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Cheers職白觀點:用LINE請假算曠職?溝通工具可變,職場倫理還是要 顧 (2180)

$
0
0

最近這則新聞想必令許多人都心有戚戚焉:一名超市副組長因為用通訊軟體LINE請假獲准,卻遭公司依曠職為由開除,怒打民事官司,但法官認定他未依公司規定辦妥請假手續,有曠職事實,資遣費部份敗訴,判他獲賠加班費。

擊退青光眼,深色蔬果最護眼擊退青光眼,深色蔬果最護眼

這則新聞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當然是因為牽涉到通訊科技--只是,我們要因此責怪WhatsApp或LINE的出現嗎?那又未免本末倒置了,畢竟,問題不是出在科技本身,是出在使用科技的人身上。

一天中,你要瀏覽幾次Facebook、按多少個讚、貼出多少文章,或和別人LINE一下?愈來愈多人對這問題的直覺反應都是:「很多。」若是進一步再問「很多」是「有多多」?恐怕很多人的共同答案都是:「實在難以計算,跟說話差不多了。」

「跟 說話差不多」,沒錯,正是這樣的使用模式,讓一股「指尖下的溝通浪潮」正快速翻轉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型態。根據《Cheers》雜誌最新調查發現,即時通訊 軟體已成為7成上班族最常使用的溝通方式,email、簡訊與打電話3樣加起來還沒有它多。甚至,全球1,700位企業CEO一致認為,5年內,社群媒體 將取代大部份傳統媒體,成為面對面之外,企業第二熱門的接觸客戶方式。

如果只是拿Facebook發發美食照片、秀小孩,或用LINE聊八卦、發牢騷,這當然不難,連小學生都能輕易上手。不過,若是說到用得好、用得巧,甚至將這些工具成功轉為提升業績、效率的利器,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

溝通工具可變,職場倫理還是得兼顧

在《Cheers》的報導中,曾經如此形容:「五、六年級生像紀律嚴明的棒球隊,大家的行為模式都很像;七、八年級生則像明星隊球員,各個需求都不一樣,」因此更加考驗企業對他們拋出各種異質化需求的管理能耐。

此外,即時通、簡訊也改變了現在請假的方式。不少人都有這種經驗,上班前半小時、甚至直到5分鐘前,才突然收到同仁以一則簡訊或LINE的短語告知請假。

若是收到類似「今日因病不適,請假一天!」這種用詞過於精簡的簡訊時,常會讓人頭上冒出三條線,到底他是在徵求你的准假同意? 還是只是善盡通知義務?

多數主管對於簡訊請假,仍難適應或者仍在努力適應中,而其轉化的方式就是教導、提醒同仁,在溝通用詞上,還是需有基本邏輯、並兼顧職場倫理。當然,仍有很多企業要求電話說明是臨時請假最基本的程序。

當主管努力適應新世代新的請假需求與模式的同時,我也想告訴年輕的Y世代,簡訊雖然讓溝通更有效率,但是「方便」與「基本禮貌」並不衝突。

下次臨時需要請假時,記得發出簡訊前再檢視一遍措詞,當然若有重要專案、客戶拜訪在身,最好也交代一下進度以及你如何應變處理,這樣,皆大歡喜。

【文/Cheers網站編輯整理 攝影/Cheers資料照】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