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60330/640_90f8e8ceead7cc85515165cc16a2b62d.jpg)
在住院醫師養成時期,就曾經聽說過無能的政府只會把罪犯送進精神科病房,然後讓真正的病患坐牢服刑。數年前各大醫院才歷經精神科醫護大逃命潮,衛福部爺兒們依然昧於現實,僅僅只是畏於輿論,就逕行公布擬修法強制酒毒癮自殺者就醫,恐成為壓垮吃緊的精神科醫護人力的最後一根稻草。
首先,錢從哪裡來就是個問題。如果沒有編列特別預算專款專用於酒藥癮強制就醫,幾乎可以預期政府會比照慣例吃健保的豆腐。確實有不少酒藥癮個案亟需幫助,但是有意願接受幫助者就沒有強制就醫這回事,至於本身無意願,而且糟蹋自己健康者憑什麼消耗我們繳交的健保費?再者,尚未進行跨部會協商,取得警政單位的背書與奧援,憑什麼要手無寸鐵的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面對被強押到急診室,可能涉及到反社會人格甚至各種利害糾葛的酒毒癮者?而且醫護人員往往是那些個案發洩情緒的代罪羔羊,只要在精神科急診待得夠久,沒有不被酒藥癮者攻擊過的。更何況,沒有專責的病房,收治酒藥癮者對於其他非物質濫用病友也是風險。常常戒斷期過了,行為問題就開始增加,不配合病房作息、夾帶違禁品乃至於欺負弱勢病友屢見不鮮(文獻表示精神病患攻擊事件其實只有非病患的三分之一,但是遭欺凌虐待的機率達百倍之多),筆者甚至聽聞此類個案因為需求未獲得立即滿足,揚言「是不是要我打護士,你們才要處理?」試問,就算我們醫護人員不怕死,願意待這樣的環境,其他病友住院住得安心嗎?或許有些爺兒們認為「醫護人員犧牲奉獻是天職」又認為「給你/妳們錢就好好幹活!」但是,說這些話之前請摸摸自己的良心。鄰國日本1995年修訂的「精神衛生法」明定心理衛生經費需占全國GDP的0.5%,以去年而言約為7800億台幣,換算起來台灣必須要有780億台幣,這樣的比例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太少」。而酒藥癮防治如果要有真正的成效而不是虛應故事,必須得花掉「日本比例」的心理衛生資源的十分之一。我們台灣投注在心理衛生的資源每年約為5億元,還得跟口腔衛生共用(因為台灣是世界創舉的「心理口腔衛生司」),加上計畫經費以及扣掉人事管銷後,每個人民只有23元的預算。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如果被要求做包山包海扛責任的計畫,得擔負受傷的風險,還要被當賊檢驗是否訛詐經費,但是只有俗稱「三個紅豆餅」的代價,是否還做得甘願?截至目前為止,精神科在這個社會還是受到很多的誤解和異樣眼光,甚至遭到邪教和利益團體打壓,從來不見政府高層為精神科做了什麼。但是每次一出現疑似和精神障礙相關的重大社會事件,爺兒們就要精神科挺身而出,為一些不經大腦的政策犧牲奉獻,或許是覺得先前的逃難潮離開的醫護人員還不夠多吧!如果因此排擠到正規精神醫療的人力,影響到病患就診權益,或者哪一天真的出現病患挾持醫護人員,希望大家記得冤有頭債有主,是誰造成精神科如此困窘的光景。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何不把蚊子館變臨時休養醫療所關於女童案 臨床心理師有話說
只有強制,沒有治療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