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6月首批(5名)高專人才歸化台灣國籍後,日前內政部召開歸化國籍高專人才審查會,再審核通過7名,目前已有12名外國人才,成為台灣人,而齊莉莎就是其中一位。她可以在不必喪失原國籍前提下,得以歸化成為正港「台灣人」,不僅有參政權、選舉權,更可享有社福資源。
據悉,今年5、6月間,就有3名美國籍教授、一名法國籍教授,與一名吉爾吉斯籍的資安人才分別提出歸化國籍申請,並由內政部審核通過,一週內就可以可取得中華民國國籍,並可申請護照、無戶籍國民在台居留定居,拿到定居證可至戶政事務所設立戶籍,便可領取國民身分證。
而本月27日,又有7名高專人才,在台研究南島語言逾20年的法籍中研院語言所研究員齊莉莎(Elizabeth Zeitoun)通過審查,可在不喪失原國籍下歸化為台灣人。
這七名外籍高專人才分別來自法律領域、科技領域、醫療領域、文化及藝術領域,由中研院推薦學者有二位,分別為語言學研究所的齊莉莎,及具物理專長的統計科學所美籍研究員。
齊莉莎來自法國的,1992年起在中研院從事研究,曾榮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近年來的研究工作為台灣南島語言之研究(包括鄒語、魯凱語、賽夏語、布農語、泰雅語、巴宰語、卑南語、雅美語),歷史語言學(魯凱語方言比較、古南島語的構擬),數位典藏之建立,人才培育(包括魯凱族、鄒族、賽夏族、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賽德克族)。
她在今年4月出席立法院召開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公聽會,齊莉莎說,「語言的學習,需要語言的認同、需要族群的認同。如果不還給族人這個認同,是學不會族語的。」來台灣研究南島語25年的她,強調除了立法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讓族人覺得自己的語言是美麗的,才會說出來、傳承下去。
法律領域方面,艾格峰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的知名瑞士籍律師王納森(Nathan Kaiser)亦通過歸化我國國籍申請;科技領域則有兩位通過,一位是奧地利籍、具資通專長的科技界人士,另一名為馬來西亞籍的半導體人才。
這次通過歸化申請的外籍高專人才,以馬國籍為最多,共有3名,除一名在科技領域外,醫療領域有十年以上耳鼻喉科專長的蘇姓中醫師,還有一名學術專長為中西比較文學的佛光大學文學系教授。
什麼是「高專人才歸化」?
還記得SBL籃球好手戴維斯(Quincy Spencer Davis III)在2013年7月為了歸化我國,得放棄美國籍。
因此台灣從2014年就在處理《國籍法》修正草案,明定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外籍專業人才若經審核通過,申請歸化時允許雙重國籍,不用再放棄原國籍。
另外也將原本法規的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無犯罪紀錄」歸化限制,改為「無警察刑事紀錄證明的刑事案件紀錄」。意即不起訴、緩起訴、緩刑、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役、拘役、罰金等微罪外國人均可歸化我國。
而「品行端正」的規範內政部將認定限縮為6項: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二章(即妨害善良風俗)相關規定,經裁處拘留或罰鍰確定
- 妨害婚姻或家庭,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但經法院判決無罪或不受理,不在此限
- 事、媒合或教唆他人坐檯陪酒或脫衣陪酒
- 經相關機關查獲走私或運送、販賣違禁品
- 出於自願施用毒品
- 其他經內政部認定為品行不端行為
而〈歸化國籍之高級專業人才認定標準〉在今年3月上路,還需要透過內政部的申請流程:(高級專業人才申請歸化國籍專區)
而依據《國籍法》,不只是「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薦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及其他領域高級專業人才,有助中華民國利益」的外籍人士,還有些是「有殊勳於台灣」的外籍人士,近期也有不少人因此成為「台灣人」。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