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汪培珽:兒童節請不要再送禮物了 (8734)

$
0
0

請注意一下,兒童節,孩子從學校拿了什麼禮物回家?彩色筆、水壺、填充玩偶,袋子、書包、鉛筆盒……(還有什麼?)現在多數孩子都不缺的東西,請不要集體一人一個地買給孩子了。

兒童節送孩子禮物,在物質不充裕的三十年前,或許是一種關心,但現在還需要嗎?多少孩子左手才拿到的禮物,右手就馬上變成垃圾。這些大多粗製濫造的禮物,對孩子的生活教育,根本就是錯誤示範。

如果學校有不得不花的節慶預算,幫孩子買書吧。即使預算沒法一人一本,幫學校圖書館、或每班教室添購一些課外書,也比送孩子「垃圾」好吧。

表達關心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是非送禮不可。甚至找些幽默又有智慧的短文,在朝會上說給孩子聽,我看孩子可能對這樣的禮物還比較有感受呢。

除了兒童節,還有聖誕節。除了學校,有些家長也時興幫孩子準備給全班同學一人一份禮物。節慶前、學期結束前、慶生會,一人一份的袋子裡,當然都是小東西。捫心自問,那些一人一袋的禮物,有多少東西是孩子需要的呢?

愛護孩子,請從「學校不集體送禮物給孩子」改變起吧。

沒有籃框的籃球架

香港放春假,我回台灣看媽媽。有一天,我帶著小學年紀的兩個姪子到新北市的某國小打籃球。回家的途中,我問老大,你兒童節拿到什麼?

「有好幾種可以選,每班自己投票,我們拿的是水壺。」

「我覺得學校兒童節不應該送禮物,誰家沒有水壺呢?而且水壺的質料好嗎?」我早就注意到那個兒童節禮物水壺了,「你才拿回家三天,上面那個『假裝是不銹鋼』的鐵環已經斷掉了……」我說。

聲音才剛落下,走在前面才小一的老二贊同我的說法:「我拿到的是文具,我既不喜歡,也不需要。」

我有感而發,「你們剛剛去的籃球塲,總共八個籃球架,三個籃板上沒有籃框;有籃框的,不只生鏽破爛搖搖欲墜,籃框上該有的網子也早已不見蹤影。」

如果拿兒童節禮物的預算,整修這些對孩子更重要的東西,不是更好嗎?

一個學校如果有兩千人,每個人的禮物是一百元,你知道是多少錢嗎?二十萬能不能把籃球架修得閃亮亮的呢?因為修籃球架這件事,功勞不會被家長清楚看見,所以才沒有人願意去做,對吧?

表面上看起來很有價值的水壺,可有可無的假不銹鋼環壞了,不稀奇。更悲哀的是,半個月都還過完呢,保溫杯上的蓋子,竟然整個崩裂脫落,壞了。看著一下就成為垃圾的兒童節禮物,我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但是,請家長要保持樂觀,要不厭其煩地對學校說出自己的建議,甚至串連家長們跟學校爭取改變。有時候,學校的事,是需要家長一起努力的。每個籃板上都該有籃框和籃網,才是大人更該關心的事。

後記:

請檢查一下家裡,有多少只有三分鐘熱度的東西?

請告訴孩子,一個月後你會不屑一顧的東西,不要拿。不管要不要錢,都不要拿。不要只因為免費,就先搬回家再說。最後隨手再丟掉也視為理所當然,反正不要錢嘛。這真是一個很糟糕的生活教育。

別說一個月了?很多孩子對身邊出現的東西,能保持高度熱忱的最長時間,根本超過不了一個月。喜新厭舊、不愛惜東西的生活態度,只會讓人生更空虛。

當孩子還小,對身邊出現的小東西,都會顯露極高的興趣。當他們到小學年紀,對東西的占有慾不是這麼強烈的階段,我會提醒孩子,「這個東西整個都是塑膠做的,等你不要時,會是一個對環境造成傷害的垃圾。你真的需要嗎?」多提醒幾次,不需要強迫孩子放棄。孩子會漸漸明白,「我短時間就會失去興趣的東西,還是不要帶回家比較好。」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