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呂秋遠:讓以愛為名剝奪真愛成絕響 (7546)

$
0
0

網路盛傳在12月10日婚姻平權大遊行之後,「有一名女子因為參加遊行,家人極度不能諒解,因此將該名女子囚禁於家中,最後這名女子自殺身亡」的消息,引起網路多方論戰,因為有不少人質疑這項消息並非真實,欠缺當事人名字、地點、時間,也沒有經過證實,然而已經在網路上引起許多的同情聲浪,認為反同志運動的輿論,以及這名女子的家人,是讓這名女子自殺的原因,並且呼籲社會大眾應該反歧視同志。這樣的消息其實是沒有經過確認的,而且事後證明似乎是誤傳。散布這項消息的人應該沒有想要藉此取得任何利益,或是吸引鎂光燈的注意。然而,這種消息為何迅速的可以在網路上傳播,並且不論真實與否,許多人是「願意」相信這項消息的?原因當然不是在於有人自殺,而是在社會輿論的歧視下,這種情況在「黑數」的掩蓋下,是經常發生的。遠的有邱妙津,近的有畢安生,這些人,都在法律與社會的多重壓力下,努力、辛苦的活著,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任何事情,而是這個社會以不同的方式,讓他們比其他人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活著。所以,當消息未經確認時,是否適合在網路上轉發,應該不適合,特別是跟公眾恐懼相關時,可能要比較謹慎一些。但是,轉發這個訊息,引起這麼大的反應,背後隱藏的的信號是什麼?是一種長期以來的霸凌,所帶來的絕望,輕易的讓一則尚未證實的消息,成為網路上的重要新聞。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對於同志婚姻平權的對話,不能說毫無交集,至少雙方都可以知道彼此的立場。只是反對同志婚姻平權的陣營,使用了太多邏輯上充滿謬誤的語言,以及以個人解讀的信仰與價值觀,抹滅他人的實際需求,因此才會在對話平台上充滿對立。這當中不乏抹黑、移花接木、刻意引發恐懼、權威謬誤等等的言論,例如將同志婚姻類比成跟動物性交,甚至是跟物品結婚的情況、性傾向會「傳染」,或是把同志婚姻與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內容、婚姻平權等於開放亂倫等等的不實言論互為因果關係,才會導致支持同志婚姻平權的陣營有越來越多支持者。然而有一部分重要的原因,恰好也是歧視。因為個人價值觀,乃至於家族的傳統觀念,根深柢固的認為,同志之間的愛戀就是異類、不正常、變態,因此出櫃的人充斥著很多疑慮,異性戀者也不乏以「娘娘腔」、「是不是男人」、「男人婆」等等的字眼,污名化政敵,例如蔡正元就曾經以嘲諷的語氣,質疑蔡英文總統是同志,應該盡速出櫃。這種歧視恰恰就是讓同志比起異性戀而言,背負更多壓力的原因。家族不諒解、社會不接受、朋友會排斥,如何讓同志可以自由自在的與異性戀一起,坦然的為這個社會努力?這也是為何支持同志運動方強烈要求婚姻平權入《民法》的原因。惟有國家真正的把婚姻制度適用在各種不同性向的人,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反歧視。不立法,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立法,如果是立專法,內容與《民法》相同者,疊床架屋,內容與《民法》不同者,仍然是歧視。是以,國家立法政策代表群體意志,當國家以立法肯定同志婚姻為一般人的婚姻,歧視同志的可能才會減少(但不會消失),這種以愛為名,但是剝奪真愛的行為或消息,才有可能成為絕響。

更多呂秋遠文章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