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上大學最怕選錯系,轉系、轉校或重考都很麻煩;成功大學96年開辦不分系學程,原僅限大一,但校方今天宣布變更學制,預定明年對外招考,將學制擴增到大一至大四。
成大在2007年即開設大一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協助學生主動學習、探索不同學科領域,大二再進入各院系(選系),但現今人才需求,不只看專業,還要求跨域能力,為此,成大進一步結合既有的專業學習、多元跨領域學位學程、學分學程、各類創新課程於新型學院。
校務會議通過學制變更,將大一不分系學程變更為「大一至大四全校不分系學位學程」,今年新學年仍維持大一不分系學程,但開放校內學生轉到不分系,明年則是將不分系學程從大一延伸到大四,對外招考。
成大不分系學程10年來有200多名大一學生,預訂2018年8月起新學年預定招收20名學生。2017年入學的新生,未來可以採轉系方式選擇就讀不分系學程,而今年也招收校內轉系生,也就是大二、大三學生若想轉到不分系,也可以降轉。
成大說,學制變更後,大一至大四不分系學程,將以「社區導向實踐型服務學習」及「產品與產業」為學習主軸,畢業學分門檻為128個學分。
不分系學生大一時就要進入場域見習及發掘問題,大二及大三對專業領域自組學習課程,大四是跨領域總整課程,也是能力養成時期,加強企業力、就業力與國際力,提出專案成果或研究報告。
校方頒給完成不分系學程學生的畢業證書,註明的是學院學士資格,但未註明是哪個學系。
中時報導,根據調查顯示,約5成3大學生認為選錯科系、學非所用,國立大學也有高達4成學子因學校光環迷思,選了名校或熱門科系,發現非己所愛,有的轉系、轉學,有人甚至苦熬4年,最後學習派不上用場。
不分系風潮在國外蔚為趨勢,新加坡理工科技大學即建置此一模式育才。甚至像是頗負盛名的史丹佛大學Open Loop計畫,就打破傳統,高中畢業直接讀四年的大學學制,讓大學成為開放的學習中心,是一生中隨時需要,就可以回來充電的六年學習基地。
在「史丹佛二○二五」的藍圖裡,2100年史丹佛大學已經沒有區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的制度,學校的節奏也不再是以十周為一學期的單位,而是讓每一個人根據自己學習的速度和生涯的彈性,把大學的階段分為三個階段:校準階段(calibrate)6~18個月、提升階段(elevate)12~18二個月、活化階段(activate)10~18個月。
過去學校以一棟棟的大樓分割學術專業,但未來的學習基地將根據需求,重新組合專業和技術,打造彈性的學習基地。未來的學習,不是攸關你知道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所學。「未來的學生不是說我大學念什麼系,主修和副修為何? 而是思考我的所學,對世界有什麼貢獻?」
成大資訊系教授蘇文鈺在臉書表示,透過電機系謝明得主任的說明,才知道全校不分系或是全院不分系其實是教育部未來的一項政策(是不是新推出的高教深耕計畫就不得而知)。在國外,有些學校早有不分系的制度,有的是大一不分系,有的是大一大二不分系。而成大的不分系一來是設法解決學士班的問題,二來提前因應教育部的政策。
也提到了「不管分不分系,重要的還是需要有心的老師來帶,這一點不分系更需要,過去學士班的多數學生沒有歸屬感,都把不分系當旅店期待被分發到熱門科系,如何改善這件事非常重要。」
「不管是哪一系,以後求職時,企業看系名就會心裡有個譜,但是要企業搞清楚『不分系』是啥碗糕,恐怕要費一番功夫,會不會因此而讓這些學生在求職時多了點障礙呢?」
蘇教授認為,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會是個關鍵,經過一年的實務參與,希望學生可以自發地找到接下來的方向。不過,這部分要在成大把整個辦法明確公布後再說。
另外,蘇教授進一步提到,成大的之前的不分系,或是舊稱所謂的學士班,過去是為了爭大學排名而設,但是大一不分系的弊端幾年後就顯現,像是「很少有人能帶不分系的這些學生,以致這些高分進入成大的學生在一年後常常頓無所依。」
他也進一步對學校提出以下幾個建議(蘇教授也表示,他的提議不一定會被納入):
- 對於不分系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有人引導,而不是教導,但是事實上很少教授可以廣博到跨越這麼多專業來帶這群興趣均不同的學生。
- 大一建議用專案任務的方式讓學生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依此組隊參與共同活動與研究,讓學生有歸屬感。
- 大二引導學生提出一個至少長達兩年期的專案構想。根據專案,每一位學生至少分配兩位校內專長符合之教授,兩位校外業界專家組成委員會。在過程中不斷引導(非教導)學生與挑戰學生的成果與努力。
- 專案如不通過委員會口試,即使修課成績及格,亦不得畢業。不分系須以更嚴格的畢業標準,讓此系畢業學生為各方需求之人才。
- 可以以不分系學位畢業,證書加註專案題目與榮譽,如果無法在此不分系畢業,只要其他系願意接受,可以轉系。
- 其他系學生可以透過考試與審核轉入不分系,如果不分系的執行成效好,就會有學生願意轉入,不分系學生會更有榮譽與歸屬感。
- 在學生大一入學時,須將不分系的做法與家長充分溝通。
另外,關鍵評論網也電訪了成大教務處的招生組黃組長,他表示過去「大一不分系」的招生方式,指考的話主要是透過自然組的數學甲,而大一不分系的同學大一就是自由選課,到了大二開始就必須強制選系。
但是新規劃的「大一大四不分系」就不一樣,大一升大二不用強制選系(但是也可以選擇選系),同時也會開放其他系的大二到大四可以「轉系」轉到不分系,不過這部分因為教育部還沒有批准,所以今年還無法實行。
至於不分系的部分,本來就會有屬於系館和導師,導師是第一學期入學時同學預先選一年後希望分發的學系,各相關學系配合其意願推薦該系優良老師擔任導師,未來會繼續沿用。不過,關於未來大一大四步分析的課程,也就是可以到企業見習、以及專案或模組課程的部分都還在規劃中,目前還不得而知。
核稿編輯:楊士範
原文連結