有400年的廟宇經濟,甚至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台灣在全球的競爭力不如以往!台灣政府若不先把內需市場顧好,反而在空污問題上找廟宇下手,政府執意要求廟宇平台配合,這樣等於在破壞內需市場,若廟宇經濟規模縮小了,那勢必會導致失業問題浮現,這個問題要找誰負責呢?今天政府可以要求廟宇是否可以進行信眾入廟管制,減少信眾入廟就代表燒香的量就減少,不就可以符合政府所想要的做的事,只是這樣的規定是違憲的,而且,這是一個很鴕鳥的做法,所以,政府應該自己想辦法在不違憲的情況進行改善。現在最重要的是政府、廟宇及業者應該要進行思考縫合,以「守護香火」的原則之下,找出一個最佳的方案。天圓地方是我國陰陽學說的思想,也是我們文化看世界的方式,政府面對文化、信仰及環保三者的衝突時,試著以天圓地方的角度來看。最近從新聞媒體報導看來,政府似乎是以天圓地方的角度來進行危機處理,在天圓地方之中,有一個高度在那,那就是天花板,不要硬是塞進去,斜著放進去,只要符合人民的期盼,我相信一定放得進去,而大家也能欣然接受。 期盼政府能在「守護香火」、尊重國民捍衛信仰的「核心價值」及環境保護三者找出平衡點,讓社會能重回和諧的狀態。【即時論壇徵稿】你對新聞是否有想法不吐不快?本報特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文長以500字為度,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ReNews/20170728/420_a2681031ed5e9fff459d29a08b3b8ea3.jpg)
減香減爐政策引發宮廟反彈。圖為本月23日中南部宮廟號召信眾北上「遶境」,訴求保護民間信仰。作者提供(楊仁徵攝影)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