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國慶主視覺14日曝光,負責2017國慶主視覺的藝術總監鄭司維指出,主視覺創意來自於台灣在地的「茄芷袋」,這種交織、編織的概念,也有大家為了明天一起努力、一起更好的含意。
曾經入圍2010年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的鄭司維,過去多是從事商業設計,他說這次接下國家重要慶典的主視覺設計工作,與政治有關,高度上不一樣,也有敏感度,很容易被罵,非常有可能會滿頭包;接下任務時,是在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舉辦前,當時的社會氛圍是對立的,他覺得台灣最需要「有共識」「攜手更好」的氛圍。
鄭司維表示,原本國慶的標語是「堅持 更好」,但是團隊討論後覺得,「堅持是孤獨的,一起會不會更好呢?」因此提出了「一起更好」的標語,國慶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立法院長蘇嘉全也覺得不錯,後來變成「2017 一起更好」、「BETTER TAIWAN(更好的台灣)」。
什麼是「茄芷袋」?
過去國慶牌樓都是大紅為主色調,今年國慶主視覺很「跳tone」,不是青天白日的國旗色系,設計團隊發想從40個提案中海選、淘汰,最後挑出4個有國旗色、粉色風、金色系,最後拍板就是它啦!「茄芷袋的色彩排列組合」。
國慶設計企劃楊森:「老師神來一筆,他突然想到傳統,台灣傳統茄芷的袋子,就是菜市場阿嬤最喜歡的袋子,因為它顏色看起來也很舒服。」
鄭司維解釋,「茄芷袋」是台灣非常在地、非常民間的色彩,這種色彩從來不曾在國家慶典出現,過去國家慶典不是藍、就是紅、就是金,但他們希望把台灣民間的色彩帶到國家慶典。
「茄芷袋」就是早期婆婆媽媽買菜用的購物袋,這一款阿嬤袋,藍綠紅相間多半是買菜用,這回登上國慶大典成為主要元素。發音若以台灣閩南語羅馬拼音為:ka-tsì,類似「ㄍㄚ ㄐㄧ」。
「茄芷袋」又被稱為「台客袋」,是台灣的一種有傳統風味的手提包,上邊比下邊略闊,可作書包、文件包或手挽包使用。名稱源於日語「かぎ編み (kagiami)」,意指其編織的手法。「茄芷袋」相傳起源於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最初由藺草手工編織而成,隨著台灣的工業化,後來改為使用尼龍網布製作的半透明手挽袋。
中華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說,「過去國慶的視覺大概都比較四平八穩,我們這次希望說有些創意,有些設計感。」
李厚慶表示,這次邀請鄭司維操刀,讓「編織」的設計概念,象徵「團結交織,台灣可以更好」。也希望透過視覺呈現台灣人民不分族群的緊密團結感,同時也向「茄芷袋」致敬,散發在地的台灣味,期盼讓國家慶典結合設計美學,融合傳統與創新,呈現在台灣的慶典文化中。
有意思的是,設計團隊把BETTER TAIWAN標語中的TT設計成雙十圖樣,乍看之下,標語變成BEER TAIWAN,這也意外觸發團隊尋找與台灣啤酒合作的構想,接下來,將推出雙十國慶限量啤酒商品。
設計團隊有誰?
國慶主視覺藝術總監鄭司維曾以「如來如去」,入圍2010年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當時他以菩提葉脈表現東方美感。這次鄭司維率領一群不到30歲的設計團隊,操刀國家慶典設計美學。
這群設計團隊包括,企劃統籌楊森、張少濂;執行設計吳怡葶、葉庭語;助理設計李長亭、王用賓。
今年國慶大典的標語是「BETTER TAIWAN」、「2017 一起更好」。鄭司維說,如果沒有理想、理念支撐,設計都是空的,因此,當初在發想設計時,他就問了團隊每一成員「你期待中的國慶、你印象中的國慶是什麼」,並朝著理想中的國慶樣貌去型塑。
楊森提到,希望是「感動」的國慶;吳怡葶希望是「熱鬧、歡慶、一起開心的感覺」;張少濂希望要有圖騰符號,呈現「這是國家的生日」。
楊森指出,這次的視覺元素廣泛運用在路燈旗、政府機關門口與天橋的橫幅、主舞台背板、慶典受邀來賓的徽章、邀請卡、帽子、方巾、典禮識別證、觀禮證等,是一系列的整體設計。
為何網友評價兩極?
有些網友表示「茄芷袋」會讓人連結到早期台灣的「貧窮」及「農村」,而讓主視覺顯得俗氣,甚至提起了「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乞丐就要背茄芷斗」這句台灣俗諺。
不過,茄芷袋在過去或許和貧窮做連結,但是在時代變遷後,它成了台灣復古的代表,而且還受到許多國外觀光客的喜愛,為台灣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也有網友認為設計理念雖強調三色選色來自於「茄芷袋」的配色,但紅代表中國政權,藍綠代表台灣黨派,主視覺的編排外紅內藍綠讓人覺得暗示「紅色獨裁政權包圍藍綠政黨」。
另外,有人認為,「雙十不是台灣人的國慶,而是中國的國慶,台灣不該在10月10日慶祝別人國家的生日」。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也是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台灣國護照設計者老丹即表示,「只要業主是中華民國,我就覺得不行。特別是這種說是用了台灣的元素,但慶祝的卻是殘存中國的生日,這種表裡的矛盾實在是讓人啞然失笑。」
「無意苛責台灣的創意人,設計師;因為在這樣一座認同錯亂的島嶼上,他們也是同為受害者。希望中華民國不要再消費台灣,利用台灣的美好,包裝不義與荒謬的本質。」
新聞來源:
- 國慶主視覺設計曝光 台味編織象徵團結(中央社)
- 國慶主視覺藝術總監鄭司維 曾入圍葛萊美獎(聯合報)
- 神來一筆!古早「阿嬤袋」成主角 國慶大典主視覺搶先看(三立)
- 以設計師眼光探討:2017年國慶主視覺為何評價兩極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