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天下】何明修:這是一場公民社會的勝利 (1778)

$
0
0

歷史會記得,2014年11月29日的九合一選舉是扭轉台灣政治發展的關鍵。就如同民進黨政府時期的2005年地方選舉一樣,弊案纏身的執政黨不但搞丟了有連任優勢,而且還號稱有「民主聖地」的地區(台北縣、宜蘭縣、彰化縣、嘉義市),也危及了搖搖欲墜的中央執政地位。理所當然,外國媒體與觀察者會想要從這次地方選舉結果,解讀兩岸關係的走向以及未來的2016年總統選舉。但是在進行這些臆測之前,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為何國民黨如此慘敗?又是什麼力量使得民進黨以及高舉「白色力量」的柯文哲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從結果來看,民進黨的確是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不但原先六席執政的縣市(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宜蘭縣)全部保住了,而且選票至少贏13%以上。在一些原先認為選情膠著的地區(澎湖縣、嘉義市、彰化縣),民進黨也取得至少6%以上的勝利。國民黨不只丟了分裂的基隆市,在眾所關注的台北市與台中市以14%以上的落差敗選,甚至連之前被認為十拿九穩的桃園市與新竹市,都敗給了民進黨提名的年輕人。儘管國民黨勉強保住了新北市與南投縣,但是勝選者領先的幅度都沒超過2%,而且幾乎是要開到最後才分出勝負。

然而,與其說這場意義重大的選舉是民進黨的勝利,不如說是國民黨的失敗。在開票當晚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講話,就可以知道這一點。儘管民進黨看似「從地方贏回了台灣」,但是記者會上,黨內重要領袖的凝重神情就透露出一些端倪。蔡英文指出,「面對人民力量的崛起,我們只能更謙虛」。實際上,可以進一步來說,蔡英文所說的人民力量就是近年來明顯崛起的台灣公民社會。

按理來說,執政團隊的不良表現往往會被選民所懲罰。這一年來,台灣爆發了動搖國本的食安風暴,拼湊上路的十二年國教,接連一些政務官因為個人醜聞丟官,以及民眾實際上感受到的經濟困頓,光是這些就足以搞得國民黨焦頭爛額。儘管目前仍沒有紮實的實證資料,我相信,在很大一部分原因上,推倒國民黨政權的力量是來自於這幾年來奮起進擊的台灣公民社會。

就學理而言,公民社會一詞原本只是指涉一種由志願結社所構成的領域,其運作是獨立於市場經濟與國家體制之外。但是這看似純描述性的詞彙,在晚近台灣卻被賦予了許多規範性的意涵。簡單講,台版的公民社會意味著反對發展主義、要求程序正義、重視社會公平的一種集體渴望,這些訴求浮現在近來各種備受關注的社會運動。國民黨候選人顯然將這股新興勢力當成是小屁孩的玩意,這埋下了他們慘敗的種子。

用白話文來說,發展主義就是「拼經濟」(台灣講法)、「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講法),一種認為經濟成長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意識形態。近幾年來,從後山的美麗灣、農村地區的苗栗大埔、桃園航空城,都市的華光社區案,青年學生、藝文界、公民團體都積極投入反對運動。很顯然,越來越多人看穿了發展主義的騙局,因為發展只有圖利少數的大財團,甚至是以某些弱勢群體的權益為代價。這個情況就如同已經是密集往來的兩岸經貿一樣,國民黨將其吹噓成「和平紅利」,但是實際上能夠享受到好處卻往往是遊走兩岸的權貴資本家或是國民黨的官兩代。

因此,在這場選舉中,郭台銘站台的台北、台中、雲林全都輔選失敗,他要召喚的「經濟選民」原來只是一場海市蜃樓。連勝文主打的西區發展、公部門資產活化的政見,以及所找來一堆工商大老背書,都是順著發展主義的老路子。問題正如同柯文哲所指出的,房價高漲到底是誰獲利了?搞得中產階級在台北都買不起房子,這樣的發展真的是台灣人民所要想要的嗎?

從號召二十五萬上街頭的白衫軍運動,到動員出五十萬人的太陽花運動,一個核心的價值就是要求程序的透明與正義。無論是黑影重重的軍事審判制度,到黑箱協議與審查的服貿協定,都已經激發出人民的反感。在捍衛首都政權,國民黨製造出MG149事件,動員五院全力追殺柯文哲,反而製造了反效果。那有民主國家的反對派候選人會被選前查帳?一場明明是競選情資被對手掌握的醜聞,卻被檢察官搞得像是「自導自演」的風波。相對於國民黨這些黨政不分的奧步,柯文哲所訴求的「開放政府」顯然更能夠打動人心。

無疑地,承擔公民社會力量的主體是台灣的青年世代,他們已經告別政治冷漠與反感。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運動召喚年輕人的理想主義,過去,他們或許認為「藍綠一樣爛」;但是這次選舉中,他們開始敢明確表達反對國民黨的立場。從選前的「籍行軍」行動、割闌尾、沃草網路媒體、青年返鄉投票運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參與熱忱。然而,選情告急的國民黨不但無法正面回應,反而端出一付家長主義的架子,臭罵這股新生的力量。連戰痛斥太陽花學運動參與者是「沒有教養」,連勝文競選廣告要青年人「聽爸媽的話投票」。明明年輕世代的台灣認同已經是明顯可見的社會事實,省籍差異已經是上一代的事情,但是國民黨要動員基本盤的方式,卻是訴求於老外省人的仇日,用「皇民化」來污衊本省台灣人。

總之,公民社會已經發聲,其結果就是巨大的政治版圖移動。擁有全面執政優勢的國民黨的基盤退縮至後山、離島、客家農村。接下來,勝選的民進黨是否能成功地邁向2016年,就要看他們的新當選人是否能正面接納反發展主義、程序正義、社會公平的訴求。

【九合一選舉 精彩評論】

楊志良:國民黨選舉慘敗,孰令致之?

劉克襄:春初時,柯P的小旅行

吳崑玉:「藍綠政治版圖」破產了──這次選民們教會我們的事

黃哲斌/臭嘴七先生 縣市長選舉七看點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