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yimg.com/bt/api/res/1.2/p2xiDZHu5SV3sAYRAzUcjA--/YXBwaWQ9eW5ld3M7aD04MDt3PTYzMA--/http://media.zenfs.com/155/2011/05/04/fashion_090126.jpg)
最近才發現,姊姊對自己極度缺乏自信。
大約四個月前,姊姊說要投稿學校每年的寫作刊物。她說:「我投的是一首新詩。」
我說:「你寫了這麼多散文,為什麼不投散文呢?」她說:「沒有篇數限制,要投幾篇都可以……」當時我沒細問,所以沒發覺她話中的蹊蹺。
之後就沒聽姊姊再提起這件事,我也跟著全忘了。
有一天,我們倆不知道為了什麼事,吵了起來。姊姊氣極了,馬上進房間鎖上門。我也氣極了,但剛好是晚餐時間,雖然已經氣飽了,但也不知道能做什麼,只好坐下來吃飯。不到三分鐘,姊姊從房間走出來,對我說:「我的新詩入選了。」
剎那間,我才知道姊姊心裡有多重視這件事。
剛剛才大吵架,她卻可以進了房間,開了電郵,發現入選這件事後,高興到完全忘了才剛剛跟媽媽「決裂」的戲碼,馬上急著來報告,你看她有多高興哪。就好像你才跟先生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有大爭執,結果馬上發現昨天買的樂透中了第一特獎,這時候,不管剛才的爭執有多大,都會在瞬間化為芝麻小事了。(「快點收拾行李,終於可以離開對方了。」這也是有可能的。)
「這麼久都沒通知來,我以為沒有我。」姊姊說。
四個月來,姊姊一次也沒再提起投稿的事。原來她不是忘了,她是承受不起失敗的痛。
「之前陸續聽到誰誰誰收到錄取通知,」姊姊說:「我寫的一定是不夠好。」她的害怕,經過比較,就更可怕了。
「你只投了一篇新詩嗎?」我問。
「對。」
「你的散文這麼多,怎麼沒選幾篇也送去比賽呢?」我問。
做父母的,只要孩子還沒成年,永遠需要我們持續的關心。這時候我才知道,姊姊太害怕了,她無法承受任何對自己的否定,所以故意送了不是那麼拿手的新詩創作。她說,因為如果沒入選,她可以安慰自己,「反正我也不是拿最好的出去,沒得獎也是應該的。」
然後,我又發現了,她不只在這件事情上沒信心,她在交朋友上,信心也不足。所以她的情緒,很容易被朋友的情緒牽著走。——這時候,我不想追究原因,因為於事無補。我告訴自己,姊姊需要更多的關心。
今天是星期六,因為午睡太晚睡,又睡太久,所以先生已經開始打呼了,我卻還在床上看書。如果躺下去睡不著翻來翻去,還不如先看看書。今天看得是商業行銷月刊,小開本,篇篇精彩,而且簡單易懂。——這篇說的是一個美國年輕女人的創業故事,她憑藉的只是熱忱和不怕失敗的勇往直前,光是小小的一雙塑身褲襪,在短短幾年內,創造出幾十億美金的生意。當我看到她說的其中一段話,也顧不得上下床可能吵醒先生,只穿著內衣褲就往姊姊的房間衝,我知道她還沒睡。
「姊姊,你最近三個月,有沒有做什麼事失敗的?」
她很狐疑地看著我,仔細想了想,「我這次數學大考,成績出來了,不理想。」
好小子,成績出來不理想,就瞞著不跟媽媽說。
「姊姊,這個不算,你根本努力不夠,所以失敗理所當然。」
「我是說你努力去做什麼事,結果失敗的。」
她又想,「沒有。最近三個月沒有。你要我想之前的嗎?」
結果她根本一件也想不起來。
「媽媽剛剛看了這本書,這個成功的創業家,她小時候,爸爸每週都會問,『你這週有沒有冒險去做什麼事,然後失敗的?』如果她說沒有,她爸爸還會很失望。」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怎麼有爸爸卻問小孩有沒有失敗呢。
「姊姊,你有沒有發現,你失敗的經驗太少了。」孩子當場覺得這個觀念太讚了。
「可是我要怎麼找失敗經驗呢?」姊姊問。
「你不是每次都說看到好多徵文的比賽嗎?國內外都有。你每看到一次就投稿一次啊。」
我邊說邊走出她的房間,「以後我會三不五時來問你,最近有沒有失敗的經驗喔。」
不要怕被別人拒絕,哈利波特在出版前,你知道被多少家出版社拒絕嗎?
別人沒走過的路,不代表你不能走。
後記:
那篇創業成功文章的標題是:真正的失敗是沒有去做。
一定要失敗才能成功嗎?不一定。失敗為成功之母,只是鼓勵人的話。重要的是,你有沒有不怕失敗的勇氣。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