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伯瑋 Andrew
世大運,台灣有正式文字歷史紀錄四百年以來最大國際盛會,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國際賽事,作為主辦方台北市政府的替代役,我們被調至選手村支援、執勤,而我主要負責的是註冊區。
一般狀況之下,各地的代表團會在8月10日至19日間陸陸續續的到選手村報到、入住,到開幕之時,仍有幾個國家並未到村內報到。
然而,昨天(20日)我們遇到了一群從非洲過來的朋友,他們是來台灣參加世大運的烏干達代表團的領隊。
原本每個代表團都會有志工帶領他們辦各種手續;然而,當時人手較為不足,且因為語言不通緣故,在附近的我與友人便主動過去幫忙。
我不是第一次遇到來自非洲的朋友,先前早在對岸的中非商會實習之時,便與他們有不少正式與非正式的接觸,所以也算相對熟悉。我與友人稍微自我介紹,而原本我們只需要做翻譯即可,但想到他們畢竟第一次來台灣人生地不熟,也沒有多餘的志工做指引;因此,儘管並非我們的業務範圍且是午餐時間,我們仍留下來陪著他們把所有程序走完。
在帶他們走流程的過程當中,我們有非常多的對話,從烏干達成年男子的服兵役狀況,到宗教、價值觀等等,我們都有很深刻的討論。
然而,在幫他們安裝智慧型手表的時候,我問領隊,「你們怎麼這麼會今天才到台灣?」
「你知道一中原則嗎?」他問我。
「我知道,然後呢?」這對一個平日有關注台灣公共事務的青年而言,已經是最基本的議題。
「我們要出發的前五天,烏干達外交部收到中國大使館要求我們不要出席的文件。」
「前五天?」其實我心中充滿非常多疑問,但我因而想起了前幾天關於烏干達與世大運的新聞,沒想到我正在與當事人對話。
「當時真的很煩惱,我們的外交部不准我們來,政府也不補助;可是你知道嗎,從世大運舉辦以來,烏干達從不缺席,而且這對我們的運動員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傷害。」
「可是怎麼中國大使館就專挑你們烏干達?」我對這一點很好奇;事實上這幾年對岸在非洲的投資力道極強,且有歷史因素(第三世界夥伴關係),因而中國在非洲各國具有強大的政經影響力。
「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我們人都會死,你怎麼可能要求一個人一輩子不跟另外一個人交流?」他無奈地說。
「所以那時候我們本來會一起來的官員無法前來,只有像我這樣的私立學校人員作為代表,帶大家過來參加這樣的盛會,那幾天幾乎都在奔波,最後是我們跟各級單位、甚至還向總統那邊請願之後,我們才最終被允許過來;當然正如我前面所說,沒有官方人員跟隨。」
「我不懂,我們又不是政治人物,我們只是運動員,為何要這樣把這些複雜的政治因素扯進一個大家歡樂的場合?」他說。
我們在幫他們安裝完智慧手表之後,協助他們一起把幾箱物品搬到他們住的宿舍,只是沒想到在這一串協助他們的過程當中,居然這不知不覺也交流了快三個小時。
我們的外交處境一直都是處於不利的態勢;儘管如此,我想到我們在新加坡交換的時候,很多民間人士主動幫助當地居民、建立情誼,發揮台灣人獨特的親和力與友善,從官方到民間都無不努力的在做好自己的本分。也正因為這個信念,台灣人很自然就會去幫助其他來自不同地方的在台外籍人士,正如我們看到烏干達代表團沒有人協助時,儘管並非我們業務,我們仍會主動協助一樣。
而這樣的人不只在台灣本地、新加坡,在世界各地都有這樣像你我一般平凡的台灣人,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像螞蟻默默做自己,為台灣貢獻一份一份小小心力,這大概正是為何一份調查關於「對外國人最友善的國家」,台灣位居第一的原因。
儘管開幕式遭遇了陰霾,但接下來的日子又會有更多的外國人在台北或是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出現,不論他的種族膚色性別,我想這個時候我們更是展現我們台灣人愛好和平、不卑不亢、友善、勤奮的天性,讓國際友人瞭解我們;介紹我們世界獨有的美景、展現我們值得驕傲的文化、發揮我們主動服務的精神;畢竟,台灣的好,應該要讓世界都看到。
最後道別之時,我們交換了聯絡方式,他們也教了我們用了烏干達式的握手。
「That’s for friends.」他說。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彭振宣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