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前景堪虞](http://www.peoplenews.tw/upload/news/81cfb4fd-4266-4ccd-98c7-383d2b561cb9.jpg)
APEC會議剛剛結束,中美倆大強權的問題接踵而來,歐巴馬一回美國,就面對佛格森市引發的最嚴重種族暴動,而習近平剛剛處理徐才厚的貪腐事件,更大的考驗卻是經濟成長飛機的軟著陸,如何避免整個機體撞到地面,焚身碎骨,而這也是觀察中國所謂超穩定體系的「政左經右」,能否經得起考驗的時刻。
中國的最大問題還是一個「錢」字。
但是這個已經很富有的國家,40年前也是苦哈哈,改革開放以前,1974年鄧小平為了訪問美國所需的三萬八千美金旅費,竟然籌不出來,而現在中國外匯存底已經超過3個兆,幾乎是台灣十倍,但是40年前的台灣外匯存底,是中國百倍,這個世界真的變化快,正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但是錢好用,卻是不好管理。
中國最近一連串財經舉措是觀察的重點,說中國即將崩潰可能太嚴重,但是至少這支龐大的經濟大象,已經面臨轉身的困難,2008年,美國因為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風暴,襲捲全球,唯有中國置身度外,鮮少遭到波及,原因不在於中國有多少專業金融人才,而在於中國的金融體系,表面上很西方,卻仍然是相對封閉,所以才能倖免於難,但是封閉有封閉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既然是全球工廠,無可避免必需連結全世界,而中國陸續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更是增加了中國金融曝露在外部干預的風險中,這也是金融遊戲操作的兩面刀,習近平認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成為大國的條件,但是專家預言:如果到2015年,人民幣真的開放自由兌換,到時候紅色資本主義的時代就會結束,「政左經右」的超穩定體系也會被打破,中國會冒這個風險嗎?
APEC會議之後,中國陸續在全世界灑錢,成立亞洲基礎建設銀行,和世銀的亞洲開發銀行抗衡,在中美洲和非洲,以金錢援外交換資源的行動也未停止,中國一方面在國際上去化外匯存底,但是國內卻是缺錢孔急。
中國人民銀行再度宣佈降息,存款利率調降25個百分點,貸款利率調降40個百分點,原因無它,降低銀行本身的利息壓力,中國不敢升息的原因是擔心國際炒家的熱錢湧入,但是依靠地方舉債,刺激經濟成長,已經是國營事業和地方政府常態,更糟的是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已經習慣借錢不還,在黨大於一切的體制下,地方政府下白條,向銀行調頭寸的習慣,仍然存在,而國企長期缺乏競爭力,卻又是中下層勞工的長期飯票,國企薪水發不出來,只能向銀行調借,這些有借無還的債務,最後就成了呆帳,這也是為什麼銀行經常缺錢的原因,但是私人企業借錢就沒那麼順利了,只好向網路影子銀行伸手了,香港「中國宏觀經濟觀察」指出:地方債務,民間借貸,影子銀行是中國金融3大未爆彈,一但爆炸威力驚人,可以想見,到底中國省市縣3級政府一共欠了多少債務?統計到2013年的債務是13兆人民幣,包括2008年為了擴大內需所丟下去的4兆,如果這些錢都用於地方建設還無可厚非,但是估計有3兆是屬於違約擔保,出資造假,或不當炒作房地產,進入貪官口袋後,就借洗錢管道,錢逃海外,政府如此,民間也不惶多讓,民企的銀行債務約在4兆之多,倒債事件時有所聞,索力就是其中著名的案件,而放款的卻是錢進中國台灣的銀行,從以上的債務來看,中國公部門欠債高達GDP的百分之76,已經超過國際所公認的,公部門債務不可高於百分之60的警戒點,認真而言,中國早已破產,所以中國經濟學家郎咸平說:「中國每一個省份都是一個希臘」,希臘財務問題積弊十年才爆發,而越封閉的國家,會拖更久才爆發。
中國壞帳為何如此多,所以問題又回到經濟成長,中國經常向外宣佈:每年的經濟成長為百分之八,這個數字是有原因的,參加過中國金融改革的經濟學家卡爾沃特在「中國金融揭密」一書中說:「百分之八的經濟成長是中國的臨界點,如果低於這個數字,就意味著失業率開始攀升」,隨著美日等國工業大廠,因為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紛紛遷廠逃離,中國只好以國內投資來添補空虛,以免升高失業率,為了保八的成長目標,相對應的就是銀行必需放貸更多的資金,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經由不掛保證的網路影子銀行,向台灣或港澳搶錢的原因了。
2012年中台簽定「貨幣清算協議」,加強中台的經貿連結,台灣銀行大舉進入中國,雖然台灣的商銀依規定不可從事股匯市的投資,但是中國並無這樣的規範,許多銀行業無視於中國是一個國家控制利率的非自由金融市場,四處投資掠財,更增加銀行曝險的部位,而現在,馬政府在服貿和貨貿協議雙雙卡關的時候,又拋出郵政儲金將投入中國股匯市的消息,其動機不免另人懷疑,這只是進一步掏空台灣經濟的手法而已。
台灣很有錢嗎?
其實台灣公部門還是負債狀態,建設所需經費經常不足,本來投入台灣股匯市的一兆四千億郵政儲金,如果真的需要進行去化,何不投入台灣內部建設?而非得把錢丟到中國大黑洞不可?馬政府真的愛台灣嗎?明眼人一看就懂了。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