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Yang:耗時3年、3次環評!台灣第一座民間地熱電廠過關了 (2669)

$
0
0

蔡英文政府盼以綠能補足核電退場電力,國內第一座民間開發的地熱發電廠「宜蘭縣利澤地熱電廠」歷經兩年環評審查昨(19)日過關。

蘋果報導,新政府上台宣誓要發展綠能,台灣因為地熱充沛,處處是溫泉,被認為是綠能發展首選,但過去國內地熱能發電開發都在試驗階段。長年反核的高成炎也是台大資工所兼任教授,2013年以民間力量籌組「蘭陽地熱資源有限公司」,要證明地熱發電足以取代核電,規畫在宜蘭縣五結鄉開設民營電廠「利澤地熱發電廠」,總開發面積1.49公頃。

不過,過去台灣從未有過地熱電廠,環評委員在審查時非常謹慎,對於鑽探是否會影響環境、是否影響地震等風險等,有非常多討論,歷經4次專案小組、2次專家會議、3次環評大會後,耗時3年多時間才通過。

高成炎強調,地熱電廠使用天然的地底熱能,沒有鍋爐,不會有一般電熱鍋爐爆炸、發電設備失控風險,發電後已降溫的熱水將流入井下循環利用,系統採氣冷式冷卻,熱水不排放外界,沒有熱水污染。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由於國外使用液裂法時,有引發地震的疑慮,高成炎強調,新的CEEG技術並不涉及液裂,所使用的水都在管內循環。對於可能的井噴問題,高成炎團隊提出三項對策,利用比重足夠的泥漿壓制井噴、加上井口焚噴器、並已足夠強度的套管設計及水泥封固。

宜蘭五結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美華提出,利澤地熱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擔心鑽井過程誘發地震、地層下陷等。高成炎回覆,土地的承載能力已請結構技師簽證,確認符合規定,他也同意施工期間加裝地震觀測儀。

國內首度的深層地熱開發,總資金需求高達100億

負責籌畫的蘭陽地熱資源公司董事長高成炎表示,並不擔心無法完成,因為採用的都是現有科技的組合。時程的關鍵則在資金募集。高成炎表示,會爭取公民投資、政府綠色金融、也希望宜蘭縣政府加入投資。他希望能今年就完成試驗井,且認為試驗井應由國家來做。至於其他口井,雖然是規劃2025年完成,但只要資金到位,四年就可全部完成。

聯合報導,高成炎希望透過公民募資、政府投資,兩年內募集十億資金,目標4年內完成10口井、2025年發電量達101萬瓦,完工後每年供電將近8億度,相當於核二廠1/10的裝置容量。

由於利澤地熱計畫總經費上看100億元。高成炎說,海上風機、核四的1萬瓦都要1億5千萬元,地熱發電不僅只要1億,也能24小時穩定基載,是台灣相當適合發展的方式,只要利澤成功,將來核二、核四廠也能成為地熱廠。

地球內部溫度高達攝氏7千度,地表每往下一千公尺、溫度平均上升30度,台灣因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受火山熔岩及板塊擠壓,地底下的熱能非常豐沛,可以說是地熱之島。根據學者估計,台灣地底下開發之熱能有33,640萬瓦,相當於11座核四發電廠,以大屯火山群、宜蘭清水土場地區的地熱潛能最高,由於地熱發電不需要燃料,將地熱透過地下水從地底深處帶出後,經過蒸汽鍋爐即可發電。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