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漂浪島嶼/郭志榮專欄:​凱道上的百日驅離 (2106)

$
0
0

6月2日,北台灣暴雨襲擊,民眾深陷災害,救援行動緊急展開,媒體集中報導災情。正當全國高度關注暴雨災情之際,台北市警方卻在台北也面臨大雨,可能致災時刻,調動大批警力,趁著狂烈暴雨,以偷襲方式清除凱道人行道上,抗議原住民的帳棚區,清走所有抗爭作品,驅離抗議人士。6月2日,正好是馬躍、巴奈、那布等部落族人,抗議「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不包含私有地,駐守凱道滿100天的時間,當天早上瑞穗部落族人前來抗議,中午雨勢大作,警方就來強勢拆除驅離。抗議族人批評,趁暴雨偷拆驅離部落族人,如同當初苗栗大埔的偷襲強拆,蔡英文和劉政鴻一般,進行「天賜良機」的百日驅離。甚至,警方在拆除清理人行道的帳棚及抗議作品後,還不斷驅趕留在人行道上的族人,甚至一位轄區警官,在眾人面前對部落族人大聲咆哮,「就是你們來撒野!」一位執法警官用「撒野」一詞,來形容人民合法抗爭的權利,立即引起現場民眾的不滿,指責警方依法行政,聽命行事,但是不該以羞辱言詞,來羞辱人民對不公不義的反抗。警方代表政府,如果將街頭抗爭視為「撒野」,台灣多少民主進程是拜許多民主前輩「撒野」而來,甚至現今政權是多少「撒野」抗爭所獲得。如今麾下警官用「撒野」,形容人民抗爭,無異民主之恥,如果政府高層不能糾正說明,更成為長官縱容默許的態度。在野時街頭抗爭是民主,當權時街頭抗爭成撒野,當權就變臉的心態,真的是讓人寒心又心痛。部落族人的凱道抗爭,起自於一連串原住民轉型正義的風波。在2016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大典上,邀請原住民歌手巴奈上台歌唱,隨後蔡英文總統在8月1日原住民日,以國家元首身份向原住民道歉,並且宣示平反原住民的歷史不義,種種誠意舉措,讓原住民相信國家有心解決過去的歷史錯誤。但是誠意不代表善意,總統道歉的第三天,8月3日馬躍、巴奈、那布等人,結合徒步北上的部落族人,抗議當時在立院審議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針對國民黨產的國家資產追討,卻排除原住民的轉型正義,引發部落族人不滿。這樣的轉型正義,太過片面性,國民黨佔國家的資產,轉型正義要追討回來,但是國家搶原住民的土地,卻是不算在轉型正義。抗議的部落族人留在凱道,要求總統出面說明,原住民歌手巴奈甚至痛陳,就職就邀請上台唱歌,抗議就消失避而不見。未料,當天下午蔡英文總統親訪抗議現場,並且擁抱巴奈說明,「一定會解決!」、「以後要見我就直接到總統府來吧!」總統出面說明,但是轉型正義的爭議並未解決,原住民議題依舊未列入轉型正義條例之內,甚至抗議族人要求必須傾聽更多部落聲音,政府還是僅邀請各大部落代表入府,一如過去的招安的作法,無視部落年輕一輩的心聲,被外界批評是為政策背書。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問題還未解決,2017年2月13日原住民委員會送出《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進入立院審查,部落族人發現劃設辦法內,傳統領域不包含「私有地」。劃設辦法的提出,讓馬躍等人批評,轉型正義的部落權益,都還沒轉進來,劃設辦法卻將傳統土地,一夕之間轉出去。2月23日馬躍等族人重返凱道,以原住民轉型正義的「原轉教室」,開始在凱道進行長期抗爭,透過各地部落前來敘述部落困境,以及面對的開發問題,在凱道形成一個共議的公共空間。同時,各部落為了表達聲援支持,不斷親自帶來,或是托運送到,各個部落的石頭,如同一種宣示結盟儀式。接著,更多部落藝術家前來,協助佈置,形成一個凱道部落藝術村,以柔性的抗爭,爭取正義的到來。凱道的「原住民轉型正義運動」,如同標示著新的原運進程,因為在過去的「還我土地運動」,建基在日本搶收土地,國民政府全盤接收,在那個原鄉還是「偏遠地區」的時代,部落的傳統領域,大多數在國家手上,甚至不斷和觀光局、國家公園、台糖、退輔會產生磨擦。當時「還我土地」運動,主要對象是政府,部落的傳統領域,幾乎都在「公有地」上。但是時代變遷,在政府搶地之後,早已邁入移轉的年代,佔據部落傳統領域的公有地,大面積的不斷流入私人手中,方法包括土地重劃、BOT、私人交易。
