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yimg.com/bt/api/res/1.2/p2xiDZHu5SV3sAYRAzUcjA--/YXBwaWQ9eW5ld3M7aD04MDt3PTYzMA--/http://media.zenfs.com/155/2011/05/04/fashion_090126.jpg)
這家餐廳第一次來就受氣。排了將近一個小時終於進去了,看到菜單的價錢卻明顯得不對勁。怎麼會貴上同級餐廳一倍呢?原來,正在用餐的客人,幾乎都人手一張餐廳發行的貴賓卡,可以打對折。但是光辦一張卡就要港幣六百元,我當然不想辦。可是等結帳時發現,不辦卡沒對折,當天的帳單就太離譜了。於是我自我安慰:反正卡可以用半年,以後再來就可以不限次數對折用餐。為了不想這次虧大,於是只好稱了老闆的意。但現在就更氣了,因為半年期限快到了,我們竟然一次都沒有再去過。
今天是弟弟的生日,於是我們等店一營業就來排隊,還好這次─「四十分鐘」就輪到我們。當我們被領到包廂式的沙發座位時,我的心情大好,因為香港的餐廳多半是人挨著人,今天卻有包廂可坐,算是「天賜良緣」。
姊姊弟弟坐一邊,爸爸媽媽坐一邊,點好餐大家準備閒話家常時,姊姊問:「媽媽,今年過年我們的紅包有多少?」向來,他們只有爸爸媽媽給的那包紅包可以收歸已有。
「去年拿多少?」我會隨小孩年齡調整數字。
「好像是三百五。」
「那今年三百。」我說。姊姊的表情有些扭曲。
姊姊弟弟看中文書就有零用錢可賺,但他們都不肯看。可見你們根本不需要錢,或是只想著「不勞而獲」的錢,我當然不高興愈給愈多。
「不然,」我從桌下馬上伸出兩隻握緊的拳頭說:「猜猜看哪一隻手有東西?猜對的拿五百,猜錯了拿三百。」
姊姊不肯猜。我將雙手移到弟弟的面前,弟弟的表情也跟著扭曲,兩個人都把我的拳頭看成手榴彈似的,愈退愈遠,怎麼也不肯猜。
姊姊說:「媽媽,五百、三百差太多了,我拿四百就好。」她的言下之意是,這遊戲壓力太大了,我不敢玩。
「好,猜對的拿五百,猜錯的拿四百。」穩賺不賠的事,總該敢玩了吧。
人生就是一場賭局,這點小壓力都承受不住,將來還有更大的呢。老早,我將餐巾紙撕下一小角,藏在手掌心了。
姊姊想了一秒鐘,不吃虧,她指了指我的右手。我攤開手掌,翩翩飛落一個白色的小紙團。我又將雙手放到桌下,變換位置後要弟弟再猜。
弟弟喊:「我不要。我跟姊姊算一家人。」氣氛愈來愈緊張,我執意他們必須「分家」。弟弟在壓力下點了左手,又翩翩飛落一個白色的小紙團。當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弟弟看著我還沒放下的另一個拳頭馬上接著說:
「媽媽,你兩隻手都有衛生紙。」
我真的驚訝了。他怎麼這麼了解他的媽媽呢。當媽媽讓右手的小紙團也飄落時,弟弟馬上補了關鍵的半句話:「你不會這樣。」
對,我根本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讓孩子失望。既然是遊戲,我怎麼可能冒險讓孩子出現失望的感覺呢。當我想跟孩子玩這個遊戲時,早就決定給五百了,不然我根本不會玩。這就是弟弟所謂的「不會這樣」。
正當姊弟覺得虛驚一場時,我又將雙拳伸向一旁只會看好戲的爸爸。
「該你猜了。」
「我不要。」
「猜對了,你今年的年終獎金不用交給我。」我的賭注也下得太大了吧。
「我不要。」爸爸的不要,是那種比小孩更怕、抵死也不肯猜的那種不要。
姊姊弟弟這時可樂壞了。因為他們終於發現,家裡有人比他們還膽小。
侍者來結帳了,「你們的卡快要到期了,要不要再辦一張兩年卡,只要九百元喔。」天哪,我竟然開始有些心動了。
後記:
爸爸當然不是膽小,但是他為什麼不猜呢?這麼好的氣氛,他還很認真地說我無聊呢。
因為我一開始玩,爸爸就沒看穿我的「計謀」。爸爸是那種平時沒時間陪孩子,遇上可以給孩子錢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得愈多愈好。他從頭到尾,心裡想的都是:你這個媽媽很壞耶,要給孩子紅包,就大方一點,猜什麼猜,無聊。他不認同的遊戲,他當然賭氣不想玩啊。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