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精選轉載:內行看門道:《麻醉風暴2》醫療場景之真實,令人激賞 (2508)

$
0
0

文:PCMan

大家看了公視的《麻醉風暴2》了嗎?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劇中的醫療場景,我只能說,國內沒有比這拍得更貼近真實的了,就連健保的困境和醫院評鑑的腐敗,都如實拍了出來,真令人激賞。

劇中醫護人員的對話,充滿各種英文的「行話」,逼真的醫療場景,一般觀眾看懂多少呢?這裡來幫好奇的朋友解讀。

第一集推入急診室的患者,是胸腔術後發燒,在家昏迷。

「為什麼明明是胸腔開刀,術後卻會發燒昏迷?劇中處置正確嗎?」

患者術後發燒,如果是手術隔一兩天,沒有其他明顯感染,常見是肺部擴張不全,並不需要馬上用藥治療。而手術傷口如果感染,通常也不會發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但本劇的患者是術後「出院」兩天,表示已經住院療養數天,穩定出院,手術後應該已經不少天了。所以急診室醫師首先查看傷口有無感染,是正確處置。

當時患者已意識不清,基於保護呼吸道維持呼吸暢通,需要給予「氣管內插管」急救,並接上呼吸器,用機器幫助呼吸。所以劇中人說「on endo」其實指得就是「插管」,這是台灣醫院特有行話,是錯誤的台式英文。英文是 endotracheal tube,並沒有endo這個說法。而插管的動作是intubation,但是國內醫院確實俗稱「on endo」,講正確英文,反而可能無法溝通喔。

穩定呼吸道之後才進行後續評估,患者傷口沒感染跡象,那就要懷疑是否還有其他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等都是很常見的,加上剛開過胸腔手術,若有內出血也可造成症狀。病人膿痰帶血,有呼吸道症狀,又呼吸衰竭,合理優先懷疑肺炎,劇中醫師說的「pneumonia」就是肺炎的正確英文。

如果肺部發炎,會肺部「內」有液體,呼吸時聽診器有時會聽到細微爆裂音,稱「囉音」,劇中主角說的「rales」就是指這個。有時候合併肺部「外」的積水稱「肋膜」積水,此時會造成呼吸音減少,而不是rales。

優質戲劇在此還是有可以挑剃的小地方,聽診正面他漏了聽心音,而呼吸應該從病人背部比較清楚,臥床者可以稍微翻一下。再者是否有「膿胸(嚴重感染造成肺部潰爛積膿)」無法用聽診從呼吸聲音判斷,有時也不能單從X光就確定,主角只聽診就下出「膿胸」診斷,要求安排手術室,這跳太多了,是整集比較可惜的地方(但是後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簡稱 CT,這是正確的處置)。

比較好的診斷之一,應該還可以直接超音波檢查,評估有無積液,並找到積液處抽取檢體化驗。膿胸會發現檢體白濁、發炎細胞大量、葡萄糖極低、並且液體呈現酸性等特性,其實不難分辨。另外還可以排除是內出血造成「血胸」或是其他問題等等,排出液體也可以改善呼吸。

寫實呈現的健保困境

當時主角表示要打「Tienem」抗生素(此為商品名,正確學名是Imipenem),此為對大部分細菌都有效的「超廣效抗生素」,平時不可濫用,只會用在重症患者。此患者已病危,且「剛出院」需懷疑感染的是醫院內的抗藥性細菌,所以此為合理處置。不過因為藥物太貴,健保局常常會藉故稱此為「醫療浪費」,宣稱醫院為不當使用,而「拒絕給付」還合併罰款,造成院方大量虧損,所以醫師在開立此類藥物,常會承受許多壓力。這很荒謬,但卻是真的,劇中寫實的呈現了。

最後,你有想過,明明是肺部發炎,為什麼會意識昏迷呢?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啊不是,其實意識不清鑑別診斷超級多,在本例需要懷疑多種可能。

  1. 感染過度嚴重,造成敗血症合併器官衰竭
  2. 肺炎嚴重,呼吸衰竭,導致二氧化碳無法排除造成昏迷
  3. 術後止痛藥嗎啡使用過量
  4. 血糖過低
  5. 先意外發生中風,然後導致無法自主呼吸,後續才發生肺炎
  6. 肺部感染造成合併 SIADH 導致急性低血鈉,腦水腫昏迷
  7. 高燒意識不清,若找不到原因,也是不能排除「腦膜炎」的可能性
  8. ……族繁不急備載

寫了這麼多,只是想跟大家說,在各位踏進急診室的短短幾分鐘看診內,你的醫師,其實默默為你做了這麼多,只是不一定有時間一一跟你說明。每個醫療決定的瞬間,背後都是十幾年訓練的成果。有時候實在是人力不足,礙於時間緊迫,並非草率看診,還希望大家能多體諒。其實會當醫生,誰不想救人呢?只是制度不合理之下,讓這份美意往往打了相當折扣。

希望大家看劇之餘,多看懂些東西比較有樂趣,同時也可以多體諒第一線醫護人員。

謝謝公視,持續帶給我們優質戲劇。

本文經PCMan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