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Lo:台灣多益分數比南韓、中國還低,立委提案將英文列「第二官方語」 (2425)

$
0
0

(中央社)

立委吳思瑤在13日面對行政院長賴清德質詢時表示,希望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賴清德說,請教育部成立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委員會,調查、研究、規畫後提出計畫。

吳思瑤質詢時表示,推動新南向,語言是重要的門檻,2013年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曾宣示,打造英文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現在賴清德是行政院長,是否可以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國內英語教育略有提升,但仍然不足,教育部會持續推動英語教育,吳思瑤希望組成專責推動的委員會,並盼未來教育部會往這方向推動。

賴清德說,全球化的時代,英語重要性不必再講,在台南時推動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主要是因為增加孩子的競爭力,讓台南市更加國際化,由市府與產業界、大學合作花10年時間推動。

他說,先讓教育部成立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委員會,調查、研究、規畫後提出計畫。賴清德說,重大政策應該要給教育部一些時間。

台灣英文能力待提升,朝野立委有共識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2日邀請教育部作業務概況報告,立委吳思瑤質詢時提到,最新公布的多益測驗全球報告,台灣考生平均只拿到534分,遠低於南韓的679分、中國的586分。

吳思瑤主張把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質詢時的簡報,也都用中英雙語呈現。她認為教育部過去曾有國語推行委員會、本土語言推動委員會,推動英語也責無旁貸,應該由教育部主導,不要推給文化部。

對此,潘文忠認為推動英語學習,教育部責無旁貸,如果有相關政策,教育部也會全力以赴。但他也說,是否要用「第二官方語言」的措辭,仍待考慮。

隨後質詢的立委柯志恩表示,她曾看到夜市菜單將「童子雞」翻譯為「Baby chicken without sex.」,顯然台灣英語教育檢討不能只追求形式,關鍵仍是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提高學習動機。

十大傑出青年林之晨:台灣英文教育太失敗

行政院長賴清德13日接見「第55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其中「企業、創業及經濟發展類」當選人林之晨建議政府若要成功推動「新南向政策」,勢必要加強英語教育。

林之晨表示,他七年前從美國回台創業,協助推動經濟轉型,「發現台灣最缺憾的是,英文教育做得太失敗」,很多人可能花了許多時間學英文,卻連聽跟講的能力都沒有,他認為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他舉例,12日參加玉山論壇,擔任青年合作場次的與談人,面對許多來自東南亞的與會者,台上講員說英文,台下很多台灣人戴耳機,聽口譯人員的翻譯。林之晨認為,政府要推動新南向政策,若沒有英語能力,是無法推動的。

他也利用機會向在場的教育部長潘文忠,建議政府要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

教育部長:需要有更多討論

潘文忠會後受訪表示,為推動台灣英語教育,賴清德已指示將由教育部負責成立跨部會的推動委員會。他說,要將英語列為官方語言,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需要收集各界更多的意見。

潘文忠說,推動新南向政策,面對國際化,英語是必備的能力。他提到,賴清德過去擔任台南市長期間,有推動英語教育的經驗,也希望教育部跟縣市政府加強合作。

記者詢問,將來如何加強英語教育?他說,會著重加強讓國高中生在生活情境裡,有更多應用英語的機會。至於大學的部分,潘文忠提到教育部的「高教深耕計畫」,語言學習是很重要的內容,面對國際合作,青年語文能力是很重要的必備能力。

《蘋果日報》報導,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講座教授陳超明說,台灣目前環境,若要政府在公文或是開會時使用英文仍有困難,建議從教育著手,例如將非英語課程融入英語教學,藉此讓學生認為英文非考試而是生活一部分,並產生使用習慣,之後再來談將英語列第二官方語言較恰當。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說,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不是好事」,要有環境才能學得好英語,但台灣沒有這樣的學習環境,到時會讓家長更在意,讓小孩更提早學英語,卻不見得學得好。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