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商業周刊】留美兒子夜店賣西服 萬寶龍找上門合作 (1593)

$
0
0

「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產業」,是形容傳統產業只要創新經營,永遠都能搶到新商機的一句老話。但說得容易,真正能在夕陽產業逆勢再起,少之又少。

黃翔鉦、黃淯晨這對父子檔,就是在夕陽產業上演大復活的特例。一個是一輩子接團體制服代工訂單的成衣廠老闆,一個則是喝洋墨水學行銷的七年級生,兩代接力,他們將在台灣幾乎「瀕臨絕跡」的男士訂製西服行業,做成又潮且深、具成長潛力的好生意。

二代目店長 黃淯晨

出生:1982年
學歷:波士頓大學商管碩士
經歷:葡萄王生技總經理室特助
現職:Styder 晨現國際
董事總經理

2014年6月,32歲的黃淯晨,在台北市東區敦南商圈靜巷內,進行人生第一次創業實驗,他找來有40年經驗的洋裁老師傅,開了一家男士高級西服訂製店。

這個決定,大膽且近乎冒險。一來,過去20年來,不敵精品西服品牌,客製打版的高級訂製西服店,隨客人年齡層老化,市場嚴重萎縮;許多老店更因找不到願意走進這一行的年輕學徒傳承,不是縮小經營規模就是收掉。根據台北市西服同業公會統計,50年前公會會員數曾高達4000家,目前卻僅剩50家而已。

困境》快時尚強襲,成衣業績急跌

不只如此,這一年,剛好也是各大快時尚品牌強襲台灣市場之際,繼優衣庫(Uniqlo)、Zara進駐東區,H&M和Forever21等品牌也宣布進軍台灣,加上電商風起雲湧,造成的價格破壞效應,帶給國內服飾零售業空前衝擊,就連百貨賣場的成衣專櫃,業績都大受影響。

初生之犢的黃淯晨,選在最壞時機點進場,他為什麼看上這個冷門商機?

故事,要從2011年說起。那一年,他剛從美國學成返台,擔任葡萄王生技總經理室的特助,一次和金融圈友人前往香港出差時,在朋友帶領下一起前往訂做西裝,看到一條街上竟有四、五家洋裁店,每家店都門庭若市,完全嗅不出手工西服行業沒落的氣息。

這趟旅途當中,朋友不經意問起他,「你們家不是做西裝的嗎?」這句話,彷彿如電流般,貫穿他的腦海。

他不禁自問,從小不就是看著父親的代工廠,生產一套又一套男士西服長大的?這座陪伴自己長大的成衣廠,如今不但還包辦全台六成以上銀行業的團訂西服,早年更曾幫Hugo Boss等國際男裝品牌代工;廠內資深裁縫師傅們,個個都有二、三十年的裁縫硬底子,論手藝完全不輸香港老師傅,這些技術和實力台灣都有,但人們為什麼還是要飛到國外做西裝呢?

轉型》走潮店路線,父親率先反對

同時,他也從這群六、七年級生的朋友身上,看到很多中高階經理人,對手工訂製西服仍有強烈偏好,只是多數台灣西服名店,不是從店名到店面陳設太過老氣,就是無法用年輕人聽得懂的語言做行銷,自然無法對應並滿足這樣的需求。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