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劉凱西:容易給人錯誤期待的戀人典型 (6814)

$
0
0

(長不大的爸爸 劇照/衛視提供)(長不大的爸爸 劇照/衛視提供)

一對戀人之所以相愛容易相守難,很多時候不在於愛的變質或背叛,而是其中一方給了另一方錯誤的期待。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真的只需要有「愛」,那一切就簡單多了,可惜「相愛」的兩人之間,並不可能只有愛。之所以說是「相愛」,是因為是「相處」跟「愛情」。而當愛情摻入了生活的元素時,相愛就變得沒那麼單純了。愛情的一部份來自於真實,很大部分其實是腦子裡的奇想。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優點,透過胡思亂想把小小的優點放大成數十倍,這些遐想把我們眼前的人膨脹成了另一個人,一個符合我期待、需求的戀人典型。結果呢?當我自己所吹起的這個巨大氣球被戳破時,去責備為何對方總是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時,對方會一臉無辜地說:「可是親愛的,我本來就是這樣啊!」

是啊,他本來就是這樣啊!或許他沒變,變的人是我,因為生活的現實把我的需求給擴大了,光是愛情早已不能滿足我;或是,是我期待錯誤了,他本來就不是我想像中的那個人,我其實早該看清,但我為了滿足我自私的戀愛甜蜜感,刻意迴避了他真實的那些面相,只取了我想看得那些面相,然後去愛。

天底下有些人,可能真的比較適合談談跟我們戀愛就好。關於那些容易給人錯誤期待的戀人典型,不如就稍微來歸成六類好了!

第一類:宇宙單純、善良無敵的療癒系動物

或許是現實的職場上看了太多腥風血雨殺無赦的殘酷,遠離工作之後,我們寧可追求一個單純平靜的愛情,於是這種無傷無害,單純善良的療癒系戀人早已經是主流的一款。會愛上這種單純善良的森林療癒系戀人,主要是因為他們那種與世無爭的溫柔氣質,在這樣的戀人身邊,容易讓人感到安心。

如果只有戀愛的話,那這樣當然非常好。但一旦加進了生活元素,那些原本我們所愛的優點:單純、善良、無傷、無害,全都有可能成為戀人相處致命的殺手鐗。生活是一座需要廝殺的叢林,我們必須有往前衝的準備與動能,才能夠好好的在這世界上存活著。我們當初喜歡戀人的善良與單純,卻沒有想過他可能不具有廝殺的本能,但他永遠都只能柔軟得存在著。而這跟生活裡所需要的條件相去甚遠,破裂也就從這裡開始。

最近上檔的連續劇「長不大的爸爸」裡,張書豪所飾演的博彥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他單純、善良、喜歡動物、因此常收容各種受傷或無家可歸的小動物。房東的女兒因此受到吸引,兩人結婚。然而,婚後的他卻無法成為那個扛起家庭的棟樑,他依然是原本那個單純善良、喜歡動物的好男孩,而他的妻子婚後也依然愛著這個男人,但一個家庭的生活畢竟得維持下去,妻子當初愛上他的種種優點,如今卻成了最礙眼的阻撓。

你說,這是那個草食男的錯嗎?還是,誰叫我們當初沒有想清楚,硬要把我們的期待,套在他的身上呢?

第二類:非常有才華的人

才華是一種春藥,尤其對女人來說。一個男人有才華,長得再醜過得再窮都不缺有女人愛他;一個女人有才華,只要不是太醜、脾氣沒有太怪,通常也能引來愛慕者。才氣縱橫的才子才女,常會給人什麼都會、什麼都能的錯誤聯想。事實上,才華的背後更需要的是自私來餵養,一個有才華、並且想維護自己才華的人,十之八九都是什麼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的自私鬼。一開始我們對他的愛慕與崇拜,或許能讓我們去忍受他的自私,然而,當戀人從戀愛跨到人生時,才子/才女依然故我,自私地只想要保有自己的才華,生活卻得全靠另一半去苦撐。願意的、甘心的,甘之如飴;沒辦法的、想倚賴的,就會完全受不了。

這種情況在藝文影視圈最常見,常見到有人愛上才子才女,愛的時候愛的要死,分手之後怒罵對方完全沒有責任感,只想到自己從不想到家庭。可是,或許他們本來就只能這樣啊!縱橫的才氣如果不讓他釋放,偏要他去跟你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對他可是公平的嗎?

想要有才華的人不自私?你這是錯誤期待了吧!

