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汪培珽:婚紗 (6670)

$
0
0

國家地理頻道的家庭類節目。主題是新娘選婚紗。地點是紐約曼哈頓。來選婚紗的一行人,很多都是從別州來的,應該是大城市流行動線快,中選的機率也愈大吧。

好多組不同的家庭,攝影師亦步亦趨地跟著新娘子,包括進入更衣間。工作人員開始幫你挑婚紗時,第一先會問你預算多少,好多新娘馬上看著自己的媽媽。有個媽媽開口說,大約三千美金吧。可是這個價位的婚紗,新娘怎麼看都不喜歡,跟進更衣間幫忙換衣服的工作人員於是再問新娘一次,「你們的預算最多可以到多少?」新娘好像是在說秘密似的,「五、六千也可以。最多不要超過七千。」


提高價位後,準新娘看中的第一套婚紗,一穿出來大家都眾口說好。可是等報上價格時,媽媽面露難色,「需要花這麼多錢在只穿一次的婚紗上嗎?」看得出來,這個媽媽不是沒這個錢,但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要是我也不肯的。


然後女兒又試了好多套三、四千元預算的,但是統統不滿意。等女兒走開時,這回攝影機拍的是媽媽,媽媽的臉色,不是生氣,是無奈加上難過的複雜情緒,她最後只說:「她剛剛看上了貴的那一件,所以其他的就變得統統不順眼了。但是這個錢花得不值得啊!」


我看到一半,弟弟就擠到媽媽身邊了。「為什麼要問媽媽呢?她自己決定不就好了。」我原本有同樣的納悶,後來推斷,在美國的習俗,新娘的婚紗費用,傳統上是娘家媽媽出錢的。


「哦,那她就自己付多出來的錢嘛。」弟弟又說。

三千美金,相當台幣十萬,我覺得已經是天價了。現在卻說要花二十萬,我覺得這個媽媽沒有當場翻臉,已經算是有修養的了。


但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相同。花二十萬在婚紗上,沒有一定的對錯。但是如果你今天是花別人的錢,就不可以我行我素了。


「如果是姊姊,我會直接給她一萬元美金。」我說。


弟弟臉上露出好大的疑惑,我不是才直嚷著三千元都太貴了,為什麼卻反而給更多呢?


我說:「我給一萬,算是媽媽送給女兒出嫁的禮物。如果你要花兩千元在婚紗上,剩下的八千元也是你的。如果你要將一萬元都拿去送給婚紗店,也不用跟我報告,那是你的選擇。」聽我說完,弟弟好像有佩服媽媽的臉色出現(一定是我自己的幻想啦)。


「媽媽,那你結婚花多少錢在婚紗上?」弟弟問。


「嗯,」台灣都是包給拍照公司的,「一件婚紗,兩件禮服,再拍上三十組照片……,由此推算,嗯,我的白紗禮服大概是─兩百元美金吧。」


弟弟原來已經覺得電視上的這些人太浪費了,聽到這裡,不曉得會不會小小地佩服她媽媽節儉的「美德」。

最可悲的事,我還沒說呢。全天下做媽媽的,都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親子關係走上這一步──鏡頭在更衣室裡,工作人員問新娘怎麼決定?請聽聽女兒怎麼說:「我媽媽明明也知道七千元的這套很漂亮,但是她根本不在乎,她只在乎價錢低不低。」女兒眼裡的媽媽,竟然是這麼不堪。


你一定要在心裡大罵這個孩子了,但是也請聽聽她最後對母親說的話:「媽媽,你知道我平常花多少錢在買鞋子和買衣服上面嗎?」言下之意,這個女兒的經濟能力根本不差,名牌衣服包包鞋子,隨便一買就是一籮筐,我知道,很多高收入的女性們,一年買衣服的預算是很嚇人的。「婚紗,一輩子一次的事,七千元美金算什麼呢。」剛剛另一組家庭說出來的預算,一開口就是五千到一萬。

「你確定要這套七千元的?」媽媽無奈到了極點。


「不是七千,他們說可以算六千七。」這個答案讓弟弟都要尖叫了。


「再加上修改費,可能要八九千了?」媽媽再問。可是女兒還是不妥協。


最後媽媽妥協了,帶著沮喪的表情。

如果你不是活得不耐煩,孩子成年後的事,千萬不要管。因為你和他們的價值觀不會相同。兩個價值觀不同的人還要互相滿意,不是件容易的事。喜事最後弄到如此地步,真是可惜了大好的日子。

「媽媽,你結婚的時候,你媽媽有管嗎?」弟弟問。


「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完全沒插手,我和你爸爸安排好一切,他們只去喝喜酒。」


孩子,記著,請你到時也比照辦理。有機會,也請傳達這個訊息給你姊姊。謝謝。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