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2.thenewslens.com/2016/6/MDMA.jpg?auto=compress&fit=crop&h=648&q=100&w=1080)
(中央社)
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委員林文蔚在政策意見書中的毒品應正名為藥物以及除罪化等惹議。緝毒檢察官今天感嘆「做得這麼辛苦,似乎白忙」,網路名人朱學恆則說「歡迎毒犯移民」。
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將在明(20)日舉行第四次會議,討論緝毒政策與毒品重刑化政策之檢討,含施用毒品罪一罪一罰之檢討等議題。
林文蔚在藥物成癮及物質濫用政策意見書指出,必先「正名」,毒品一詞由來己久,然而其負面詞意讓人覺得無可救藥,「反毒戰爭」一詞亦讓人想起170年前的鴉片戰爭,而且這場戰還輸到脫褲子…...毒品一詞應先正名為「藥物」(Drugs)。
反毒政策檢討部分,他建議檢討單純施用藥物全面除罪除刑,無傷害性或低度傷害性的藥物除罪化,並探討藥物成癮者到底是病人還是犯罪者?若是施用藥物是重大公共衛生政策,則單純施用藥物則應全面除罪除刑化。另無傷害性或低度傷害性的藥物,例如大麻應該除罪化。
林文蔚的意見引發熱議,一名緝毒檢察官感嘆「做得這麼辛苦,似乎白忙,不懂這是(第五組)在開什麼會」。
朱學恆在臉書也引用相關報導,還說,「恭喜恭喜,台灣的毒品犯們,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要幫你們除罪化啦!歡迎菲律賓毒犯移民或是來台灣進行吸毒觀光之旅!」
中時報導,國是委員、宜蘭監獄管理員林文蔚指出,現行監所處遇對單純施用藥物者難收實質成效,施用毒品者在監所反而能遇到更多供應者、更多藥物,而收取戒治費用更是變相懲罰成癮者家屬。
林文蔚認為,「落湯雞療法」是監所最普遍對海洛因成癮者的療法,即讓成癮者置於舍房內讓其自然脫癮,此不僅徒增成癮者痛苦,也增加監所管理困擾。而監所缺乏心理衛生資源及對成癮者的汙名,都是衛福部應全面接手單純施用藥物者戒癮治療的理由。
報告還指出,政府在反毒和減害的經費使用上,花了太多在成效不彰的各種廣告宣傳以及各種方式的宣戰、講習裡,建議重視長年反覆進出監所的成癮者,如設安定基金以協助就業與安置。
至於如何斷絕供應鏈,林文蔚提議,藥物交易的龐大利潤來自於被捕的風險,唯有由政府出資製造販賣,藥物公賣,價格統一透明品質好,政府介入當藥頭,原先市場上的製造和販賣者才會無利可圖。
荷是生非報導,全球對毒品最開放的國家荷蘭,所採用的方法甚至比林文蔚所提的內容更開放。
在荷蘭,毒品分兩種:軟性毒品跟硬性毒品。大麻就屬於軟性毒品,軟性毒品被視為對人體傷害較低的毒品。荷蘭政府對於使用大麻的態度比較著重在健康上的問題,和抽菸、酗酒等健康議題比較相似。
但荷蘭針對大麻也並非完全不管,荷蘭採用「容忍政策」,簡單說就是荷蘭政府開出基本的條件:量的管控。分別是攜帶量、交易量為5公克,以及居家種植5株。所以在荷蘭,走在路上、家裡自己種、大麻專賣店的交易,都不能超過這個數字,否則檢方會採取法律行動。
而對於古柯鹼、海洛因等毒品,在荷蘭不管是製造、販賣、持有或吸食這些毒品都是不被允許的。
不過荷蘭政府知道無法完全禁止毒品交易,當「把海洛因當成古柯鹼使用而喪命」的例子越來越多,「避免誤食」成為政府目前主要目標時,荷蘭政府則暫時對古柯鹼、海洛因使用「容忍政策」,希望吸食者小心謹慎使用毒品,若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幫忙都可以向相關單位連絡通報,不用擔心會有法律責任,以避免更多「誤食而喪命」的遺憾發生。
儘管古柯鹼跟海洛因在荷蘭是違法管制,且禁止使用及販售的,但荷蘭政府採取的態度卻不是向毒品宣戰大力掃蕩,而是直接和光明正大的和民眾討論,並帶民眾認識毒品。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自己買到的是不是真的古柯鹼,阿姆斯特丹政府更製作了一支影片,並販售「海洛因測試包」來幫助民眾分辨。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