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李修慧:路人大膽做CPR,台南自撞公車司機撿回一命 (2312)

$
0
0

(中央社)

一輛台南市公車今(9)日上午行經新營區一處路口時,失控逆向撞上一家證券行外鋼柱後停下;車頭損毀嚴重,司機李姓男子重傷、六名乘客輕傷。醫院初步檢查發現李男疑似心肌梗塞。

台南市政府消防局在上午7時28分獲報,指稱在新營區中山路與民族路口有公車自撞事故。陸續調派新營、柳營、鹽水等消防分隊,出動六車13人前往救援。

消防人員指出,到場時發現公車車頭損毀嚴重,司機被夾在駕駛座,已陷入昏迷,沒有呼吸及心跳,救出後實施心肺復甦術。車上有三男三女共六名乘客,大多受到擦傷,七名傷者都由救護車送往柳營奇美醫院治療。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這輛黃幹線大台南公車由41歲李姓男子駕駛,上午開往新營火車站途中,通過中山路與民族路路口時,不明原因偏離主線道,逆向撞斷號誌燈柱及路旁的消防栓,再撞擊上證券行門口鋼柱停下,車頭凹陷損毀嚴重,肇事原因還需進一步釐清。

由當時的路口監視器畫面發現,公車是在幾乎沒有減速的情況下肇事;當時對向一名機車騎士見狀急忙閃開,差點就被撞上。

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威達受訪時表示,司機到院前心跳停止,在救護車上曾接受電擊兩次,到院前恢復心跳呼吸。診斷後懷疑是心肌梗塞,經送到心導管室治療、處理,後續會送到加護病房進一步觀察。其餘傷患幾乎都是外傷、輕傷。

《三立新聞網》報導,車禍發生後,車上傷勢輕微的乘客,查看司機失去意識,當機立斷,把司機搬到公車走道,接著開始CPR,直到消防隊員抵達現場。

消防局第一大隊的隊員說:到現場看見一名乘客,反覆按壓司機胸口,雖然動作生澀,但姿勢正確,節奏也不疾不徐,持續施作CPR,才增加司機生存機會:「還好乘客有做CPR!」而救護人員順勢接手按壓數分鐘後抬上救護車,送醫途中CPR沒有間斷,加上電擊輔助,司機雖然心跳停止約18分鐘,插管急救後救回一命、恢復心跳。

無論是否熟練,大膽做CPR總比空等救護車來得好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公布的「一般民眾CPR+AED教材」,當心跳停止跳動,腦部在四分鐘後就會因為缺氧而受損;缺氧超過十分鐘後,腦部就可能永遠死亡。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如果病患倒下,卻沒有及時施行CPR,那麼病患的存活率每分鐘將下降7%~10%;如果及時施行CPR,病患每分鐘存活率的下降將會減半。

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報告更進一步指出,救助者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實施CPR並且加上使用AED,和只實施CPR比較起來,存活出院的比率可提升到2倍左右。也就是說,及時電擊去顫。

因此衛福步提供的緊急救護流程,包括心肺復甦術CPR和心臟電擊AED。急救口訣為「叫叫壓(吹)電」。

  1. 叫:確認反應、呼吸
  2. 叫:請旁邊民眾協助打119求救、並取得AED
  3. 壓:胸外按壓
  4. 吹:人工呼吸(有醫師提倡不做人工呼吸,持續做胸外按壓)
  5. 電:使用AED

第一步跟第二步大部分人都會進行,比較重要的是確定呼吸狀況,當病患在七秒內完全沒有呼吸或僅僅存有一點點「瀕死式呼吸」(呼吸若有似無,胸部已沒有正常的呼吸起伏),就需要進行胸外按壓。

而胸外按壓有幾個重點:

  • 按壓位置: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間點
  • 按壓頻率:每秒2下,每分鐘100-120下
  • 下壓深度:至少5公分
  • 每次下壓後,要使患者胸部回彈至原本厚度

而進行人工呼吸的程序則是:

  • 壓額、抬下巴,打開患者呼吸道
  • 捏緊患者鼻孔,用嘴巴罩住患者嘴巴
  • 吹一口氣,持續1秒鐘,並且看到病患胸部起伏

而心臟電擊器AED基本上都會有語音指示,按照指示做即可。AED可以自行分析心律,對於不需要電擊的病患,絕對不會施以電擊。電擊後,應該立刻繼續胸外按壓。

《蘋果日報》報導,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急救訓練員詹姆斯(Clive James)表示,一般人最常有的反應是擔心技術不好、把事情搞砸,怕出手急救會把別人給害死,所以不敢實施急救。

但是,「以心臟驟停來說,你不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因為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那個人就會死。」詹姆斯強調,心臟停止之後的急救是分秒必爭,即使CPR做得不甚完美,總比等救護車來得好。

衛福部「一般民眾CPR+AED教材」也強調,有動手做任何的努力,都比猶疑不決來得好,沒有動手搶救,而空等119的救護人員到場(通常在十分鐘左右),這位患者存活的機會可以說是非常渺茫,即使救回來,腦部通常也已經受損,甚至嚴重到再也醒不來。即使心跳還沒停止,進行CPR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身體危害,所以也應該積極進行CPR。

而《緊急醫療救護法》在最近一次的修法中,更明定迫切危險狀況下,使用緊急救護設備進行急救的行為,適用《民法》、《刑法》免責的規定。

CPR不再需要人工呼吸?CPR還可以趴著做?

《大紀元》2007年報導,東京的醫學專家對4000多名患者進行了調查,這些人在心臟病發作的時候都有目擊者看到當時的情形。有1000多人獲得目擊者的緊急救護,其中712人由救護者施行CPR救助(胸部按壓+人工呼吸),439人只由救護者按壓胸部,沒有做口對口呼吸。

研究人員說,任何一種CPR都能提高病人獲救的機率,但是他們說,搶救時只按壓胸部會減少病人腦部所受的損害,存活者當中有22%保持了良好的腦部功能,而接受傳統的CPR搶救(胸部按壓+人工呼吸)的病人當中只有10%的人腦部功能良好。

此外,《ETNEWS》《三立新聞網》都曾報導,台灣心臟科醫施魏崢提倡「趴著做」心臟按壓,按壓的同時不會阻塞呼吸道、患者不容易吸入嘔吐物、不會壓斷肋骨,更重要的是,對一般民眾來說更容易記憶。

《聯合報》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說,現在醫界共識是CPR不用口對口,病患正面仰躺著做即可,讓病患正面仰躺比較好按壓施力,待救護員接手、送到醫院救治,病患也都是正面仰躺,無需讓病患趴著施救。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