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台大公衛學院研究發現,距離六輕較近的大城鄉台西村、頂庄村居民尿液有較高重金屬污染物,且台西村居民罹癌和六輕營運顯著相關。台塑企業表示,資料不全,無法評斷研究內容。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團隊,在2014年至2016年接受彰化縣衛生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在彰化縣大城鄉和竹塘鄉執行研究計畫。
研究發現,距離六輕工業區較近的大城鄉台西村、頂庄村(平均約8公里)居民尿液中的釩、鉻、錳、鎳、銅、砷、鎘、鉈、鉛等重金屬和1-羥基芘(多環芳香烴的代謝物)等10種污染物濃度都高於遠離六輕工業區的竹塘鄉(平均約20公里)居民;氯乙烯的代謝物硫代二乙酸濃度也高於大城鄉其他村(平均約10公里)居民。
六輕飄來的怪味,就是石化工業汙染物
詹長權表示,他長期在六輕鄰近區域蹲點研究,居民很常抱怨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空氣不好聞、有酸臭味,但一直都不知道這種臭味的來源。
詹長權於是與研究團隊在2016年10月20日至12月21日期間,使用精細「氣體與氣膠成分監測儀」,逐時連續監測63天頂庄國小的空氣。這期間總共監測到17種酸鹼氣體及鹽類,其中許多都是過去沒有被量測的空氣污染物。
詹長權說,研究發現,當風從六輕方向吹過來的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之間,常發生超過人體嗅覺臨界值的高濃度甲酸氣體污染。推測高濃度的甲酸氣體就是讓六輕附近居民常常抱怨,聞到的「酸酸」、「黏黏」、「稠稠」的味道的石化工業污染物之一。
有關甲酸的健康危害,詹長權說,甲酸是很好的指標污染物,形成甲酸過程可能也同時形成甲醛,甲醛就是致癌物,究竟台西村民癌症發生增加是哪個致癌物造成,「現在還沒有定論」,但跟著甲酸來的就可能是致癌物。
詹長權說,甲酸有酸臭味,除了嗅聞會有不舒服感,且連帶來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對小孩呼吸道、成人慢性病、致癌性造成影響。
台西村民也抱怨,很多居民都知道酸臭味就是「六輕的味道」,因為其他地方都沒有。尤其當南風吹來,空氣明顯有異味,但政府的空氣測站都是吹北風的時候來測,「南風不來測,北風才來」,希望政府重視。
台塑:檢測期間風向「不可能來自六輕」
針對詹長權的研究報告,台塑昨(2)日也發布新聞稿回擊,並拿出環保署與國建署的資料,反控詹長權的研究資料與事實不符。
台塑表示,對於研究報告中指出,大城鄉台西村空氣中苯及甲酸濃度偏高,該計畫檢測期間為2014年9月11日至26日,經查該期間吹北風及東南風比例佔91%,由於大城鄉台西村位於六輕東北邊,污染源「不可能來自六輕」。
有關台西村尿液中重金屬問題,台塑表示,2015年12月環保署會同環團至六輕進行五次煙道採樣,均無重金屬檢出,因此環保署認與六輕無明顯因果關係。且彰化縣環保局於當日亦表示空氣中重金屬及其他相關污染物監測結果都符合標準,未發現異常。
台塑並公布國健署資料,比較大城鄉、麥寮鄉、台西鄉、竹塘鄉於2005年(六輕四期全面運轉)與2013年間(最新發佈資料)之罹癌率,大城鄉減少10%、麥寮鄉減少4%,台西鄉減少9%,抨擊研究計畫有誤。
台塑企業指出,詹長權先前公開許厝分校學童尿液TdGA檢測結果為例,造成許厝分校學童遷校,事後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表示因尿液TdGA(硫代二乙酸)濃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且與環保署環境監測數值比對後,顯示與詹長權研究指出是來自六輕工業區的VCM(氯乙烯)汙染,無明顯相關,台塑批評「造成社會恐慌,更浪費國家資源」。
台塑企業強調,為避免引發民眾無謂恐慌,呼籲研究單位於執行研究前,應先邀集國際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共同研訂出符合學術、科學、國際及政府規範要求的研究準則後,再憑以進行相關研究調查作業,而結果公開前亦應邀集專家嚴謹審視研究結果,以昭公信。
台大研究:鄰近六輕,台西村罹癌風險高於其他鄉鎮2倍多
風傳媒報導,詹長權「彰化地區環境流行病學研究」研究計畫,3年來針對1,934名平均年齡約59歲居民,進行體內工業毒物量分析及癌症發生率變化計算。
研究發現,台西村居民在六輕營運後9年(1999至2007)之間的全癌症發生率是每千人1.00,到營運後的10到16年(2008至2014)則是每千人8.44。
考慮癌症發生需要潛伏期約9年,研究團隊排除年齡、性別、抽菸、喝酒、吃檳榔、C型肝炎和曾在六輕工作等因素後,發現台西村居民在六輕營運後的第10年起的癌症發生風險是大城鄉其他村居民的2.66倍,是竹塘鄉居民的2.29倍。
研究團隊表示,結果顯示,台西村居民癌症發生和六輕營運有顯著相關。彰化縣政府衛生局長葉彥伯在記者會表示,已針對尿液重金屬濃度高的居民進行連續性的健康照護計畫,包括後續的肝癌以及肺癌篩檢等,且由於大城鄉有空污風險,地方也向中央爭取經費,盼讓大城鄉變身綠能示範城鎮。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