以日月潭為例,部落土地完全被強佔,一直存有爭議,但是在早期透過土地重劃,一下就將大面積的部落傳統土地,劃成市地轉賣到民間,公有地變成私有地,接著再透過BOT方式,將部落土地交給財團開發,一佔又是30、50年,早期土地爭議未解,部落土地現今卻不斷移轉流失。甚至,在花東觀光興起,部落土地從「偏遠地區」變成「熱門土地」,大量土地交易熱絡,更多部落土地流失到私人手中。部落土地的「私人化」,循著國家「公有地」BOT移轉,以及族人租售「私有地」的雙重管道進行,讓現今部落土地快速流失中。土地掮客不斷蠶食,許多部落周遭土地,早已不是族人所有,加上國家的強勢鯨吞,常常頒佈計畫,就是數十到上百公頃土地,又將轉交財團開發。當部落土地「私人化」,問題日益嚴重,土地管制只限公有地,根本是脫離現實的法律。甚至「私有地」劃入傳統領域,無關財產權,只是基於對部落「文化權」的尊重,一種土地開發方式的共議與管制。面對不切實際的制法,政府不願面對錯誤,重新修法,甚至5月31日原民會副主委汪明輝與伊萬.納威,前往帳篷區溝通,承認劃設辦法的確有不理想的地方,但是希望可以先行推動,再行修法。讓人看清政府的態度,明知有錯,執意推動,等到再修法,又不知是何年何月?政府強硬態度,顯現在長期的不理與漠視,溝通就是政策已訂。於是,凱道抗議部落一撐百日,政府可能原先估計部落族人撐不了那麼久,退了就當沒事!但是沒想到抗議族人把凱道當山林,用毅力堅持下去,不只長期駐守,更吸引更多國內外人士,關心台灣原住民議題與現況。5月2日,總統就職週年前夕,第一次動用大量警力,將車道上的抗議物品全數清除,以路障鐵牌以綁條串連,將抗議族人封鎖在人行道上,讓就職週年的街道,少些抗議場景。到了6月2日暴雨時間,再度重警壓境,將人行道全數清空,一直到深夜,馬躍、巴奈、那布等抗議族人,冒雨流落到捷運、樹下,依舊被緊跟的警力,以保護為名,要求離開,讓抗爭徹底消音。現場面容憔悴的巴奈,無語問天,悲戚的神情,不同就職時上台高歌的自信。一年來,她不是被騙,而是洞悟,曾經相信、曾經期待,一位道了歉,到場擁抱,表現誠意十足的總統,表現誠意滿滿,卻是一事無成,甚至制訂更加不利原住民的法案。更讓人更痛心,號稱最會溝通,入府來談的政府,卻是派出大量警力,清除驅離部落族人,以為打散趕跑就看不到悲情,看不到問題!當台北警官對著部落族人抗爭,強勢清離驅離後,還以「撒野!」痛斥,族人心在流血,一個錯誤法案,一劃放棄百萬公頃的土地權益,族人為歷史不義而爭,中華民國警官敢說「撒野!」清除驅離,族人退了嗎?政府可能沒看清百日來,部落族人如何堅守,在表面的共議、歌舞、食膳、創作外,日間真實地耐著台北烈日,夜間躺在堅硬地板上,以部落遊獵宿營之姿,忍受所有生活不便,對抗政府,討回公道。政府可能錯估,凱道上的抗議族人,背後心繫多少部落青年的牽掛,當政府以最粗暴方式驅離族人,掩飾自己的政策錯誤,將會勾起多少部落怒火,讓全台關心部落權益的朋友,將會如何強烈的出面保護,美麗灣就是前例,許多民進黨人士都參與其中,該知道部落之怒,如何燎原!凱道上的百日驅離,讓人看見一個政策出問題的政府,不想面對錯誤,只想以警力解決問題。其實,「撒野」的不是街頭弱勢持理力爭的部落族人,而是背離承諾仗持權勢的政府,以「撒野」獲得政權,以「撒野」壓制部落。

「原住民轉型正義」成為新一波的原運,重點在於傳統領域的保護與管制。郭志榮提供

百日抗爭,形成的凱道部落藝術村。郭志榮提供

5月2日第一波強拆,動用驚人警力,強勢抬離族人。郭志榮提供

更多漂浪島嶼文章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