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週刊報導指出人氣網紅團體這群人影片合作價碼為130萬/支,引發各大媒體轉發以及廣告行銷相關同業發表自身看法,本文以現有數據評估與這群人合作的宣傳效益,實際評估130萬的費用究竟是貴還是便宜?
實際曝光效益
以最近期剛發表,與知名連鎖速食餐飲合作的影片可觀察到以下數字:
貼文時間:20171018 12:00
觀看人次:139萬
按讚人數:5.6萬
留言則數:3,054
分享次數:4,773
影片在發佈一天內有破百萬的瀏覽次數,觸及與互動成效數字皆有不錯成績,以目前台灣Youtuber合作商業影片而言,這樣的效益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優秀數字,足以做為合作案例之一。
除了看得到的數字表現外,這群人本身的高知名度也能讓業主品牌發揮加乘效應,使產品能獲得百萬粉絲關注,影片內容本身更對於主推的產品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印象。
拍片與合作費用試算
以這群人來說,目前有經紀公司與後製團隊,從腳本企劃開始,到影片拍攝與後製,再加上透過自身粉絲近180萬人的粉專曝光效應,從零到有,想梗、想內容、產出影片、一直到曝光宣傳,每一環節都缺一不可,以商業影片合作而言,大概可列舉以下主要費用與項目:
光列舉項目就有以上這些,其他看不見的隱形成本包含溝通、來回修改、合約審議等,這麼多專業人士共同完成一支影片,最後上架曝光宣傳,光試算就已達150萬,所以這群人影片合作130萬費用甚至還被少算。
要達到這樣的影響力與成績,除了想梗拍片外,如何發想引起共鳴的各類型影片增加曝光與討論,逐漸堆疊人氣與知名度便是非常困難。
有很多網友意見反應報導本身較像是有業者詢問報價後「吃米不知米價」,反而倒過來想要弄黑網紅是可議的行為。
這篇新聞報導最大問題點在於未認清「價格」與「價值」的不同,同樣是智慧型手機,有人會願意花3萬買一支iPhone;卻不願意花1萬買其他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因為他覺得3萬的iPhone比1萬的他牌更有價值,即使功能一樣,價值就差很多,這也是行銷上所說的產品定位,報導最大問題在於對於這群人能帶來的效益,即價值部分的估算錯誤。
※本文獲《GEMarketing》網站授權轉載,原文:[網紅行銷] 這群人合作價碼130萬很貴?先搞懂「價格」與「價值」的差異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