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民報】劉黎兒:【日本now】輻射污染食品早就進到肚內了! (3974)

$
0
0
【日本now】輻射污染食品早就進到肚內了!
衛福部從福島核災發生後,一開始就形同不設防,這次爆出日本食品輻射超標,一點也不用意外!更糟糕的其實是,那些更恐怖、劑量更高的日本輻射食物,其實早已經被我們吃下肚了。

這次日本核災5縣市食品闖關問題,其實是遲早會爆發的。因為衛福部從福島核災發生後,一開始就形同不設防,不像韓國、中國等去要求廠家提供產地證明或是輻射劑量證明過,因此一點也不意外,比起這次查獲的,其實是那些已經下肚的更恐怖、劑量更高。那到底:日本食品能不能吃呢?

台灣官方輻射檢測採最低標 目的是為了幫日本輻射食品放水?

日本在核災發生後,為了讓核災災區食品能流通,把普通食品劑量基準訂為核戰發生的非常時期的500貝克/公斤,遭到日本國內外指斥,而在2012年4月時改為100貝克,當時衛福部甚至還想把現在台灣實施的370貝克想改為600貝克,簡直就是為了接收日本變成不合基準、在市面上無法流通的100-500貝克食品進台灣!?當時早就傳說這次相關一些廠商,想低價進口大量日本輻射污染食品來台灣,但民間團體沒有證據,只能要求衛福部不能放寬。

因為沒有產地證明要求,而事實上衛福部檢測輻射污染的能力、方法以及設備都有問題,檢測的件數也跟香港等相差很多,而且最糟糕的是日本、韓國等早就都採100貝克的輻射容許基準,但台灣還在用370貝克的30年前的老基準。日本國內流通食品雖然改成100貝克/公斤,即使是100貝克/公斤,許多日本人也無法接受,超市幾乎都不賣20貝克以上的食品,只賣「未檢出」食品,所謂「未檢出」並非沒含銫等輻射物質,而是25貝克或20貝克以下;厚生勞動省指示地方政府,25貝克以下的才可以說是「不檢出」。福島核一廠從核災發生起至今4年,每天都放出大量高濃度輻射汙染水到海裡,太平洋沿岸汙染非常嚴重,每天的排放輻射污染劑量是300億貝克,1年就是10兆9千億貝克,海洋被污染地因此今年1月6日還在福島核一廠附近抓到超標440倍的平鮋(石狗公);像銫137需要300年才會遞減到千分之1的放射能,未來300年,福島以及周邊地區食品都得面對如此無解的困境。

雖然4年了,許多食品輻射劑量都降低了,但是像魚類依然有39種是高濃度污染的,像是岩魚740貝克、黑鯛魚510貝克、鱸魚470貝克等;現在日本許多超市對於魚貝類都標明是捕捉海岸,每天晚上超市剩的魚貝,都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北部,可見日本人自己也還是怕怕。除了日本進口食品外,因為台灣老朽核電會釋放低劑量輻射物質,加上台電亂燒低階核廢料,釋放大量輻射物質,台灣各地輻射劑量,不輸給福島災後的東京等許多地區,尤其最近每次測量劑量都越來越高;台灣輻射食品測量除了日本進口外,台灣本地也應該測量才是!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