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img.com/bt/api/res/1.2/UmWxlACpoa_eyin857d2Kw--/YXBwaWQ9eW5ld3NfbGVnbztoPTgwO3c9NjMw/http://media.zenfs.com/155/2011/05/04/society_102508.jpg)
圖片來源:Toshimasa Ishibashi,CC Licensed
文/莊鈞翔 (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爸爸日」,是我很久以前就跟我老婆的約定,一個月能有一次,只要老婆想要跟姊妹出去狂歡,或是回娘家過夜都可以,最長可以三天兩夜不回家,爸爸必須接管小孩、照料所有小孩的一切,中途不可以放棄並呼叫老婆回家支援,不然罰款一萬。
但爸爸日,卻是理論派爸爸的惡夢。
記得女兒剛出生時,那時還是〝新手爸爸〞的我,雖然也常參與小孩的照料過程,但一個月有半個月以上都在外地工作,在家的時間其實不多,所以回到家後,始終只是停留在用看跟協助上,那時候的我:
從來沒有親手幫我女兒洗過澡,但我常在旁邊看老婆洗。
從來沒有親手幫我女兒穿衣服,但我常在旁邊看老婆穿。
從來沒有親手哄過女兒睡著過,但我常在旁邊看老婆哄。
很多事情我都只是看過,看老婆做過、看書上寫過、看朋友分享過。
我自以為的認為帶小孩不就是這樣而已,老婆〝看起來〞做的這麼輕鬆,能有多難?但我後來才知道,爸爸日的誕生,是粉碎我所有理論跟知識的一天。
因產後憂鬱症跟帶小孩的壓力,我老婆總是悶悶不樂,所以我跟她協商,讓她回娘家去見見她家人跟姊妹,好好狂歡一下,想幹嘛就幹嘛,不用煩惱家裡、小孩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家屬稱的「爸爸日」。
給足了她足夠的零用金跟買好高鐵票,送她去搭車後,想不到她的離開竟然是我惡夢的開始......
我關上車門踩著油門準備回家,看著後照鏡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女兒,睡得如此安穩祥和我心裡想著:「感謝上帝賜給我一位天使!」我撥了一下瀏海、聽著車上的音樂,心裡愉快想著:「帶小孩不過就是如此嘛!」我以為,女兒睡這熟一定不會醒來,我可以安穩地把車開回家,然後一個成功的男人,做事情都是有計畫的,我心理盤算著:我等下到家會先泡好奶,然後抱著小天使上房間,此時她一定會因為被我驚動而哭鬧,但早就有準備的我,馬上將泡好的奶給她喝 ,然後她邊喝奶我在邊摸她的頭,讓她覺得有安全感、舒服感,她就會乖乖睡著,之後就是我個人放鬆時間,老婆不在、小孩睡著,我可以開心的玩著手機並跟辣妹聊天。
結果......實際的狀況根本跟我想的都不一樣!!我才開不到十分鐘,女兒就給我醒來,然後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到媽咪的她,開始狂哭、鬼吼,並試突著掙脫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帶。而我正巧正開在高速公路上,被這樣的情況嚇得不知所措 ,只能輕喊著說:「乖乖,寶貝別哭,媽咪出去一下下而已。」
結果聽到「媽咪出去」這句話,她哭得更加嚴重,她根本不理會我的安撫,然後喊得跟鬼娃恰吉一樣,一直狂嘶吼著我,好像我是綁架她的罪犯一樣,如果她手上有一把水果刀,我完全不會懷疑她會往我背上插上去,這根本是恰吉的化身,哪有什麼天使樣。
折騰了一番回到家中後,我馬上抱女兒去房間,準備泡奶,可我忽然定格在熱水瓶前面許久,天阿,我只知道要泡奶,可我根本不知道熱水要多少、冷水要多少,才會剛剛好是溫的,在那邊試了好幾次,一下熱一下冷,我才成功泡成能喝的溫度,這時,我的女兒不知道都已經哭多久了。
拿著奶瓶餵她喝奶,邊摸著她的頭安撫著她,是平常看她媽媽都是這樣哄的,而女兒也都會乖乖笑著睡著,那畫面是這麼優美慈祥。但是結果換成我,她根本不理會我,也不喝奶,越哭越大聲,看來是吃定我了......我跟老婆做的事情一樣阿,怎麼會跟我想的差這多,還一直用腳踢我,難道是我沒唱歌?一定是,她媽咪都會哼歌給她聽,她就會開心睡著。
於是我清了一下嗓門,用我那個比殺雞還難聽的歌喉,唱著:「寶寶睡~寶寶睡~寶寶快點睡著~~」結果,效果非旦沒達到,她反而變得比誰都還清醒,比誰都還狂野,持續一直哭鬧掙扎跟踢我。
奇怪,我都做跟她媽咪一樣的事情跟動作了,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我知道了......她不是我親生的......不.......我對天喊著為什麼這不公平,我的女兒竟然不是我親生的!這時我阿母剛好從外面打牌回來,從我頭後面巴下去說:「你是在幹什麼?!我金孫那ㄟ哭成這樣,你這老爸怎當的,有夠沒用!」就把我女兒抱走了。
後續的什麼洗澡、換衣、尿布、吹髮、洗大便、泡奶、安撫、哄睡覺等等,可想而知,我是怎從實做中熬過來,學習過來的。
所以,不要覺得媽咪帶小孩,看起來很輕鬆很簡單那只是看起來而已,你親自下去做、去帶就會知道:想的跟做的真的完全不同 ,理論跟實際完全差異很大!
你試著完全沒有老婆在家的「爸爸日」,帶個幾天看看你就會知道,你老婆有多重要,你老婆有多能幹,你的小孩有多不確定性跟多不安定......
打完這篇,這星期好像又是爸爸日了,慘~~~
延伸閱讀:王仁甫與季芹夫婦的教養觀:「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快樂學習,不要只是考試、讀書。」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