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世大運30日晚上閉幕,不過中華隊的比賽在29日晚上就大約底定,最終拿下了26金、34銀、30銅的好成績,大會排名第3(若俄羅斯再拿下一面金牌則是第4)。
既然是比賽,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奪金的喜悅,也有奮力卻落敗的無悔,戴資穎在影片中說,「可以讓台灣在國際上被看見,我覺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次在「家裡」舉辦的世大運裡,台灣選手在每場上千地主球迷的加持下,更是少不了各種精彩畫面、感人瞬間,就讓TNL整理十大催淚時刻給讀者,請別忘了這個夏天。(最後有彩蛋)
第一名、睽違26年!「台灣最速男」楊俊瀚百米奪金
今年7月在印度舉行的亞洲田錦標賽中,才剛以20秒66拿下男子200公尺金牌的楊俊瀚。在本次世大運先是被分到「死亡之組」,他和個人最佳成績9秒93的美國好手Cameron Burrell和曾跑進10秒內的日本飛毛腿多田修平同組,但仍以分組第1的成績挺進準決賽。
回想上屆光州世大運,他在男子一百公尺預賽起跑違規,當時完全沒有真正感受到世大運競技氛圍。楊俊瀚坦言,兩年前還是個18歲高中生,身心都沒準備好。
24日,楊俊瀚在決賽中跑出10秒22收下金牌。這是台灣在世大運舉辦58年來,第1面男子短跑金牌,也是時隔26年,從1991年的王惠珍後,台灣在世大運史上第2面田徑金牌。楊俊瀚在賽後表示,衝線那一刻看到秒數減速最激動,「台灣不會輸中國、日本甚至任何國。」
第二名、「翻滾男孩」李智凱用「湯瑪士迴旋」,拿下台灣史上第一面鞍馬金牌
21歲的李智凱小時曾是電影《翻滾吧!男孩》主角之一,15年來教練林育信從小拉拔扶持、不放棄,陪著他一路努力克服訓練的挫折丶臨場比賽的壓力與大小運動傷害,而電影的導演林育賢,正是林育信的弟弟。
李智凱去年里約奧運前一個月,因為訓練造成腳骨折,經過復健勉強出賽,卻在鞍馬項目發生失誤。23日,李智凱終於「完美落地」,以15.300的高分拿下金牌,這是中華男子隊在世大運史上、首面鞍馬金牌及第二面競技體操金牌;睽違12年,繼2005年伊士麥世大運,黃怡學拿下跳馬金牌後,中華隊在國際賽會男子競技體操的第二金。
此次李智凱鞍馬只被扣0.7,是世界上最少扣分;教練林育信透露,平常練習場李智凱在練習時,各國選手都爭相來看,甚至被作為裁判講習動作範本。在李智凱得牌後,預期會有更多國選手模仿,因此將提高動作難度,從目前鞍馬80%是湯瑪士迴旋提高到90%。
湯瑪士迴旋:原屬於地板動作套用到鞍馬動作上,以手臂和腰部力量支撐身體,將一般鞍馬動作常見的併腿旋轉改為雙腳打開旋轉,需要穩住身體核心,是難度很高的鞍馬動作。
第三名、郭婞淳舉重「提前」摘金,挺舉再破世界紀錄
女子舉重58公斤級郭婞淳在21日的比賽中,僅第1次試舉133公斤成功,直接提前鎖定金牌。但提前摘金後她仍繼續挑戰自我,第2舉137公斤刷新大會紀錄,第3舉更挑戰高於世界紀錄141公斤成功,最終以抓舉107公斤、挺舉142公斤、總和249公斤,挺舉破世界紀錄、3項全破大會紀錄摘金,也刷新今年亞錦賽摘金時總和241公斤個人最佳紀錄。
23歲的郭婞淳也繼許淑淨後(以233公斤保有女子53公斤總和紀錄)成為最新世界紀錄又1名台灣女將,也漂亮改寫高懸10年、由中國好手邱紅梅保持挺舉世界紀錄的關鍵。
