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yimg.com/bt/api/res/1.2/uNUDZoFiyYxDM5CydN0fAw--/YXBwaWQ9eW5ld3M7aD04MDt3PTYzMA--/http://media.zenfs.com/155/2011/05/04/society_102508.jpg)
你想當老師嗎?如果你對「老師」的理解,還離不開寒暑假、鐵飯碗、18%、退休金……這些刻板印象,那就大錯特錯了!要是你對從事教職充滿憧憬,一定要聽聽這些老師們的「真心話」;如果你是一般上班族,看完以下現正發生的教育現場3大迷思,對於這份職業,肯定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迷思一:老師工作時間短、自由度高,還能放寒暑假?
事實:每日工時平均10~12小時,LINE更可能讓你變成24小時服務業!
不少人都對擁有「公教人員」身分的老師懷抱憧憬,而當中最常被誤解的一項資訊,就是工作時間。事實上,經過《Cheers》雜誌對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等各級教師的採訪,幾乎每位老師每天的工時都落在10~12小時間,並不亞於一般上班族。如果再兼行政職,得利用晚上才能備課、批改作業,工時甚至可能高達12~13小時。
隨著LINE、Whatsapp等即時通訊軟體誕生,老師們更儼然成為「24小時的服務業」。原因在於,大部分班導師都會提供手機,以免學生或家長有急事聯絡,但隨著LINE的普及化,手機11點後響個不停、訊息丟個不停,都成為常態。
迷思二:從小就常被灌輸「尊師重道」,我承擔的可是教育的重責大任啊!
事實:「出錢就是大爺」的怪獸家長急速增生中,教學被干涉、指揮才是家常便飯。
想當老師,絕對不能沒有作育英才、傳遞知識的使命感。但今天的老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一項,就是傳統「尊師重道」的價值迅速崩解。
認為「出學費就是大爺」的怪獸家長,不僅僅是媒體上的少數個案,而是越來越常在校園出沒的一群。不少老師坦言,相較於10年前,與家長溝通的難度和耗費心力都明顯增加,而且家長本身的學經歷,也會決定他們「干涉老師教育」的方式。
擁有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背景、本身學歷也高的家長,最容易對老師的教學方式提出質疑。從上課流程、課程內容到專業知識,這群家長對教學不僅積極參與,更會主動提出各種主觀意見,老師們難免有「招架不住」之感。
迷思三:我自己也討厭威權教育,能和學生們變成朋友就再好不過了!
事實:「稱兄道弟」很可能演變成「管不動」,互加臉書和LINE也有新困擾。
即將從學生轉為新手老師的年輕一代,多數都不是在威權教育的環境下長大。習慣了民主的相處方式,在擬定自己的教育方針時,難免也會懷抱相同期待,希望以尊重、平等、宛如夥伴或朋友般的態度面對學生,塑造彼此無話不談的氛圍。然而,這真的可行嗎?
當和學生的良好關係由「真實校園」延伸到「虛擬世界」時,又會帶來另一層面的問題。究竟該如何介入勸說,又不造成與學生間的隔閡,再再考驗著老師們的智慧。
【文/蔡茹涵 攝影/《Cheers雜誌》資料照】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