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漂浪島嶼/郭志榮:高雄社運大爆局 (1884)

$
0
0

高雄果菜市場迫遷案,在陳菊市長動用警力,怪手進入強拆,在居民、青年的哭喊聲中,仿如再現苗栗大埔、士林王家、台北華光等強拆風暴,讓人驚訝號稱人權城市的高雄,也以鐵血手腕,來對待市民,特別是這群受迫遷者,早期又是自稱最支持民進黨的民間人士。
同時在8月31日,另一件茄萣濕地開路案,在關心生態環境保育人士,長期奔走下,已經透過行政訴訟,撤銷開路環評,未料高雄市府再作「補環評」,再度闖關通過,讓環境團體高度不滿,高雄的生態保育思維,究竟何在?
近日二件案,引發社會關注,高雄怎麼了?在陳菊長期治理下,一個頗受好評的城市,為何不斷產生社運風暴!甚至風暴不只這兩件,下列各項開發、迫遷、污染案,都成為當下高雄社運風暴的不同核心,醞釀更多的社運、抗爭組織。
1、大林蒲污染:長期工業區污染,居民抗爭不斷。
2、茄萣濕地開路:濕地開路破壞生態,環保團體不斷抗爭。
3、中央公園開發:高雄中央公園砍樹蓋私人紀念館,引發多年抗爭。
4、馬頭山掩埋場:旗山馬頭山計劃興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當地居民強力抗爭。
5、旗山農地爐渣掩埋:農地掩埋爐渣造成污染,公民團體強烈抗議。
6、新園農場開發:台糖農地不斷進駐污染工廠,引發地方居民抗爭。
7、拉瓦克部落迫遷:移居高雄的部落族人,面臨都更開發,60年家園面臨迫遷。
8、大溝頂商場迫遷:旗山大溝頂商圈,60年前受邀興建商場,現今面臨拆除迫遷。
9、果菜市場居民迫遷:過去的強勢徵收土地,建立果菜市場,現今持續迫遷居民。
10、高雄港站開發:高雄港站軌道區,台鐵想開發,市府推都更,保存議題引發關注。
這十項社運議題,只是目前高雄抗爭最激烈,引發高度關注的議題,還不包括美濃挖大湖、後五輕開發、國道七號開發等,暫時擱置或再審的案件,讓高雄在台北、苗栗之後,成為台灣社運最爆發的地區,甚至社運圈興起,要到高雄趕場,或是到高雄培力組織。
其中,三件迫遷案,同樣的特性都是超過半世紀的居住史,更有著複雜的土地權益問題,甚至一如人權團體所形容,他們不是「劉政池」,靠權勢竊佔國土,而是卑微的在城市,求得一片安身之所。政府對他們的態度,不該如仇寇或罪犯,而是該思考他們的背景,尋找原地安居或妥適安置的方案。
另外,拉瓦克部落、大溝頂商場、果菜市場居民三件迫遷案,共同的理由都因為「公共利益」,拉瓦克因為都更要蓋公園,大溝頂因為治水要整治水溝,果菜市場居民因為要新建市場,設地下滯洪池。種種「合理正當」的說法,卻讓居民相當不滿,以「治水」為理由,卻提不出水患的治理論述,隨便按上「公共利益」,就要把居民家園拆了!拉瓦克更是在化工廠牆邊,窩居半世紀,等到土地要開發,就要將他們趕走。
忽視居民的居住史,忽視早期錯綜複雜的土地權益,甚至忽視弱勢者在城市的生存權,一旦粗暴的以拆除驅離為手段,在過去國民黨執政的時代與縣市,已經引發變天風暴。如果標榜關心弱勢,宣示處理土地正義的新政府,在執政後,一樣走國民黨強拆老路,一樣用擋開發就拆的思維,受到的抗爭與厭惡,將是更加倍,因為在選前,曾經表現和人民站在一起,苦民所苦。
同樣的,大林蒲污染、馬頭山掩埋場、旗山農地爐渣掩埋、新園農場開發、茄萣濕地開路、中央公園開發等案件,都成為高雄對環境生態保護的指標案件,大林蒲已是多年污染,還要加劇污染,居民苦不堪言,甚至連健康風險評估都無。
馬頭山掩埋場、旗山農地爐渣掩埋、新園農場開發三案,都是考驗市府對於農地、山林地的開發利用,究竟抱持何種態度?旗山農地埋進爐渣,至今還排放污水,新園農場一家家工廠陸續進駐,造就污染工業毀農地,旗山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不只是農地,更是水源地,又緊鄰旗山市區,還要設立掩埋場,讓人看不清市府保護環境的決心。
中央公園開發、茄萣濕地開路開發案,更是讓生態保育人士大嘆,原有自然好生態不保護,卻花大錢去蓋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甚至濕地開路、公園砍樹,讓人譏諷,高雄在城裡趕走鳳頭蒼鷹,在海邊不要黑面琵鷺。
幾項開發、迫遷案,成為高雄之痛,在台灣各地方縣市,其實都有相同的案件,但是到現今高雄不斷激化。許多抗爭居民、團體表示,原因在於市府的不願溝通,態度強橫,甚至讓開發、反開發對立,讓問題不斷被激化,讓抗爭者被抹黑,最後強勢執行、強勢動工,手法有如國民黨慣用的模式,才會造成更加強烈的抗爭。
在高雄,算是民進黨執政長久的地方縣市,也是民進黨深該珍惜的民主基地,在長期治理下,更該展現民進黨地方治理,有別於國民黨執政的縣市,甚至大幅超越成為典範,但是多年來許多社運事件的爆發,讓人感受不到「超越」,反而看見「相似」,甚至更加「粗暴」,讓人質疑民進黨的環境、人權理念何在?為何中央感人宣示,地方卻是驚人抗爭!
高雄亂局社運起,不會是小事,當30年前民主之火,從高雄燃起,進而推翻威權統治,30年後卻也可能因社運之火,再從高雄狂燃,讓人徹底看清政權的鐵血輪替,人民終究必須團結,對抗浮濫開發、鐵血徵收,以及坐上位置就遺忘人民的權勢本質。

毀自然濕地,蓋人工公園,成為高雄生態保護的異象。漂浪島嶼提供

果菜市場居民強拆,引發全國反迫遷團體的再凝聚。漂浪島嶼提供

更多漂浪島嶼文章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