郭婞淳說:「賽前就知道里約奧運金牌(泰國Srisurat Sukanya)會來,但我想我的目標不是她,我要打破大會紀錄,希望在家破世界紀錄,我的對手只有我自己。」「不只要在世大運奪金,我還要打破自己保持的大會紀錄。」
第四名、「金牌標槍手」鄭兆村,一擲打破亞洲紀錄
標槍雙俠鄭兆村、黃士峰一起繳出驚人演出。在黃士峰一度打破大會紀錄之後,鄭兆村更以91公尺36的超人成績,打破全國紀錄、大會紀錄以及亞洲紀錄拿下金牌。兩人為台灣拿下一金一銅。
23歲鄭兆村原是台灣標槍紀錄保持者,他本季傷癒復出,年初締造86公尺92的舊全國紀錄,但上個月倫敦世錦賽未能晉級決賽。但兩週後,回到熟悉的台灣主場,他擺脫低潮,這一擲「91公尺36」,讓他成為本季第三傑,男子標槍史上第12人超越這成績,也是台灣現役唯一的亞洲紀錄保持者,並且是首位突破90米大關的亞洲標槍選手(前紀錄是2014年、中國趙慶剛的89公尺15)。
鄭兆村說,「賽前我跟教練安德森(Anders Borgstrom)討論,我想突破90公尺,成為亞洲第一人,我想要成為標槍傳奇,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不可思議的成績,最後很高興,我辦到了。」
第五名、女將楊合貞在滑輪溜冰一人包辦5金1銅
台北世大運首度將滑輪溜冰列入競賽種類,其中男女子馬拉松項目,是全球綜合賽會頭一遭,26日楊合貞以1小時27分43秒622摘金,寫下歷史紀錄。而楊合貞總計在滑輪溜冰項目中拿下5金1銅,包括女子馬拉松、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銅)、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女子1萬5千公尺,她也是此屆世大運個人奪牌最多的選手(全世界)。
其中唯一一個銅牌,也是因為最後關鍵的衝刺階段,楊合貞和南韓選手相撞,跌倒在地。楊合貞表示,跌倒的當下真的覺得滿痛的,但當下她沒有多想,只想著要為台灣守住一面獎牌,忍痛爬起來繼續奮鬥,最終以52秒462奪銅。
楊合貞說,賽前沒預期要拿幾面金牌,只希望把最佳實力展現出來。不過,比起跆拳道、籃球、棒球這些國民運動,滑輪溜冰在台灣受到的注目有限,訓練場地更是。
24歲的楊合貞自國小二年級時加入學校的滑輪溜冰社團,當時吳炯助就是社團指導老師,兩人就此結下師徒情緣,一走就是16年。
談到楊合貞這10多年來,訓練場地其實都是在台南大灣國小的操場。楊合貞表示,平常都在學校司令台後方做重訓,也不算是練習場所,更像是個儲藏室。她說這次世大運得到的國光獎金,想為學校隊上增添設備。但吳炯助說,「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應該是自己出錢買溜冰場。」
第六名、陳奎儒在百米跨欄,刷新全國紀錄
田徑選手陳奎儒在男子110公尺跨欄決賽跑出13秒55,刷新全國紀錄(原是楊尉廷在今年全大運寫下的13秒57)拿下銀牌,「破全國就是很開心,看到那麼多觀眾其實更開心。」
23歲陳奎儒,身高189公分、條件優異,近兩年因為跟教練王國慧磨合調整,陷入低潮。他說有時沉澱心情,並非壞事,「因為我真的不太會想,可能跟成名太快有關吧。現在去想,真的很感謝教練,她從我上大學願意收我,然後慢慢培養出成績,有時訓練她為了配合我,還丟下自己的孩子。」