第三類:太自由的人

「自由」這種特質,是在於人人嚮往,卻鮮少人敢上前去擁抱。因此,當我們遇到很內外都很自由、人生不受拘束的人,如果沒有因為嫉妒而產生厭惡,就是會因為嚮往而引發崇拜。我們仰慕自由的人,我們熱愛自由的人。愛上一個自由的人,讓我們有種自己也擁有自由的錯覺。但生活本身是充滿著各種枷鎖的,如果我們本身並沒有徹底接受真正的自由,只著迷於自由的假象,當愛情碰上生活時,原本美好的「自由」,會全數成為「不負責任」:自由的他不喜教條,但我卻早已習慣充滿格線的人生。自由的他,沒辦法活在一般人所要求的社會制度底下,終究造成了分歧,甚至導致了埋怨。

怪誰呢?當初我因為他的自由而愛上他,今日我因為他的自由而唾棄他。說來說去,問題是出在我身上而已。

第四類:太愛冒險的人

冒險的勇氣,帶給人快感。同樣的,因為我們缺乏這樣的勇氣,所以我們容易愛上擁有喜愛冒險的人。他們可以帶領著我突破自己所設下的防線,帶我走到更高更遠的世界。是的,這是美好的。可是,當冒險成為一種天性,在哪裡都要想放手一搏,不論是金錢上、事業上、或是旅行上,大多數的人在生活上總想追求一種穩定,對於愛冒險的人而言,「穩定」是最大的敵人,他們習慣藉由冒險,欲追求更大、更多的回報與成就感,身為另一辦的我,通常為了照顧家庭無法一起冒險,但我更苦的是得待在原地替他擔心,久而久之,這種擔憂成了一種負擔,我再也承受不了,只好分道揚鑣。

盧貝松1988年執導的電影《碧海藍天》的結尾就是如此:那位熱愛海豚的男人,最後選擇了大海,而那個深愛他的女人,也只能放開他的手,讓他去追求所愛。《碧海藍天》與「長不大的爸爸」其實都在講同樣的一個主題:戀人間期待的落差。你愛的人未必能依照著你的要求而改變,而如果你愛他,你就絕對不想去改變他。這是愛情與現實的差異,也是許多人就算愛著也得分的主因。

第五類:過於重視夢想的人

有夢最美,有夢的人,一定總有希望相隨。我們讚揚夢想,因為有夢的人實在是沒有我們想像中多,或是說,他們有夢,但他們選擇遺忘。有夢的人讓我們記起了那種有夢的感覺,就算沒有辦法自己去追求夢想,支持他們追求夢想,好像也成為自己的成就感。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說不定就比愛情與現實之間還要大了。當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超越了愛情可以承受的程度,別說牽手走到最後,就連談戀愛也很難完成。追求夢想,而將另一半落在身後,愛情是很難一直遙望著,對於有夢想的人,所有他完成夢想以外的期待,都是不切實際的。而夢想,其實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只在拼命追求,很少人抓到手。

而我們怎麼可以對他有安穩的期待?

第六種:太熱血的人

最後,之所以把「熱血」這類人放進來,原因是「熱血」常會跟「熱情」搞混。熱情的人對生命充滿衝進,熱血的人有點相似,但是他們多出了太多眼盲爆衝的機率。熱情的人對現實會有所衡量,熱血的人幾乎是不顧一切。跟熱血的人談戀愛,會覺得生命充滿動能,有時讓我們誤以為這是一種「熱情」。但是,既然熱血的特質是不顧一切,那他很可能做任何決定都不會顧及戀人的感受,戀人會因此而受傷,更別說是他的家庭了。

所以,對於這種人,與其說是「錯誤期待」,不如說是自己瞎眼誤認。他是熱血,不是熱情,熱血是沸騰的,熱情是溫暖的,這要用智慧去判斷,而不是靠事後去後悔。

世界上沒有完人,只有適合跟不適合自己的人。當我們對另一半有了錯誤期待而分手,並不代表他們這樣的人此生就該單身。上述的那些人,是的,可能不適合大多數的人,但世界上總會存在與他們相配的人,不管是互補,或是氣味相投。總之,有種說法叫做「緣淺情深」,也就是明明很愛,卻無法在一起。錯誤的期待會導致愛情的撕裂傷,分手的時候或許很痛,但盡量別怪對方,因為沒人要我這樣期待他,有時是我自己太自以為是了。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