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天下】熊儒賢:張雨生,你剛剛邁入52歲 (4325)

$
0
0

▋從澎湖到豐原 少年雨生的煩惱

1980年,豐南國中三年16班張雨生同學,個子小小,話不多,個性文靜,是個好脾氣少年。每天放學的時候,他總是提早去操場排路隊,聽著導護老師的哨聲,齊步走出校門,隊伍走著走著,隨著同學各自回家的方向,同伴慢慢成為三三兩兩,雨生走在台灣中部這個叫做「豐原」的小城,沿著西安街,走向那幢紅色木門的家,重重的書包裡塞滿了下個禮拜週考、月考、模擬考的參考書。

所幸,父母寬鬆的教育方式,沒有讓他被分數的框架制約。他說:「國中的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唸教科書,倒是花了大部分的時間,聽音樂、打籃球、游泳和看自己想看的書,甚至嘗試寫作。我寫的第一個小說,描寫的就是升學壓力下,學生被老師體罰的奇怪現象。年少的我,外表一如現在的我,看起來相當溫馴而和平,不過這種和平,顯然是壓抑過度的結果。」

張雨生,澎湖出生,爸爸是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人,媽媽是台灣泰雅族,小學三年級時舉家從離島的澎湖馬公遷到台中豐原。在那個升學至上的年代,父母給予的自由空氣,讓這個15歲的男孩開始築起文學夢。


作者提供。

▋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紅在哪裡?

1988年,黑松沙士的廣告曲一炮打紅了張雨生的聲音,高亢明亮的嗓音,純真的演唱膽識,打動了所有人。那是台灣解嚴的隔一年,報禁正式解除,新聞全面自由化;前總統蔣經國去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520農民示威社會運動,5千農民集結立法院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九二四證所稅事件,證券史上最慘重的跌幅,股市下跌19天3174.45點,跌幅高達37%……這些事件都在1988年發生。台灣社會看來前進了,但老百姓仍看不清這些奮力得來的民主自由未來在哪裡?

這一年台灣人最熟悉的飲料「黑松」,在老三台的時代,每年的廣告預算動輒上億。廣告公司視「黑松」為超級大客戶,唱片公司如果能在知名品牌的30秒電視廣告中曝光一首主旋律,形同藉由其廣告預算來打歌,我們稱為「搭歌」。成功的「搭歌」專案,對歌手來說簡直是金榜題名,勝利在望。而張雨生在專輯唱片未發行之前,就得到「黑松」的青睞,絕對不只是運氣。〈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在詞曲設計上的絕佳創作以及音樂編曲節奏的速率感,在在都烘托了張雨生的優質唱腔。

黑松沙士廣告:現代英雄/張雨生,1988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
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知道 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認真的過每一分鐘
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

對我來說,這首歌最厲害的音律和詞意,是在「副歌」的前三個字「我知道」,這三個字代表了整首歌的主張與自信。當張雨生唱出「我知道 我的未來不是夢」這句旋律,那個「我」代表的是全台灣人,當大家還在對解嚴後共有的未來感到疑惑時,張雨生用徹亮又堅定的歌聲唱出「我知道」,那是年輕世代的勇敢承諾,也解答了社會對未知的徬徨。

▋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作品「發功」,而不是「成功」

1992年,我在飛碟唱片工作,雨生經常戴著棒球帽穿梭在辦公室。他的笑聲很獨特,總是短短的一氣「哈」,但音頻破表。甫退伍的他,創作能量俱足,對音樂有非常多新的想法,也迫切想要全面改變當兵前的音樂形象,決定到美國去錄音。他透過更多文化的摸索,表達心中的自我,想從performer(表演者)的角色轉變成artist(藝術家)。他深知,表演者一定是要顯於外在,要秀給你看;但藝術家是內在的,呼喚來自於內心深處。

從《帶我去月球》、《大海》到《一天到晚游泳的魚》,三張專輯,他掙扎在理想與市場的兩端,有堅持,也有妥協。這幾張專輯奠定了張雨生在「音樂文青」與「實力偶像」的地位。他在所有作品裡,從來沒有因為商業訴求而失去自我的風格,其後再發行的專輯,也多元化的實驗各種不同樂種的創作演唱,參與舞台劇和音樂劇的製作,想盡辦法讓自己的作品「發功」,而不是「成功」。

他曾說:「嚴格說來,『超越』是我做唱片時最先考慮的事情,其次是『誠實』。至於那些主不主流、另不另類、新不新潮、前不前衛的問題,我不需要也不想要僭越地代媒體界定。」


作者提供。

▋張雨生和張惠妹 打開流行音樂令人騷動的密碼

1996年張雨生擔任「豐華唱片」的製作人,成功的打造新人張惠妹的《姊妹》專輯。阿妹在歌壇爆紅,她的聲音讓「聽歌」不再只是「聽覺」的事,更造就了華語歌曲的身體解放。

〈姊妹〉這首量身訂作的流行歌曲,歌詞用四季營造詩意,挑動人們的抒情神經,曲式巧妙結合了原住民音樂的律動,成為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這其中能夠被解碼的緣由,除了張惠妹具有天賦卑南族渾厚的唱腔之外,更重要的是張雨生的母親是泰雅族人,張雨生不但具有流行音樂的創造力,更能整合原住民在身體上節奏與拍點的優勢,為張惠妹打造渾然天成的曲子,也藉由她的歌聲,傳送出屬於通俗卻不流俗的唱腔符碼。

張惠妹〈姊妹〉,詞曲:張雨生

春天風會笑 唱來歌聲俏 你就像隻快樂鳥
夏天日頭炎 綠野在燃燒 你讓世界更美好
記得你的笑 記得你的好 是山林裡的歌謠
我是一片草 被溫柔擁抱 我想你一定知道
你是我的姊妹 你是我的 Baby
不管相隔多遠
你是我的姊妹 你是我的 Baby
珍愛這份感覺
秋天紅葉搖 相映臉色嬌 你是淘氣小辣椒
冬天慶豐年 世界多悠閒 你讓煩惱不見了
記得你的嬌 記得你的妙 我怎麼可以忘掉
當我能夠飛 飛越了雲霄 我一定要你看到
你是我的姊妹 你是我的 Baby
不管相隔多遠
你是我的姊妹 你是我的 Baby
珍愛這份感覺

張雨生和張惠妹,兩個人的音樂基因撞擊而後產生火花,讓阿妹不只以歌聲技巧取勝,更為她帶來自然奔放的音樂性。張雨生從幕前歌手到幕後製作,他豐富的音樂性與專業的實戰力,足以讓「音樂形式」轉化成「集體意識」,聽歌的人分享到的不只是聲音與情感的結構,也來自更多歌與聲之間的騷動密碼。


作者提供。

▋給張雨生同學的留言

雨生,6月7日是你的生日,今年你邁入52歲了。

你的作品,仍不斷點燃我對音樂的熱情。

你的笑聲,那短促又高頻的一聲「哈」,始終在我耳際。

你沒走;你一直在我心裡,一直一直……

張雨生〈天天想你〉

為這篇獨立評論按讚→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