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歹勢](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5/05/87634d828264511740cbb3e3b137ef0d.jpg)
一個小公務員:我覺得好迷惘,我的老闆並沒有很明確的告訴我,我們要為民眾帶來什麼?我們也不清楚長官想要做什麼,那他怎麼帶兵呢?下面的兵都不知道方向在哪裡……(攝影者.賴建宏)
外界總認為政府效率差,來自公務員混水摸魚,一位在內政部服務、三十二歲的碩士公務員,擔任公職四年多來發現,公部門制度上的疊床架屋,讓公務員瞎忙,每個人都動彈不得。以下是他第一人稱的告白:
這幾年來,中央從上到下對於管考真的非常著迷,做了很多管考的事情,大多疊床架屋,甚至越來越變本加厲,幾乎可用「計畫治國」來形容。
每年一月,我們要檢討前一年度的KPI報告書,四、五月要開始填寫下一年度的KPI報告書,還有每個會期立法院開議,行政院提出的書面報告,內政部對立法院做報告,甚至立委三不五時關心的事情,我們都得趕緊回應。
公文一層層下來,基層只剩三天時間做事
此外,監察院也常常來巡察,要我們趕快準備書面資料,但通常他們翻個幾頁,聽一下簡報,就要我們帶他們去現場視察。現在連審計部也開始加入審核行列,要我們交表格,檢視KPI達成狀況,我大概有一半的上班時間,都花費在彙整資料、填表格、整合等研考的工作。
通常行政院交給內政部,內政部可能說兩個星期,公文一層層下來,最後壓到基層辦事情的公務員身上,通常僅剩下三天,每次時間都很短,又要求有成效,那當然就用辦事人員的想法去寫。每次我們填完這些東西,都會覺得說,這些資料填列完了,然後收收收收,收到最上面,對於國家、對於行政院的意義是什麼?上層是不是把這些東西變成一份報告書收起來?
每個計畫會有它的KPI,上級發文下來,要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提我們單位的工作重點,很顯然行政院或國發會的等級,並沒有明確的想法,直接就是發下去,叫大家跟小學生交作業一樣,交上去彙整一下,告訴大家說這是一份上位的東西。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