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60324/640_db1894890b0f52a6853f9a1a52e3c059.jpg)
竹北農民謝見祥,年近九十,晚輩都稱他阿祥伯,幾年來為徵收所苦,為了保護家園,不斷南北奔波抗議場合,但是他操持著濃厚鄉音的客家話,常常讓年輕一輩,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22日,營建署開審查大會,審議新竹璞玉開發案,一旦通過就要動用徵收,阿祥伯列席發言,他上台後,從背包拿出他從家中拆下的門牌,走下發言台,舉著門牌,努力說出清楚的國語,一字一句「如果你家換我家,要不要?你講嘛!」,他繞行著全場,對每一位官員、審議委員說著同樣的話語,一時間全場靜默,眾人無語。阿祥伯抗議的新竹璞玉徵收案,將要收走他的田地和家園,從一開始知道家園要被徵收,阿祥伯就是反對,他說,這裡生活的好好的,政府為何要搶走。自救會做了「強盜政府」的抗議藍T恤,他常常穿著,抗議穿、下田穿,逢人就拉著衣服說「強盜政府」,表達心中的怒氣!璞玉計畫最早出現在1998年,當時新竹縣政府規劃將中山高、北二高與高鐵之間的廣大農地,進行大規模開發,並以周遭區域都有不同都市計畫,中間未開發的農地,有如「未經雕琢的璞玉,恐遭蛀蝕之虞,亟待精雕細琢,化為綠色寶石」。計畫引入大學城,以及高科技研發園區,打造優質生活圈,來將璞玉化成綠寶,統稱為新竹璞玉計劃,最早劃設區域涵蓋竹北、芎林、竹東三個地區,總面積高達1235公頃。但是這個包山包海範圍廣闊的璞玉開發計畫,在2004年提出時,範圍大幅縮減,並且正式更名為「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開發面積減為447公頃,新竹縣府幾經爭取,行政院原則同意將開發區內,產業專用區、交大研究校區及國際示範村等計畫區域,面積大約140多公頃土地,列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開發面積從1000多公頃降到400多公頃,並且只有140公頃被列為「國家重大建設」,整個開發計畫有如論斤喊價的刪減劃設。並且在苗栗大埔事件後,社會已反感苗栗縣府舉著「國家重大計劃」的23公頃產業用地,卻去擴大徵收120多公頃人民土地,釀成人間憾事與社會風暴。現今「台知園區」又是端著140多公頃「國家重大計畫」,再去多徵300多公頃土地,同樣是巧立名目擴大徵收。更諷刺是,140多公頃土地被列為「國家重大建設」,但是其中只有80多公頃規劃為發展IC設計的「產業區」,算是「國家重大建設」,但是將學校用地、國際示範村也列為「國家重大建設」,就讓人有所質疑,在台灣有太多的大學城開發、示範村興建,也沒有成為「國家重大建設」,為何在台知園區就列入?用80公頃產業需求,卻徵收447公頃土地,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吳姿徵提出分析,產業專區僅佔整個計畫的13%,住商區域卻占整個計畫的40%,這樣的擴大徵收,根本不具正當性。小計畫大徵收的問題,也是「台知園區」推動十多年,不斷被反徵收居民抗議,甚至不斷在營建署來回審議的根本問題,如何將徵收土地,一半都是用來蓋房子的「地方都市計畫」,包裝成「中央重大計畫」,就想要強徵民地。幾年來,政大教授徐世榮不斷陪伴居民抗爭,在審議大會中,提出「土地徵收」也是轉型正義問題,過去政府強收民產,吞為國家財產,甚至還偷渡到黨產,現今政府強徵民地,轉售財團,不也是重複過去的錯誤。更諷刺是,「台知園區計劃」中的土地,高達九成是農地,並且是優良農地。幾年來農陣等環境團體抗爭,就是不希望台灣再失去良好的農業環境。面對社會的抗議,新竹縣府也不斷修正計畫,表示區域內將採低密度開發,保留原有的圳道、綠地,打造一個擁有生態、景觀的田園住宅。這樣的說法,聽了反而讓人傷心,當地許多農民,家園或許算不上豪宅,但是老屋庭園、田野相伴,早就是具生態、景觀的舒適居住環境,為何世居農民不能安居,非要徵收趕跑,再將相似的居住環境,建成別墅賣給新貴,成為一種「世居不能住,好地別人享」的階級剝削。在審議大會中,多位期待開發的居民,一直重複表達生活環境的不佳,出門是墓區,沒有自來水,小孩沒有學校唸,家戶桶裝瓦斯造成危險,甚至農民噴農藥危害健康,種種生活困境,讓人感受到有如居住鄉間的落後不便。但是這些生活設施,或是環境問題,都該是政府透過公共建設、社區規劃等各種政策工具來改善解決,怎麼會是透過大徵收,迫遷居民來將土地剷平重建。一位反徵收農民聽見支持開發者的說法,無法理解的表示,墓區裡埋的也是家鄉祖先,如果真的有礙景觀,可以遷墓,怎麼會拿這個理由,要來搞徵收,把別人家都拆了!以「公共利益」來徵收,過去犧牲人民、促進經濟的「公共利益」,在現今都是具有爭議,開始反思!更何況整個「台知園區計畫」,建立在那麼小的「國家重大建設」,卻是那麼大的住商土地開發。這種徵收人民家園,供給住商土地的作法,又是符合誰的「公共利益」?人民有沒有說「不」的權力!阿祥伯住老屋,守田園,年近九十,依然下田,他覺得生活過得很好很愜意,他一直不懂,政府憑什麼要收了他的家園,蓋成新屋轉賣別人。幾年來,他不斷講重複的話,為何拆我家去蓋你家!年年講,官員不聽,只想走完程序徵收家園,阿祥伯保家的願望,面臨破滅。於是,他拆了門牌,質問政府官員、審議委員,「如果你家換我家,要不要?你講嘛!」,希望官員有同理心,想想每個人對家園保護的心情,不要不顧人民心聲。22日,營建署審議「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開發案,結論退回專案小組,重新審查「國家重大計劃」才編定140多公頃,縣府為何還要多徵收300多公頃土地,一切回到最原初的老問題,徵收的正當性?其實推了十多年,土地炒翻天,政府必須思考,台灣歷經數場徵收風暴,已經不是想吞就吞的年代。或許該重新思考,一如當初所見,竹北農地是塊璞玉,就該保護珍惜新竹的農業璞玉,而不是徵收開發,耗費人民稅金成就土地利益,讓璞玉變質,沾滿農民的血淚,以及社會的憤怒,最終一如大埔風暴,重創政府形象。![](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60324/420_44c2591f5a2ef8929cec668d8a33e53d.jpg)
圖二、大面積的竹北農地,就是該珍惜的璞玉。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60324/420_f18a30535c9a938e8e0aa966f16b2a75.jpg)
圖三、璞玉反徵收農民,已經抗爭多年。
更多漂浪島嶼文章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