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天下】王詩涵:從台中一中的多元開放,看台中女中的性別盲 (8589)

$
0
0

因為接納了一位性別少數老師,全台灣的閱聽人又再次見識到了台中一中自由開放又多元的校風。前些日子,我及台中女中畢業的同學以及一中的好朋友們莫不為這件事情動容,也讚嘆一中開放多元的學風,讓許多學生更為獨立自主,並且不管是在課業或者生活擁有更開闊的胸襟。

反觀台中女中,在校時期已有多項管制:夏天不得穿體育服上下學,午休禁止社團活動,整潔與制序比賽,近年來更是大大小小雞毛蒜皮的規定越來越多,許多學妹不堪其擾。在臉書粉絲專頁「靠北中女中」以及學生獨立報紙《鱷報》中,許多學妹反應這所學校根本是幼稚園,以管理知識及常識有限的幼兒方式在制定各項行政命令。我想這一切的根本問題在於,這所學校的核心價值到底為何?她想作育何等的「英才」?制定這些規定以及舉辦各項活動背後的意識型態為何?我想應該與父權體制下中產階級對於女性的「期望」有所關聯。

女性在這個社會被賦予「規矩」的期待。我們期待女性走在常軌中,大家都覺得女校的學生比較「乖」。因此學校做了各項規定去制止任何女學生的「野性」。男校爬牆,不打掃,不守秩序?沒關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男生稍微活潑點無所謂,女生就必需守規矩,所以有秩序比賽;女生被期待要會打掃,持家的美德之一,所以要有整潔比賽,就我所知有些老師特別重視這種枝微末節的班級競賽。

在學期間最為人詬病的是不得穿夏季體育服進出校門口。最近改以可以穿著繡有學號的體育上衣入校門,但是仍無法穿著體育短褲上下學。學校從來沒說出理由,但私以為這種無明的規定都源自於「不得體」這種對女性該怎麼樣的刻版印象。 有趣的是,同樣是及膝,「比較通風」的百褶裙就可以裙襬搖搖與台中女中旁的檳榔樹交織成一幅裙襬搖的風景畫。

我覺得很可惜,諸如此類的相關荒誕規定都記載在數年春秋從未與時俱進的校規(例如:等公車不能跟男生講話),甚至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詳細狀況可參看《鱷報》)。身為一所中部首屈一指的女校,她的行政團隊甚至部份教育團隊是以舊時代的思維治學。現代國家社會,我們鼓勵創意,在創意的背後是具有批判性的眼光與思考。然而,把學生當成幼稚園生、國小生在管理,這真的有助於學生的獨立思考嗎?更遑論當代女性主義論述中女性被鼓勵活出自我,從事各行各業,當一個與父權利益分庭抗禮的個體。近年諸多的行政政策以及高壓管理讓身為畢業生的我擔心不已。

時常台灣的教育政策就是批判整個系統不具批判教育與多元思考,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考試機器。台中女中在課堂上的知識教育中,我看到許多老師的努力希望學生有一雙批判的眼光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可是,學校教育在日常生活上的各種約束及錯誤的方法卻有讓這些教學成果打折扣的風險。「文化制約」(social conditioning)有時甚至比起課堂教育對個人的自主發展的侷限更為深刻。看到台中女中各項脫序的規定讓我覺得,這所學校真的可以培養具有宏觀思維以及獨立自主的學生嗎?

我不是否定打掃守序的重要,而是對於強力執行背後的意識型態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行政體系不去思考各項政策背後的思維而以傳統的中產意識型態帶領學生,我覺得對學校以及對學生的教育都是危險的。在此再舉另外一個令筆者百思不解的軍歌比賽為例:普通高級中學唱軍歌的時候,只有軍國主義興起之時。如果了解軍國主義的來龍去脈,學校還會希望以這種方式增進「班級和諧與團結」嗎?

從潛意識中的傳統性別觀念,以及令人坐立不安的軍歌比賽,在在說明學校需要重新草擬適合21世紀趨勢的教學與生活教育白皮書。十二年國教就要上路,今天不管是台中女中或是其他各高級中學,校方必須肩負起順應時代潮流的教育責任,不光只是課業學習,更重要的是獨立自主以及視野的培養。

(作者為台中女中96級畢業生)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