第七名、韻律體操首次參賽,就摘下雙銀
才成軍9個月的韻律體操,29日在團體單項決賽「3球2繩」中,雖然排在韻律體操強國俄羅斯之後出場,但是女將們頂住壓力,「3球2繩」摘下15.600分,僅次於俄羅斯的17.450分,暫居第二,接下來登場的烏克蘭、日本等國,都沒能超越中華隊,最後拿下銀牌。
再加上27日團隊全能5環賽,古妮臻、龔芸、楊千玫、徐紫綺和陳沛安發揮良好默契,以17.050分暫列第二,僅次於烏克蘭的17.550分,最後也拿下銀牌。今年首度參加世大運就進帳雙銀,賽後日籍教練中田真美忍不住感動落淚。
中田真美運用了台灣原住民的歷史作為編舞素材,結合賽德克族的音樂舞動,加上手具的拋接技術,融入自身情感。她說:「要能夠在國際舞台上亮相,具有原創性非常重要。所以台灣隊選用的題材跟音樂,必須是只有我們有的,別人沒有的。」
第八名、球后戴資穎22分鐘摘金,帶領羽球隊收下5金3銅
23歲的戴資穎在全場擠進超載的5千名觀眾下,僅用了22分鐘就以21比9、21比13輕鬆獲勝,拿下她連續3屆參加世大運以來的首面金牌,她2013年喀山世大運收獲女單銀牌、上屆光州世大運打下銅牌,她笑說:「回家比賽的感覺真好,圓滿達成任務,世大運沒遺憾了。」
這次她以「世界球后」之尊參賽,包括團體賽在內,戴資穎共出賽8場、16局都1局未失,展現出「球后」的主宰力。這次羽球中華隊包辦女單、男單、女雙和混雙金牌,連同混合團體賽的隊史首金,只差男雙,總共累積了5金3銅。「羽球王子」王子維同樣直落二戰勝對手,拿下台灣世大運男單首金。
第九名、打到熱抽筋倒在場上,只能坐輪椅退賽的網球小將李冠毅
網球賽男子單打於26日中午最熱之際開打,李冠毅在八強中對上俄羅斯網球新生代接班人R.Saflullin,歷經1小時52分激戰,因熱抽筋一度倒在場上,由防護員按摩抽筋雙腿,情況未見改善,第10局李冠毅無法站立痛苦倒地,最終無奈退賽,坐輪椅被送出場外。
年僅20歲的李冠毅是本屆世大運網球台將最幼齒菜鳥,而他的姊姊李亞軒29日也在金牌戰中陷入苦戰,第3局因右手小手臂不適申請傷停,傷停過後李亞軒不時露出痛苦表情咬牙硬撐,最終輸掉比賽、淚灑球場,只以銀牌作收。
這次網球雖然團體戰績還是不錯,不過賽後卻有多人受傷,包括女子雙打賽後中暑的而退出混雙的詹詠然、謝淑薇的弟弟謝政鵬、以及也拿下女單銅牌的張凱貞。
第十名、躺在立法院的《國體法》卻面臨卡關,「龜速」前進
眼看著世大運台灣代表隊頻頻拿下獎牌,正好一鼓作氣通過《國民體育法》三讀,卻因國民黨為杯葛前瞻預算案通過、祭出10,421條修正法案的「案海」戰術。即便時代力量黨團22日提出變更議程,將 《國體法修正案 》 列為第一案、《前瞻預算案》列為第二案,優先審理《國體法》, 但民進黨團卻要求同黨立委,前瞻如果沒有審完,《國體法》也就不能進行審理。
28日立法院的臨時會會議,國民黨團再次提出程序問題,要求變更議程,改先處理 《國體法》修正草案,卻遭到主席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裁示拒絕。直至29日,國民黨繼續以「一案表決4次」方式杯葛,還加碼對每次表決再提復議,等於「每案要表決8次」,議事遭嚴重拖延,此次臨時會恐審不到國體法。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