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BuzzOrange】gayohuang:再也不用吃冷凍蔬菜的三色豆! 民進黨立委蔡培慧:推動《農業基本法》重視台灣農業價值 (3192)

$
0
0

本屆國會不僅政黨人數組成有明顯的改變,許多新科立委更是在社會議題中耕耘許久的專業人士。過去在農村青年陣線擔任發言人與秘書長,同時也是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蔡培慧,對於農業議題有相當豐富的了解與關懷。國光石化、大埔開發案、苗栗灣寶開發案等議題中,她多次替農民發聲,常常可以看見她在街頭高舉布條、呼喊口號的身影。

如今,過去站在街頭拿著麥克風大聲抗議的「培慧老師」,已經成為民進黨不分區的「蔡委員」。角色的轉換難免需要適應,帶著眾人的期待,蔡培慧雖然過去在社會運動有豐富的經歷,但作為菜鳥立委,她不敢懈怠,從選後就開始與各地方農漁民接觸,並深入研討與農業相關的所有法令,努力擬定農業改革的進程。

DSC_3140

圖片:過去是社運健將,如今已成為委員的蔡培慧。

  • 初次質詢表現亮眼 背負期待蔡培慧不敢鬆懈

立委初登板,蔡培慧的表現連小英都讚賞,但蔡培慧謙虛地說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在質詢台跟在社會運動場合很不一樣,因為在社會運動現場,你對於案例已經很了解,你就是直接跟他們衝。但在質詢台上,你要問具體的政策和施政,而且即問即答,你不知道對方會說什麼,所以要看過所有他們可能會看的資料。

即便過去在農業運動有一定的累積,但在立院質詢,戰場更廣,需要更全面的了解議題。雖然媒體上報導較多關於土徵法的質詢過程,其實蔡培慧也針對遠洋漁業等議題做了許多功課。

年前,蔡培慧就積極與不同的農民、漁民團體聯繫,詢問目前產業困境,「當立委不是來國會辦公,還是要跟地方連結。你不可能靠想像來替這個議題發聲,你還是要回到當事人身上。」從開議到現在,蔡培慧廣泛接觸不同農漁會、鄉鎮長,希望能和地方產業現況多做連結。

2013 年意外車禍受傷,曾經經過大型手術的蔡培慧,有時候對於他人的問題反應比較慢。剛開始蔡培慧很沒把握,深怕自己車禍的後遺症會影響表現。但充分的準備讓蔡培慧首次登場,就以穩健的台風和紮實的問政讓大家印象深刻。在質詢後,蔡培慧也持續與行政單位開會討論,追蹤議題與政策進度。轉換戰鬥位置,這一切對於蔡培慧來說是新的學習。

圖片:首次質詢表現亮眼/來源:自由時報

  • 農業不限於單一委員會 處理議題要多面進行

依照慣例,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都會分配到一個艱困選區進行選民服務。戶籍在南投的蔡培慧,當然就選擇自己的家鄉,未來將會設置服務處,提供法律諮詢。「不過都還在規劃中,畢竟從學者到立委,確實是轉換跑道,真的是不一樣的工作。」

蔡培慧笑說,自己不過是菜鳥立委,現在的立法院怎麼運作、各委員會溝通的方式是什麼,都還在努力了解中。「農業議題很廣,不會只有單一委員會負責,一定要知道各單位怎麼劃分職權、執行政策,才能更切中問題。」

蔡培慧舉例,最近與辦公室夥伴正好處理到台糖的農地規劃問題。「台糖照理來說是農業,但台糖的管理單位是經濟部。台糖的農地有 3 萬多公頃,要怎麼規劃才能符合農業的利益?有沒有可能開放資源讓青年返鄉務農多一項選擇?台糖擁有的資金有沒有辦法協助目前產銷結構的問題?」農業牽涉的面向廣泛,雖然蔡培慧自己是經濟委員會,但未來還是需要與其他委員會進行合作,以推動農業相關議題。

目前我們正在盤點台灣所有與農業相關的法規,從中找出可以立即改善的制度、條例,有些事情甚至不用升高到專法,比方說在台灣許多與農業相關的條例中有公基金可以使用,善加利用就可以達到我們保護農業的目標。

「有些制度只要稍微改變,就可以快速改善、影響到台灣的糧食、勞動力、產業。」改善農地商品化,蔡培慧內心知道這無法一步到位,但希望短期內盡可能針對部分法令進行修正,中長程則促進農業基本法立法,讓農業議題不再是弱勢議題。

  • 「如果有那麼一點點改變家鄉的可能」

然而,過去投入教學與農業運動的蔡培慧,為什麼會突然在此時決定轉戰立委工作?蔡培慧回憶,當時民進黨來詢問她擔任不分區的意願,最初她認為自己不適合當立委,也直言告訴民進黨朋友,自己農業立場上就是反對 TPP。但去年中秋節,蔡培慧回到南投老家,與堂兄弟姊妹相聚,深深感慨。

我的堂哥在台北當建築工人,但媽媽在南投,他(堂哥)一直很想要搬回去住,我們村子在 921 地震後,多半是鐵皮屋,堂哥想要回去蓋自己的房子。但是他又不敢回去,怕萬一回家找的工作比現在還糟,甚至找不到工作。…… 我們村子裡本來 1000 多人,現在只剩下 600 人,而且七成以上是老人家。

