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劉凱西:女人該有的模樣 (829)

$
0
0

女人一旦冠上了「母親」這個角色名號,在這社會上就失去了性別及母愛以外的情感,這社會上冀望女人千嬌百媚,提供男性社會感官上的話題娛樂,卻要求母親必須為了家庭兒女,拋棄個人意志,專心養育下一代,同時還得在社會上努力工作,以「正直」的形象給兒女做榜樣。

「母親是家庭的支柱」是我們對母親辛勞與犧牲的肯定,但同時也是社會對於女人的另一個緊箍咒:既然身為母親,就只能照著這種社會意志走,不然就是一個失職的母親。而這世界或許能放任女人「行為不檢」,但卻無法原諒爛母親失職,因為她會影響下一代成長,歪曲國家的棟樑。

這到底是責任,還是負擔?我們卻沒去思考過母親肩負這一切是否過於理所當然,畢竟男人拋妻棄女的案例多到讓人習以為常,堅毅的女性也習慣性地扛下一切。當我們看完《迴光奏鳴曲》,悲憐感慨片中那位走不出自己封閉世界的母親處境時,我們是否真的準備好接受自始自終都只想「做自己」的女人?

我們必須接受,女人生來就有不同的性格,而懷孕有時夠是意料之外,我們不能冀望女人一旦生子,就得即刻格式化成為大眾所認同的母親形象。的確有人每天工作朝九晚五、下班帶孩子煮飯洗衣,為家庭孩子毫無保留完全奉獻,做個符合大眾定義的「稱職好媽媽」,但達不到這標準、或是做出其他不同選擇的母親,難道她們就對孩子沒有愛、就是不能養出優秀兒女的爛母親嗎?

今年坎城影展的金攝影機獎得主《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或許能刺激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故事裡的母親,是一個標準的「派對動物」,她性格真誠直率,也熱愛縱情狂歡,和不同男人生下了四個孩子,有的她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誰,有的男人在孩子出生之後就棄她而去,於是她一個人、用自己的方法去養大四個孩子──即使最小的女兒最後被社會機構送養其他家庭。

<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劇照  海鵬影業提供<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劇照 海鵬影業提供


她一直到了該安享天年的年紀,都還過著燈紅酒綠的日子──在酒店上班,每晚跟姊妹開趴。有個老男人愛上了她,說要娶她,她也覺得自己應該拋下玩樂,去過一般人眼中的「正常生活」,於是她跟兒女商量,甚至找回了送養的女兒,一家人在母親的婚禮上,確認了自己對母親的愛。我們以為她的生活自此「回歸正軌」,然而卻在新婚之夜,她終於領悟自己想要的,是在派對裡那個性格坦然、沒有束縛的自己。深夜,她拋下了丈夫,回到了夜店,跟著年紀夠當她兒女的年輕人們搖擺狂歡,嘴角是滿足的的笑容,眼底卻是孤獨的悲傷。她自己選擇的人生,她會自己承受,她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不管別人如何看待她。

<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劇照  海鵬影業提供<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劇照 海鵬影業提供


這樣的女人,在世界各地,都會被冠上「放蕩」的惡名,若是身為母親,大家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她的子女肯定際遇悲慘、母子關係交惡。母親的生活模式,導致了所有人的悲劇。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她所生養的四名子女,一個事業有成,一個家庭美滿,一個也許不算頂好但差強人意,但重點是所有的子女都深愛自己的母親,包括那名被社福機構送養的小女兒。你或許會說:「那是戲啦,劇本怎麼寫他們就怎麼演,事實上哪可能這樣!」而這也是《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這部片最神奇之處:這部電影正是導演拍攝自己母親的故事,更絕妙的是,他邀請了自己的家庭成員,來演出影片的每一個角色。也就是說,片中的母親就是由自己的母親來飾演,而其他的兄弟姊妹,也正是自己的兄弟姊妹。

一部遊走在虛實之間的電影,除了男主角以外,所有演員都在劇情片中,扮演現實生活裡的自己,也因此其中的情感能夠如此的真誠。這部電影正代表了子女們與母親的愛,情感是否真誠,在創作裡是騙不了人的,如果他們對這份愛有一絲質疑,是無法成就一部優秀的作品。

幸福是否有方程式,人生是否能被定義,女人,是否就只能在某種社會共同肯定的範疇中,才能被稱的上是好女人、好母親?也許這些問題不該有答案,該問的問題或許是:我們是否有能力去接納與我們不同的生活模式?

電影裡所講的故事,從來都不是答案,只是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思考。《我的媽媽是派對女孩》,也許會引發我們很強烈的腦力激盪。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