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羊正鈺:網友連署成功「台灣時間提前1小時」與日韓同步,你贊成還是反對? (5111)

$
0
0

台灣的時區與中國相同,皆為「GMT+8」,不過有網友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建議應該把時區調整為「GMT+9」,變成和日本、南韓相同的時區,該提案17日檢核通過開始連署,到今(19)日下午5點20分,已有超過5千名網友附議。

在「我國應調整時區至GMT+9」提案中表示,台灣其實在過去也曾經屬於GMT+9時區,與台灣類似經度的南北韓也屬於GMT+9時區,由 GMT+8改為 GMT +9也可象徵性的脫離中國(GMT+8)的從屬,讓到台灣的陸客或是外國旅客潛意識體會到台灣與中國的互不相從屬關係。

提案者還說,就台灣所處的地區,如果時區提前1小時,在冬季下班時間不會這麼暗,夏季也可充分利用陽光。該提案在60天內達到5千人連署門檻,主管機關才會給予回應,結果兩天就達標了。

在平台上有的網友贊成,「日光節約時間的好概念」、「提早一小時和現行相比,作息將提早,所謂早睡早起有益健康」、「去日本、韓國不用改時差很方便」,還有人補充資訊表示,根據國際規定,改時區其實只要各國政府自行決定,並公告各國以及地圖業者即可。

但同樣也有網友反對,「台灣就是在GMT+8東經120度的線上,是要多管閒事換什麼時區?」、「完全看不出改了時區對人民有什麼幫助,根本只是以政治因素考量嘛」、「精神勝利法」,甚至還反諷要不要換成跟美國同一個時區。

Standard_World_Time_Zones
Photo Credit:Hellerick,public domain

以前,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決定時間,這就使得不同經度的地方的時間有所不同。1863年,首次使用時區的概念。時區通過設立一個區域的標準時間部分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性時間會議中決議,全世界按統一標準劃分時區,實行分區計時,這種時間稱為標準時。不過,為了方便實施避免施政困擾,世界各國往往加以變通,取政區界線或自然界線來劃分時區。

其實,國家更改時區有例可循

《ETNEWS新聞雲》報導,北韓在朝鮮半島脫離日本統治70周年、2015年8月15日宣布用新的「平壤時間」(GMT+8.5),比原本的時間晚30分鐘,因此晚南韓半小時,但比台灣早半小時。

另外,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以前為配合主要貿易國家美國的開市時間,將時區劃在國際換日線以東;近年來經濟重心轉移到鄰近的紐西蘭、澳洲,為消除和兩國相差一天的時間,2011年12月29日將時區換到換日線西邊,從「GMT-11」改為「GMT+13」,且跳過12月30日,直接進入12月31日,等於消失一天。

台灣過去也曾更改過時區

從台灣割讓日本到二次大戰後,因為政權更迭,時區確實曾有過變換。

〈台灣時區變換的八卦〉一文中指出,1912年之前,中國各地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時間。在王朝時代,國家的標準曆法由皇庭頒布,稱為「奉正朔」。

台灣最早制定時區,則是在1896年的日治初年。在割讓當年的1895年底,日本明治天皇頒佈了敕令167號,從明治29年(1896年)起,將大日本帝國分成兩個時區,一個叫做中央標準時,一個叫西部標準時,前者以135°E為基準,即現代的GMT+9 ,後者以120°E為基準,即現代的GMT+8 。大日本帝國向來使用的時區稱為中央標準時,西部標準時則是在台灣、澎湖、一部份珫球群島使用。

到了二次大戰爆發, 1937年日本昭和天皇又頒佈了敕令529號,廢止西部標準時GMT+8,也就是日本全國改用中央標準時GMT+9,包括外地(台灣、澎湖、之後佔領的香港)。

二戰後又復原了,昭和20年(1945年)9月19日《台灣總督府官報》公告,簡單說,就是廢止昭和12年(1937年)總督府的告示,回歸到西部標準時了。國史館網站也可找到一份(1945年)的文獻,要在9月21日起改回使用西部標準時。也就是日本統治大多數時間裡,台灣都是GMT+8,跟現在沒有不同。(編按:該文時區是以UTC撰寫,為了閱讀一致改為GMT,至於兩者有何不同,可以參考此文

《中國時報》報導,台灣戰後改回西部標準時間,在國民黨接收後改名為中原標準時間,後來陳水扁時期棄用中原標準時間的稱呼。但在國際上仍然沒有官方的說法,溝通時通常會說成「台灣時間」或是「台北時間」。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