面對家鄉日益衰退的光景,這樣的無力感讓蔡培慧非常難過,訪談中忍不住掉眼淚。

我那時候就覺得,說自己的家鄉是地方派系把持,或是政策怎麼樣糟糕,但我自己念農業,最後連這個可能可以做一點點改變的機會我都推掉,我覺得,我想要接下這個工作。

成為民進黨立委後,蔡培慧常遭質疑,會不會僅是民進黨用來「妝點門面的花瓶」?對此,蔡培慧態度相當開放,認為這樣的質疑是對的,立委本該受到眾人監督。而自己對不分區民進黨「妝點門面的花瓶」? 堅守農業立場反對TPP─專訪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蔡培慧立委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能發揮專業進行問政,因此會以民意為依歸,不會成為完全服從黨意的立委。

圖片:許多人質疑,進入民進黨後的蔡培慧到底可以發揮多少過去的批判精神?/來源:立報

  • 不會忘記農業初衷  盼能以方案取代立場

不過,對於民進黨主張加入 TPP,考量到 TPP 可能對農業帶來的衝擊,蔡培慧又是怎麼看自己和民進黨的關係呢?

蔡培慧強調,自己站在農業議題的立場是反對 TPP 的。目前,她對日本政府與不同農業團體在 TPP 上的經驗與主張進行研究,並整理台灣現行法令。「現在台灣農業還有很多法規上的問題,並不完備。兩年後我們可能要去談加入 TPP 的申請,那至少在這之前要把這個防線建立起來。」討論到 TPP,不僅議題複雜,更牽涉到不同面向。「檢疫的標準、食用和飼料的規定、合作經濟的規模,這些法規我們的國內法過去有很多呼嚨的地方。」

蔡培慧表示,面對國際貿易,台灣法令還有許多需要加強的部分,接下來會努力與各農業相關團體說明,希望未來可以串聯農民力量,建立防線,不要損害農民的權益。但,延續 TPP 的例子,國會並不是只靠一個立委在運作,那麼蔡培慧又會如何與民進黨其他夥伴合作呢?

蔡培慧認為,TPP 這個議題十分複雜,自己會努力溝通,並說服黨內夥伴。「以日本的例子來說,最後是工業開放,農業守住五大項。」蔡培慧認為,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也許有可能後來就不加入 TPP,很難說,但是不管加入不加入,我們都要提出農業的防線和主張,不能停留在立場的問題。

蔡培慧堅定地表示,自己背負農民的期待,會以農民權益為主,「不管是 TPP 後續發展還是未來跟民進黨怎麼討論,我們都還可以持續觀察,但我一定會堅持自己的立場」。

  • 從農村到餐桌 最想推動《農業基本法》

進入國會,蔡培慧最想推動的就是《農業基本法》。

蔡培慧回顧現行與農業相關法令,多半不是以農民的角度出發。蔡培慧舉例,

農村再生條例開宗明義第一句話是「打造都市人流連忘返的新農村」,但你講這樣的話,主體就不是農民了。目前〈農村再生條例〉的執行者是水土保持局,做法和農村生活相當脫節,在農田附近蓋自行車步道、涼亭,但這些形式上的景觀,對於農業發展沒有什麼幫助。你真的要讓都市人流連忘返,你應該去弄『農村地景』,協助農民培育花田,像我們村子有金針花田、波斯菊,或是讓大家體驗採茶、種田,那才真的是農村會有的東西。

對於蔡培慧而言,農業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只是其中一個面向,「農業不是單純經濟行為,它也有文化的面向,有環境和氣候調節的面向,但這些無形的效益常常被忽略。」蔡培慧無奈地表示,政策發展上過度重視工業區,明明工業所造成的汙染、外部成本遠高於農業,大家卻視而不見。而農業雖然帶來許多無形的好處,卻沒有得到重視。

圖片:過去農業不被重視,蔡培慧認為應有《農業基本法》/來源:苦勞網

《農業基本法》設立的目的,則是希望能透過法律落實對於農業價值的重視。蔡培慧認為,農業所帶來的價值相當豐富,應該針對農業生產到交換的過程進行系統性的規劃,並鼓勵農業發展。「農業離我們並不遙遠,」蔡培慧笑說,「營養午餐裡面很多人討厭的那種三色豆,就跟我們的食農教育很有關係!」

蔡培慧指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經驗,現在校園中為了節省經費,在營養午餐中使用冷凍蔬菜,但不僅不新鮮,味道更是讓許多小朋友皺緊眉頭。要讓社會重視農業,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農地到餐桌,認識農作物生產過程,使用在地食材,因此,《食農教育法》也會是未來推動的重要法案之一。

廣納人才,目前蔡培慧一共有五位助理,經驗都相當豐富,都是過去認識的夥伴,有農業背景、法律背景,甚至有過去擔任過國民黨助理的資深政治工作者。蔡培慧也期待與其他立委之間有合作、學習的機制,「也許可以找其他新立委一起來辦讀書會,邀請講師來講各國發展」,秉持紮實問政的精神,蔡培慧期待在國會建立學習機制,讓立委也可以不斷吸收新知。

對於未來在立院的工作,蔡培慧不忘初衷,希望能與過去一同打拼的學者、社運團體、媒體朋友們分進合擊,提出對於農業的新主張。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