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yimg.com/bt/api/res/1.2/uNUDZoFiyYxDM5CydN0fAw--/YXBwaWQ9eW5ld3M7aD04MDt3PTYzMA--/http://media.zenfs.com/155/2011/05/04/society_102508.jpg)
由於教育部和勞動部要求,未來大學校內的工讀生、兼職助理需全面納入勞保,造成大學財政支出上的困窘,於是有大學率先跳出來回應此一政策,政治大學宣布取消校內所有工讀工作機會。為此,政大校長周行一還分別各寫了一封信給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希望老師多體諒學校之外,更期勉學生「我期待有一天,如果同學們願意,即使沒有實質的金錢收入,但大家仍願意爭取主動為學校服務,因為財富真的不只是金錢而已」。
事件曝光之後,很多人反諷回擊,直指校長為何不也免費替學校工作,畢竟來學校工作主要是教育英才,談錢未免太俗氣,不是嗎?
相信很多人剛出社會,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一定會碰到一種「畫大餅型老闆」,跟你暢談夢想、熱情、願景,說得頭頭是道,正當你以為找到明主打算報效時,對方說出口的薪水卻讓你感到錯愕,怎麼如此遠大的夢想卻只給這麼廉價的薪水?
「工作是為了改變世界、造福人群,談錢太傷感情了。」「我們做的是文化事業,談錢太俗氣。」夢想、熱情和願景,在國外或許真的是許多老闆的肺腑之言,在台灣卻成了壓制薪資的理由,更是許多無力讓賺錢的慣老闆,壓低成本的藉口。
然而,曾幾何時,低薪已經成為一種奢侈,而今更多的是免費無償替夢想熱情付出,甚至還得自掏腰包。越來越多無償的實習工作也就罷了,至少一些公司還願意承諾未來可以轉有酬正職。而今,堂堂頂尖國立大學校長,只是因為校內工讀生和兼職助理必須加保勞保,竟然乾脆全面廢止工讀工作?
的確讓每個工讀生和兼職助理都投保勞保,得增加不少開支,但是一個真心替學生著想的校長,會先想辦法籌錢,或節省校內其他支出來補上。萬不得已,也就砍掉部分工讀生名額,將省下的經費挪來繳納勞保,但不會選擇全面停止有酬工讀生這種做法。這已經不是跟學生過不去,而是對政府要求落實本該落實而違法多年的納保制度的一種不滿宣洩。
說來好笑,最近幾年,大學校園裡經常有教授跳出來在媒體上投書,或招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替其加薪。還舉了一堆歐美日的薪資報告替自己抱屈,三番五次之後,政府終於答應替教授們法外開恩,另外搞了一堆名目加薪。加薪之後,台灣的大學的國際競爭力有無增加我不知道,但學生並不要求加薪只是要求納保而已,便有學校已全面取消有酬工讀來反擊,果真好好的教育了年輕人,大人世界的殘酷。
許多從學校畢業出去之後,工作有所成的人,都很樂意回報母校,出錢出力。然而,那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屬於較高層級的「自我實踐」,一個人衣食溫飽無虞時當然樂意回饋社會,嘲諷的是,今天身為一校之長的人,要求可能經濟上溫飽都有困難的學生,跳過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這一門檻,直接回饋學校。
金錢在累積足夠數量變成財富之前,是人活下去的救命稻草。今天一所頂尖國立大學為了不想繳勞保費,耍性子的打算全面砍掉有酬工讀工作,還堂而皇之地搬出不要計較財富這種大道理來,扣學生大帽子,真是沒有比這個還無恥而假道學的事情了。
凡是會跟員工或部屬高談熱情、不要計較錢的,除非是早就給了超過市場行情,否則說穿了,都是無能組織領的推託處理真正問題的話術罷了!
看來對某些人來說,學校是要將學生洗腦成將來出社會之後,方便統治階級奴役的奴才,不是培養成追求真理的獨立思辨公民,是以遇到攸關學生權益之事,總能夠如此果決地做出傷害學生,而保全學校、自己或上面主子的決斷。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